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间美术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是格萨尔文化的遗留文化,目前主要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流传,尤其是色达的格萨尔彩绘文化最具代表性。
色达县位于四川西北部,相传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乡,所以当地格萨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人称为“格萨尔艺术之乡”,闻名于世的格萨尔彩绘便在两个世纪之前产生在这片草原上。格萨尔文化,主要是用来歌颂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王,那么它有怎样的奇闻趣事呢?
当地盛传的史诗中记载,英雄格萨尔王出生在公元1038年,病逝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小家境贫寒,因为叔父的离间,父母之间关系破裂,他被迫和母亲漂泊在外,在现在的阿须、打滚等地放牧。
16岁的时候,格萨尔通过赛马当选为国王,得以住进岭国的都城森周达泽,还娶到贵族小姐珠姆为妻。格萨尔极富智慧,他文韬武略,一生南征北战,统一了岭国大小150多个部落。格萨尔去世之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城改为格萨尔的家庙,将格萨尔王一生显赫的功绩昭示于世人。
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地区,人们重新修建了“格萨尔王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以原先的“格萨尔王庙”为基础,重新修建了“格萨尔王纪念堂”。如今的格萨尔纪念堂,由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为主体构架,四周以墙壁围合,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高大威猛的将士和翩翩起舞的美女雕像,整个纪念堂端庄典雅,雄伟壮观,令人惊叹。而格萨尔彩绘石刻便产生在色达县。
2002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等地的彩绘石刻,先后被挖掘出来,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学术界的轰动。
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以英雄史诗《格萨尔》为核心内容的主要表现形象,融合了精湛的石刻艺术和传统的绘画技艺,两种艺术合为一体,展现了格萨尔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格萨尔王为岭国人民造福、不畏强暴、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石刻主要的材料是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主要材料,在进行彩绘时,先依照着石料自然开采时的形状,按照线描结构绘图、按照刮刻等雕刻手段进行彩绘石刻。雕刻的走线如行云流水,石刻形象生动。石刻的色彩多以红、黄、黑、绿等6种颜色为主。中间一般不涂色彩。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含义,每一种色彩都和《格萨尔史诗》中,格萨尔王手底下的一位将士形象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眼便能认出来。
格萨尔彩绘石刻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或者家族传承,石刻作者一般不在作品上署名。目前的传承人主要有秋、觉热、扎洛、切邛等17位艺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作品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等乡镇之中,尤其以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区的彩绘石刻流传年代最为久远,而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则是传承技艺最好、流传下来数量最多、保存规模最大的石刻群,该地方保留下来的格萨尔彩绘,在全国地区最具代表性。
由于格萨尔彩绘石刻对传承的艺人素质有极高的要求,而且石刻技术的传承人员主要是牧民或者寺庙僧人。但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工业的发展,大多数的僧人还俗,牧民们放弃传统的游牧生活,进入现代社会的工厂当中。所以技术精湛的专业彩绘艺人已经很少,而业余的彩绘石刻者,却不能掌握真正的石刻技艺。当前的格萨尔彩绘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
潮州木雕是指以广东潮州地区为中心,广泛流传的一项木雕艺术,主要用在装饰建筑物、家庭用具和祭祀用具上。目前,潮州木雕主要在潮州的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西都村和饶平、汕头、潮阳、陆丰、大埔、五华、兴宁、梅县等县市和福建东南沿海一带流传。
潮州木雕的具体起源时代已经不可考察,根据潮州开元寺流传下来的一件“草尾”服装和悬挂的木龙,可以知道潮州木雕至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北宋治平年间的许驸马府,它的建筑装饰和木雕也是以“草尾”为主。公元1054年,这个时代是潮州木雕艺术日臻完善的时代。明朝末年,全国各地的寺庙石窟艺术基本上已经停顿,取而代之的是木雕技术,各地寺庙、殿堂中的雕像、佛教器具、案几等物品,都是用潮州木雕做成,潮州木雕技艺至此,发展到了巅峰地步,现如今流传下来的潮州木雕作品都是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
潮州木雕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民间艺人。1957年,著名潮州木雕艺术家张鉴轩、陈舜羌创作的木雕作品,在世界青年联欢会上展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大反响。1962年1月28日,中国《人民日报网络版》(副刊)中,全面地介绍了《潮州木雕》艺术,为全国人了解潮州木雕,起到了重大作用。潮州木雕还在人民大会堂的装扮上大放异彩,在大会堂筹建之时,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召集了黄帜明、陈雨田、吴江冷等民间艺人,并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了两件大型金漆木雕《雉鸡梅雀图》、《鱼虾海味图》,成为潮州木雕技艺中划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潮州木雕的主要材料以樟木为主,雕刻的形式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雕刻手法丰富,雕刻出来的作品,多剔透玲珑,极有层次感。同一件雕刻品上的结构分布,利用山水亭阁,将曲折、连续的故事巧妙地布置在一起,虽然人物繁多,但是场面不乱,并且情节生动有趣。
