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机十九条
[原文]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释析]《内经》病机十九条,是中医病机学的纲领性内容。金·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即对这十九条做出阐发,从而得出百病“火热”居多的结论,同时补入“诸涩枯涸,干劲揭,皆属于燥”一条“燥”证。明·张景岳著《类经》将十九条列为病机类之首。不过要真正领悟到它的临床意义,尚须反复研习,才能体会得到。
注:锡,传授之意;雪污,洗污之意。
(二)邪正盛衰
1.虚实概念
[原文]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素问·通评虚实论》)
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素问·刺志论》)
[释析]以上二节均言虚实的概念,但前者是从正气与邪气相比较而言,即邪气亢盛为实,正气不足为虚,比如:肺主气,气虚可见于肺虚,气逆则上实下虚,故见足寒;后者是从正气角度而言,即正气足则实,正气亏则虚。同时第二段还强调了形体的状况必须与脉相符。
[原文]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刺志论》)
[释析]凡脉证不符之病机,有时并不是一种因素,如谷入多而气少,有的是因失血造成,有的是因湿困所致,因湿邪困脾,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肺胃失其敷布和降,气壅于隔上;脉小血多,是饮酒产生内热所致;脉大血少者,有的是因外受风邪,也可能是饮食不进造成的。
[原文]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释析]论虚实之要,从其所述见证很明确,“实”指邪实;“虚”指正虚。故实证待邪去则安;虚证须正气复乃痊。
注:瞀[mào],音茂,闷瞀,指心中昏闷,神识模糊的表现。
2.虚实病症
[原文]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灵枢·决气》)
[释析]对精、气、津、液、血、脉出现不足所产生的病变,言简易赅地加以叙述。此为临床的基础,必须熟记。
[原文]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轻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
[释析]此指人体气、血、胃的功能及大脑的功能,皆有虚即不足、实即有余的变化,出现不同的病候。所谓“四海”是说明人体生理活动的关键所在。气指膻中,血指冲脉,为人体气血之要害。
注:悗,同闷;怫然,指全身发皱,郁闷不舒的样子;狭然,即狭隘,自觉狭小的感觉;饥不受谷食,即饥而不欲食;自过其度,指举指动作,轻巧敏捷,力过年时。
[原文]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素问·调经论》)
[释析]此篇所述神、气、血、形(即肌肉)、志,五项内容虽分属于心藏神、肺主气、肝藏血、脾主肉(即形)、肾藏志,但若邪气入侵后,并未影响到五脏之气血的正常运行,都是属于轻微的病态,故此,强调无论养生还是调治,都首先要使血气通畅,即所谓“守经隧”。事实如此。
注:白气,指肺气;孙络水溢,当为外溢;留血,即瘀血;泾溲,指二便。
[原文]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素问·宣明五气》)
[释析]所谓五并,是五脏之精气先衰之后所出现的情志变化。
(三)阴阳失调
[原文]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释析]本节从阴阳互用的关系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同时,“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若阴阳不和则会发生疾病;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见,阴阳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注:脉流薄疾,指脉跳的快而急,即“疾”脉。
[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素问·生气通天论》)
[释析]上述几段共讲了四个“阳气者”,首先将人体阳气比喻为宇宙中的太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其次,分述了外邪、情志、劳碌等多方面的影响,皆可导致阳气受损而产生多种疾病。
注:大偻,指伛偻不能直立的病症。
[原文]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素问·生气通天论》)
[释析]上述4节言不同的邪气导致阳气失常而出现不同的病变,共讲了四个“阳气者”,首先将人体阳气比喻为宇宙中的太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其次,分述了外邪、情志、劳碌等多方面的影响,皆可导致阳气受损而产生多种疾病。
注:緛,同软;因于气,指风气;四维相代,指寒、暑、湿、风种邪气相互交替。
[原文]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利,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素问·调经论》)
[释析]论述阴阳虚实的病机。其中“阴虚生内热”的病机,则是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所致,此即李东垣所论“气虚发热”治以“甘温除热”的理论依据。
注:温气,即指阳气。
