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途径——迁徙流动、汇聚交融
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民族在他们形成、发展或者走向衰亡的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扩展或者更换自己的活动领域,进行或大或小的迁徙流动。这种民族迁徙流动,或发生在局部地区,或成为全国性的局势,始终不断,而且几度形成高潮。这种民族的迁徙流动,大量的是边疆少数民族向内地的逐步移动,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又呈现由北向南、由东而西的趋势,同时又有内地汉族向边疆地区的移动。每一次民族迁徙的高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族间凝聚力的增大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流动,最基本的原因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由于单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他们必然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和物质需求的增长而寻求新的牧场或以畜产品与中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进行交换。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向北移动,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着他们,向中原方向移动,以不断扩展自己的活动领域,寻求新的自然条件,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翦伯赞先生谈到北方民族的迁徙时说,大多数游牧民族包括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以呼伦贝尔草原为历史舞台的后台,装备好了之后,走出马门,由东而西走上历史舞台,把万里长城打破一个缺口,走进黄河流域。有的入主中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就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内迁。游牧地区由于需要大批劳动力,也经常将农耕地区的人口作为劫掠的对象,迫使汉族人口迁往游牧地区。如成吉思汗攻金以后,一次将河北10万户强迫迁至漠北地区。南宋徐霆记载漠北的牧奴中“回回居其三,汉人居其七”[3]。在这种双向的民族迁徙中,游牧民族的南下,其次数、规模都比汉族迁往游牧地区的要多、要大,因为农耕民族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依附关系,而游牧民族则不受土地束缚,有着极强的机动性。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逐步稳定及对边疆地区的不断开发,中原汉族地区人口的剧增,汉族向边疆地区迁徙也逐步呈增加的趋势。清政府批准了陕甘总督文绶提出的“屯田五事”的发展新疆经济的政策以后,“内地之民多趋之,村落边属,烟火相望”,“商贾辐辏,至如绍兴之酒、昆腔之戏,莫不纷至”[4]。江南汉民不断涌向新疆,这对于维护西北地区的统一和增强西北各民族的联系和凝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除了经济原因外,毫无疑问,封建社会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导致民族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南方瑶族和苗族的先民,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剥削,曾多次被迫向西向南迁徙。有的内地汉族人民,为了摆脱募役、征兵、派款等压迫和剥削,迁徙逃亡到少数民族地区。另外,封建王朝为了战争和边防军事需要,强制移民守边,进行屯垦,自秦汉至清一直没有中断。被清朝视为龙兴之地禁止汉人进入的东北地区,康熙时为解决边防驻军的粮饷,曾在瑷珲附近的黑龙江东岸实行屯田,以后又陆续将一些犯人流放东北,一些穷困不堪的汉人也闯关东到东北谋生,清政府也都予以安置。中原王朝为了补充兵源,也招引边疆各族迁入内地。中原王朝开疆辟土、设置郡县以及采取的某些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等,也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口大量增加。(www.xing528.com)
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移动,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表现为何种形式,从整体和长远看,起到的积极的历史作用是主要的。它打破了民族隔绝状态,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推动和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和同化。古代各民族的不断迁徙,使其中大部分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即使迁徙后仍在一个时期内没有改变聚族而居的状态,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为适应新的环境而使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使新的条件下的聚居随之发生改变。东汉时期内迁的匈奴部落,虽然仍维系着原来的部落组织,聚族而居,但毕竟与汉族大大接近,特别是在匈奴上层贵族中,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诸多方面受到汉族的深刻影响,逐步摆脱本民族的羁绊,发生了新的变化。民族的迁徙,不仅改变了特定地域民族的单一性,而且为不同民族的重新组合创造了条件,原来相互隔绝的不同民族共处一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的相互融合,有的发生了同化。早期内迁的北方各族如匈奴、羯、氐、羌等,到北魏后期逐步失去了本族的特征,被汉族融合,成为汉族的组成部分。即使是蒙古族和满族作为统治民族的元朝和清朝,汉族也由于蒙古人和满人的迁入在不断壮大,当他们统治的王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人和满人又融合在汉族之中。南方则更多地表现为汉族迁入之后,原有的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汉族迁往少数民族地区而被少数民族同化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在逐步改变自己原有民族特征的同时,又把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扩散、渗透到更广大的地区。
民族迁徙→打破民族地域界限→民族错杂居住→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语言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趋同化,这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中比较清晰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当然,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流动,又是封建社会民族关系条件下的产物,它与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相关联,许多民族的迁徙是被迫的,是被异民族强制进行的,而且伴随着的是战争、掠夺、征服,有的民族甚至在不断地被迫迁徙中消亡了。但无可置疑的是,民族迁徙和流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以至于融合、同化,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形成,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在血缘上的融合和形成,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