考虑到观赏者的角度视线,雕刻者常将木雕顶端的人物形象进行适当的夸张性描述,以达到突出性的效果。如,将眼部加深、将鼻子增高、将口部突出来等。在图形的结构上,潮州木雕仿照中国舞台戏剧的风格,在一个木雕面上,将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以平叙的方式同时表达出来,叙述的方式有所谓的“径路”,即用特殊的构图方式来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潮州木雕的装饰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是门,门的横肚、枋栏、门窗、企肚、中横肚、大肚和下横肚等部位的装饰,所用的题材、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都各不相同。除了用于装饰建筑物外,潮州木雕还可以用在神轿、进盒、宣炉罩、烛台、果碟等神器物品的装饰。
由于这种雕塑技艺流传地域极广,各地区吸收了当地民间的手工技艺后,在风格上出现了很多差异。如潮汕、兴梅地区的木雕,布局繁复、结构严密,而又处处精细纤巧。在表达故事上,则以情节连续性见长。此外,兴梅县地区的木雕,则以刀法简练著称,人物不是很多,故事性极为突出。
自清朝末年以来,潮州木雕行业中出现了很多艺人,黄开贤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高超的技艺,使得潮州木雕工艺驰名千里。后来张鉴轩、陈舜羌等人传承了他的技术。由于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很多人放弃了以前的宅院,搬进了居民楼,潮州工艺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加上传统民俗的改变,各种传统物品逐渐地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潮州工艺很难再有存在价值。
除此之外,潮州工艺创作难度很大,加工程序多,工艺要求精细,一番辛苦之后,经济效益很差,所以从事木雕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将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很容易看出潮州木雕如今的发展趋势。
滩头木版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起源于湖南省隆回县的滩头镇,这个小镇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手工业十分发达,先后出现过造纸村、色纸、花纸、香粉纸等文化特产,而木版年画则是这其中的代表。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境内唯一的手工木版年画,因为具有浓厚的湖南地方特色而自成派系。
据了解,古时滩头地区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中用到的祭品品种繁多,同后来在湖南境内广泛流传的滩头木版年画有着传承关系。关于木版年画的起源,至今仍然说法不一,据《隆回县志》载,滩头木版年画,流传至今起码要有三百多年了,并因此流传下来两个有关年画起源的故事。
第一种说法,在明朝末年,当时湖南长沙地区有一个名叫王东元的秀才,绰号“王猴子”,此人十分的聪明,拥有过人的绘画才能,靠着画画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平地一声雷,清兵入了关,顿时天下大乱。整个明朝,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王猴子夫妻俩因为兵祸无法生存下去,只好到了滩头地区投奔亲戚。可是王猴子自然不能在亲戚家白吃白住啊,为了谋生,王猴子靠着自己过人的绘画才能和这里生产的竹纸、颜料等条件,在当地开办了年画作坊,先后创作出《秦叔宝》、《尉迟恭》、《和气致祥》、《老鼠娶亲》等数十种年画产品,并流传到全国各地,滩头年画因此名声大振。
但是民间传说总是有它的局限性,为了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经常将历史功勋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为什么在滩头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并不重要、文化氛围并不浓厚的地区,产生了木版年画这种艺术性的文化呢?关于此,当地还流传着另外一段民间传说。
相传,邵阳一地,古时候被称为宝庆。自明清时代以来,这里的雕版印刷业便十分的发达。按说,印刷业业绩出众是好事,可是,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就是没有人宣传,如此,再好的商品也是惘然啊!于是,老板就让很多搞印刷的技术工人,充当临时的产品推销员,四处宣传自己的印刷产品,于是他们走南闯北。
很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了一种彩印的画纸,在新年时贴在门窗上,增添喜庆效果,这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的“年画”。这些年画色泽鲜艳,画中人物形象丰满,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他们认定这种年画是一种可以赚大钱的好生意,于是便悄悄地将年画的刻版套印的技术学了回去,并在离宝庆城五十多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滩头镇里进行经营,果然没多久,滩头木版年画畅销全国,成为一项颇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
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共可以分为四十多个品种,可以分为门神画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在滩头木版年画所有的工艺中,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也为滩头地区所独有。其中,“开脸”也是有别于其他年画的独特技艺。
滩头木版年画在滩头镇绝无仅有,从造纸到生产,所有的工序都在滩头当地完成,并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这在全国各地区的年画生产、制造中,很是少见。
清末民初,滩头木版年画的发展生产,达到了全盛时期,当时年画画坊共有108家,年产量达三千多万份年画,除了在江南各省畅销外,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一带。1984年,滩头镇被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荣誉称号。之后,滩头木版年画艺术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文艺比赛,并多次获奖。1994年,滩头木版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绝银奖”。滩头年画已经远渡重洋,被英法德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博物馆所收藏。
滩头年画一直恪守着“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如今的艺人也是遵循着这一规矩,也许有一日,滩头年画会和其他艺术一样面临失传。只是民间艺术的失传已很频繁,疾呼久了就会心生麻木。
剪纸