[原文]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寃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素问·阴阳别论》)
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www.xing528.com)
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素问·逆调论》)
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素问·宣明五气》)
[释析]本篇所述几段皆为“阴阳”失调之病机,具有现实意义。
注:能冬不能夏,其中“能”音义均同“耐”;病之形能,其中“能”音义均同“态”;和本,即指阴阳调和;刚与刚,指阳独亢;结斜,斜同“邪”;隔,即便不通;“人非常温也,非常热也”,“常”同“裳”解,是说有的人不是因衣服穿的多而身温或热;“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是说不是穿的少,也不是受了寒邪;阳独治,即有阳无阴;肉烁,指形瘦而干热的样子。
(四)气血失常
[原文]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
[释析]此节从气血盛衰言人之睡眠时间长短的原因。但文中所论壮年睡眠好,老人睡眠少,大多属生理现象。
[原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
[释析]此节说明人的情志、寒热及劳碌皆可导致气机失调而产生各种病变。
[原文]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素问·逆调论》)
[释析]此节言气逆喘息不得卧,病位虽在肺,但与胃、肾有关。故其病机涉及肺、胃、肾三脏。此节文中提了6个问题,实际只回答了3个。故王冰等一些注家认为有脱简。又文中提到“胃不和卧不安”,后世医家多用此解释“失眠”的病机。如胃有实邪失其和降,致阻卫气的循行,造成“阳不能入阴”的病机,只有卫阳之气在欲睡卧时由阳入阴(即由兴奋转为抑制)方能入睡。
[原文]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灵枢·五乱》)
[释析]所谓五乱,是因清浊之气相干引起的5种病变。五乱部位在心、肺、肠胃、四肢及头部。关于清浊的机制,应参阅《灵枢·阴阳清浊》。
[原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素问·五脏生成》)
[释析]此言痹、泣、厥三种疾病,但发病机制则为瘀血阻滞肌表、经脉和下肢所致。
注:泣,同“涩”,即瘀血;空,同孔。
[原文]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素问·调经论》)
[释析]此节讲述气血逆乱之后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再次强调勿使气血逆乱的重要性。
注:气血以并,即指运行紊乱;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是指血瘀阻于五脏,气逆于六腑;炅中,即内热;惋,同闷。
(五)津液代谢失常
[原文]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灵枢·五癃津液别》)
[释析]饮食物化生的津液,通过三焦营卫而营养周身。当津液运化失司时,可因五种方面的变化而致。一为汗,一为尿,一为泪,一为唾,一为水胀(见下段)。汗、尿、泪、唾有生理与病理之别,此篇所论,当是异常(即病机)现象。
注:各注其海,其说有二,一指气、血、髓、水谷之四海,一指相应的五脏;聚沫:指饮邪;目为之候,即测验视之;消谷则虫,虫即寄生虫。
[原文]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痠。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灵枢·五癃津液别》)
[释析]此节论述精髓与水液的问题。人体的精髓是由饮食物化生,储藏在骨腔并补益脑髓,同时下注到生殖器及股胫部。如果房事过度,使精亏耗到减少不充的程度,就会导致腰背及下肢酸楚。倘若水液的代谢功能失调,也就是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津液不能化生而使水液滞蓄,从而引起水溢的水胀病。
注:骨空,即骨腔藏精髓之处;阴股,阴指阴器,股指下肢骨。
(六)脏腑病机
[原文]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素问·五脏别论》)
[释析]五气,指自然界的风、暑、湿、燥、寒五气。自然界的空气由鼻吸入后,可直接供给心肺,若心肺功能失调,则会影响鼻的正常呼吸。
[原文]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素问·宣明五气》)
[释析]本节言五脏各有所憎恶之气,为五恶。
[原文]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素问·宣明五气》)
[释析]本节言五脏的疾病各有好发的部位及时令,为五发。即肾病好发于骨,心病好发于血,脾病好发于肉,肝病好发于冬,肺病好发于夏。
[原文]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使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素问·气厥论》)
[释析]本节叙述了脏腑的寒邪及热邪出现转移的病情。其转移既有相生关系,又有反克,说明病机变化的多样性。
注:虙,同“伏”;食亦,病名,主要表现为消谷善饥而形体消瘦。
[原文]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律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
