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史学概论:社会民族史及其研究对象与发展

民族史学概论:社会民族史及其研究对象与发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民族史是对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某一国家范围内民族结构及其历史状况的总体记述和认识。如“中国蒙古族史”或“中国藏族史”是相对于中国民族史的专门史。民族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民族史。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5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后领导的一次世界学术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学调查活动。

民族史学概论:社会民族史及其研究对象与发展

一、什么是民族史学

民族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又是历史的、能动的因素。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不是人为地形成的人们共同体,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也不是中国历史所具有的特殊现象,而是世界历史在大体相当的阶段都存在的现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人们共同体,是具备了共同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特征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内部统一性的人类群体。民族是能动的,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强盛、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期间,伴随着民族的迁徙流转、民族通婚和民族融合、同化。总之,民族不是按照人们的意愿而是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大稳定性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史就是指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记载和阐述。民族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消亡,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我们对这个客观历史过程的记载和阐述就形成一门学问,也就是民族史。这里,不是重新制定一个民族发展的过程,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这一过程的一种阐述、一种理解。

从时间上来讲,民族史包括了民族起源、形成、发展、演变的全部社会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就有其发展的历史,随着民族的消亡或某一民族的分化与消失,其历史也就终结。即是说,民族史的时间开端以民族的产生为标准,只有民族产生后,人类社会才开启了民族的历史。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有着时间上的界线和区别。从人类诞生的时候起,就开始了人类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久远,它以人类的产生为标志;从民族诞生的时候起,也就开始了民族的历史,民族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一段,是人类产生以后的事。民族的产生以人类的产生为前提,当民族产生时,民族的历史和人类发展共同演进、相互重叠。国家的产生稍晚于民族的产生,当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和私有制产生,当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以地缘为纽带,相互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国家也就产生了。民族、国家、人类社会的起源是有着不同的界限的。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民族呢?一般说来,从夏、商、周或者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就形成了民族,即从血缘的氏族共同体逐渐演化成以地域关系的民族共同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有其产生就有其消亡,到共产主义社会,民族之间的差异消失了,那个时候民族的历史也就终结了,就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另一个过程、阶段。

从空间上讲,民族史可以区分为社会民族史(或整体民族史)和民族社会史。社会民族史是对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某一国家范围内民族结构及其历史状况的总体记述和认识。按时代划分的,如“欧洲中世纪民族史”、“中国唐代民族史”、“清代民族史”等等;按范围划分的,如“中国民族史”、“东北民族史”、“西北民族史”等等。民族社会史是指专门的民族史,即某一个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论述和认识。专门的民族史也区分为按范围和按时间划分的同一对象而不同考察角度的民族史。如“中国蒙古族史”或“中国藏族史”是相对于中国民族史的专门史。按时间划分的诸如“古代羌族史”、“明代蒙古族史”等等。也可将二者结合,如“先秦民族史”、“夏民族考”等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专业范围是指中国境内的民族,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族(虽然现在已经消失了)以及现在存在的由历史演变而来的民族。(www.xing528.com)

总之,民族史就是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记述和认识,是民族这一主体在客观世界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发展与社会变化的轨迹,也是民族发展过程中这一客体在人们对全部历史认识中的反应和记述。民族史是以民族为主线的历史,是对民族的起源、变迁、社会兴衰和民族间相互关系变化的各种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史脱胎于历史学的母体,又是和民族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学科,它所包含的内容,既有历史学的又有民族学的。总之,民族史应包括古今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文化及民族间相互关系的变迁史、发展史,包括各个民族的起源史、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人口史等等,既有纵向演变过程,又有横向发展联系。通过运用历史学和民族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考察、揭示各民族的完整历史及其客观规律。

民族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民族史。我国历来有关于少数民族研究的历史传统,在二十四史中不管它带有什么样的民族偏见,对周边民族都或多或少的有记载。这种历史记载本身就是一种历史传统,它毕竟把这些人类共同的活动记载在整个国家多民族的大范畴之内。

民族史学作为科学的专业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55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民族史研究工作者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实地调查民族语言、文化、族源、迁徙等状况,进行了民族识别。第二阶段是1956年到1966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发起并组织了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的专家及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1000多人,到各民族地区进行全面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化及风俗习惯的调查,形成了3000多万字的宝贵资料。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后领导的一次世界学术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学调查活动。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史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空前进展,民族史学才真正成为一门专业科学,民族史学理论的科学体系逐渐发展、充实起来。这一时期,无论民族史研究著作出版的数量和质量,涉及领域的宽广,研究队伍的壮大,还是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中国民族史这一学科,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民族平等的原则去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及民族问题、民族关系。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以后逐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果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民族问题、民族历史,就不能了解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壮大的历史。所以,了解民族史学,学习和研究民族史学,对于我们提高民族素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维护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