剪纸又被称为“刻纸”、“窗花”或者“剪画”,所用的工具有剪刀、刻刀。剪纸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西周时代,到大唐王朝时迎来了大发展时代。宋朝时,随着中国造纸业、印刷术的昌盛,剪纸艺术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到明清时代,剪纸艺术达到了鼎盛的局面。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受到各地民间文化的影响,剪纸衍生多个派流。
第一个流派: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源于河北蔚县,并在当地流传,它是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至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蔚县剪纸一开始是集多种花卉于一类的吉祥纹样,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融合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武强年画的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蔚县剪纸起源于当地民间生活当中,是当地人民生活场景的缩影。蔚县剪纸题材极为广泛,在表现形式上,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吉禽瑞兽等。蔚县剪纸集合了中国南北方地区剪纸艺术特色,既有粗犷豪放的北方质朴特性,又包含南方剪纸婉绣的特点。蔚县剪纸色彩浓艳,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气,体现出蔚县剪纸妩媚娟秀的艺术风格。
丰宁满族剪纸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了。河北丰宁县是满族的一个自治县,因此,当地的剪纸艺术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到清朝乾隆年间,丰宁剪纸已经发展成剪工精细、风格独特的剪纸文化。清末民初,丰宁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丰宁满族剪纸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这时候反映的主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丰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人民政府的感激喜悦之情。1960年之后,丰宁满族剪纸的创作陷入了低谷。“文革”后,丰宁剪纸才一度获得振兴。1982年,丰宁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剪纸作品多次到国外参加展览,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从此,丰宁剪纸文化作为满族文化的代表,名享海内外。1993年,丰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丰宁满族剪纸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按照表现内容来分,有吉祥剪纸、花虫鸟鱼、山水风光、人物、动物、植物、瓜果等类型。从表现形式上看,丰宁满族剪纸又可分为单色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类别。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又可以分为窗花、祭神祖吊签、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种类。
如今丰宁满族剪纸艺术主要面临着艺人老龄化等困难,随时有失传断代的危险,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第三个流派:中阳剪纸。
中阳剪纸起源于中阳地区。中阳县位于吕梁山区,这里文化积蕴深厚,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人文环境,为中阳剪纸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条件。目前,中阳剪纸主要在中阳县境内的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流传。根据各地的风俗、民风,中阳各地区的剪纸艺术,也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如南川河流域的剪纸风格细腻,是中阳剪纸文化的主体。而刘家坪地区的剪纸,风格淳朴、刚健,西山边远地区的剪纸则风格粗犷。这些不同的艺术风格更加丰富了中阳剪纸的特色。
中阳剪纸的产生发展同当地民俗文化有关,主要表现内容有当地的民俗信仰、礼仪、神话传说。中阳剪纸材料多以红纸为主,以增添剪纸的喜庆、热闹的民俗氛围。从事中阳剪纸的艺人,多为当地农村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割除的一部分,也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智慧的集中体现。
中阳剪纸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原始社会的质朴美感,从中折射着当地劳动妇女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如今的中阳剪纸也同样面临着艺人老龄化的局面,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项艺术的,所以传承十分的困难,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危局,人们希望能够尽快落实保护政策。
第四个流派:扬州剪纸。
扬州剪纸主要在扬州地区流传,扬州剪纸是我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它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扬州剪纸具有线条清秀、结构雅致、形象夸张等艺术风格,是南方剪纸艺术的代表性文化。
早在唐宋时期,扬州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当时的扬州人在立春节气时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等样式,或贴在美人脸上,或点缀于花下,以此为乐。到明清时代,扬州成为江南商业中心,从事剪纸艺术的艺人也随之多了起来,并涌现出很多著名艺人,这些艺人剪纸技艺超群,有“神剪”之称。
现在,扬州剪纸主要传承的艺人有张金盛和张永寿父子。父子俩从艺数十年,剪纸艺术由实用性向观赏性、装饰性转变,作品写实、夸张,艺术风格独特。张永寿一生留下了数千件剪纸作品,其中《百花齐放》、《白菊图》等,它的艺术价值极高,被人称作是“剪纸艺术中的观止之作”。1989年,张永寿去世,从此,扬州剪纸再无真正的大师出现。即使有些能够还能创造出一些多元素的剪纸,但是与前人相比,火候还比较欠缺。人们希望,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还能看见下一代剪纸大师横空出世,将剪纸艺术红红火火地发扬下去。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一项具有藏族佛教特色的文化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内容主要以流传下来的佛教故事为主,包括藏族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糅合了一些世俗化的文艺在其中。