[释析]本节言四肢不用与脾胃后天之本的关系。其中“四肢皆禀气于胃”在现今临床上仍有指导意义。
[原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灵枢·大惑论》)
[释析]此节先论眼睛是由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奉养,而眼睛的各部则分属于五脏。同时谈及为什么会出现目眩、视物不清、以及神志迷惑的机制。
[原文]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
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灵枢·四时气》)
[释析]上述几段分述因大肠功能失调引起的“喘”症;小肠功能失调,引起的小腹控睾症;胆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呕”“呕苦”及“噎嗝”症。
(七)经脉病机
[原文]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入中为瘖者,阳盛已衰,故为瘖也。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皆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
厥阴所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素问·脉解》)
[释析]《素问·脉解》全篇是对《灵枢·经脉》中的是动病、所生病中主要部分症状的解释。如:足太阳经的腰脊痛、踝厥(跛足)、狂颠疾的解释;足少阳经的心胁痛不可反侧;足阳明经的洒洒振寒,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独闭户塞牖而处,水肿,衄鼻等;足太阴经的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等;足少阴经的咳喘,目无所见等;足厥阴经的疝、妇人少腹肿,嗌干等。
其解析的特点是:①以天人相应之十二地支的月建与经脉的联系为依据;②只解释了足的三阳、三阴经,未解释手的六经,可能是足的六经分属在农历的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而这六个月多为疾病的易发期;③对其病证的解释,总体是以阴阳失调来分析的,实际上古代医家始终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机制,都是由阴阳失调所致的。
如:太阳经在正月间易发的病变病证不一,但病机则皆与“阳气”有关;厥阴经在三月,为“阳中之阴”,是阳气方长,而阴气未尽之时;阳明经旺于五月,为“盛阳之阴”,是指五月阳气盛极,但阴气始生;少阴经在七月,为“万物阳气皆伤”,即七月阳气开始下降,故此时人体阳气易损伤;少阳经在九月,“阴气藏物”,是指九月开始收藏,因九月阳气始衰,阴气始盛;太阴为阴中之至阴者,因其月建于子,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为阴之至盛之时。
注:“正月太阳寅”,古代天文学将十二地支分属十二个月,其依据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的方位来确定,正月指向寅位,所以说正月建寅;“寅太阳”,寅为一年的阳气初动,太阳是阳气之首,故称寅太阳;“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是说正月的天气,虽然阳气始盛,但阴气即寒冷之气未衰,故谓“阴气盛”;次,即按次序;强上,是指颈项部强直僵硬牵及背部的病变,是阳气上攻所致;入中,指“中风”;瘖,即不能言语;瘖俳,指不语且肢体不用的病症;内夺而厥;内夺指房事过度,因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复因房事过度而引发此病。“色色”,《太素》作“邑邑”,即心神不安之义;“阴阳不定未有主”,此指阴阳交替还没有确定之义;阳气不治,是指少阳之气有能正常疏泄;“脉满”,是指络脉因阳气逆上而满。
[原文]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素问·五脏生成》)
[释析]此节亦属经脉病机,其特点是突出表里相配,阴阳两经皆病。
注:徇蒙招尤,即头晕眼花,摇摆不定;支鬲胠胁,支为支撑,鬲通“膈”,胠胁指胁肋处;下厥上冒,指气机升降失司,清浊相混。
[原文]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素问·阴阳别论》)
[释析]此节讲的是杂病中的六经病机及其见证。
注:有不得隐曲,是指有难言之隐情,亦有谓指大小便;风消,为热极生风,消竭津液,肌肉急速消瘦之病;息贲,是指胸憋闷不得息,重则息高之病;腨,指小腿肚,[yuān],酸痛拘急之意;索泽,指皮肤干枯,肌肤甲错;颓疝,是指阴囊肿坠而痛之病;隔,即二便不通之症;痿易,是指痿弱无力而不能如常的动作,痿为痿弱无力,易即变易。
[原文]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
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
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
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
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释析]此篇再论六经虚实及滑、涩二脉的不同见证。如将《内经》相关篇章论述的六经病机综合归纳,即可分析出六经病变的诸多见证。
注:隐轸,指皮肤出现小疹,有瘙痒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