1958年,藏族地区实行宗教改革以后,大量的佛教徒还俗,热贡艺术得以在民间流传开来。热贡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世纪,成形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
公元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藏传佛教迎来了“后弘期”,这段时期被后世誉为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同时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藏传佛教成为藏民主要信仰的宗教。因此,热贡艺术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开始自觉融入本地民族中,遗留下来比较丰富的作品。
热贡艺术发源于西藏中心地区,关于它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出生于藏拉多地区的年智合尖措三兄弟,年长后到尼泊尔学习画画,之后回到热贡地区定居,并在此传播这项佛教艺术。第二种说法认为,在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时候,萨迦派智合那哇和他的徒弟们在热贡地区传播佛画艺术。第三种说法认为,在1710年,桑俄才培在修建拉卜楞寺时,他的曼唐派画法传人去了热贡地区。不同的传承渊源,造成了热贡艺术的画匠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如今的热贡艺术已经走出雪域高原,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长年累月地到外地作画,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四川、青藏、甘肃、新疆、蒙古等地区,国外到过印度、缅甸,他们接触到了西藏塑绘、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广泛地吸收了不同的艺术养料。经过艺人们的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热贡艺术细腻、极富地区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
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等藏族、土族聚居的村中,村中青年十之八九都传承者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雕塑艺术,该文化从艺人员之多,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故而该地有“藏画之乡”的美誉。
热贡艺术的题材极为广泛,常见的题材包括有佛祖释迦牟尼、菩萨、文殊、观音、白度母、罗汉、护法神以及各时期有名的法僧等。在绘画技巧上,它借鉴了汉族的重彩艺术。如今热贡艺术的创作群体,主要分布在黄南州同仁县的五屯村、年都乎村、尕沙日村、郭玛日村等村庄,各个村庄的绘画风格迥异,又各成体系。其中尤以五屯村的绘画最为出名。
热贡艺术的传承方式基本上是以父子和师徒之间的传承。可是,由于历史上的热贡艺术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匿名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使得大多数的热贡艺术精品作品无法得知作者是谁。
热贡艺术凭借着精美的设计、艳丽浓重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已经是闻名于世的文艺作品,它不仅仅只具有佛教意义,对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也有重要作用,热贡艺术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文艺爱好者的喜爱。最近十多年中,热贡艺术发展趋势一片大好。但是,随着热贡艺术老一代艺术家的相继去世,特别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4位大师级别的热贡艺术专家的相继去世,这对热贡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2006年6月,热贡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热贡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审议,热贡艺术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连环画
我们小的时候都看过小人书,这种小书可以被握在掌心内,还可以放在口袋中。这种书是由一幅幅有趣的故事画面,然后搭配的文字呈现出来的,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连环画”。
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方式,指的是用多幅画面连续起来,组织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艺术,因此连环画又被称为“连续画”。这种艺术兴起于20世纪初,它在中国上海地区十分流行,题材或来自于民众生活,或来自于文学故事。人们编成简单的文字脚本,之后再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连环画多以单一色调的线条图画为主,偶然也有彩色绘画,不过价值略高一些。民间也有关于连环画的传说。
汉朝时期,造纸术刚刚兴起,很多的故事都被誊写在书本上,但是那个时候,一本书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买得起的。一些贫穷人家的孩子,父母只能给他们卖四书五经,孩子们想看故事书,那么只能去书摊子上看,等到快要上学的时候,只能将手中的书放下,最后依依不舍地去学堂。有些脾气不好的商人,往往对只看书不买书的孩子一顿臭骂。
有时候,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然后听家中的老一辈讲述上古时期那些牛鬼蛇神的神话传说,这些都让孩子们着迷不已,但是老者们的故事比较有限,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只能去买书来看。所以,书本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到了宋朝年间,书本不在价值连城,就连印刷术也普及起来。那个时候,三国英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有一天,一位孩童在书摊边看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他看得十分入迷,卖书的秀才见天色已晚,几番催促,孩童才放下书准备离开。
秀才问孩童:“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去看呢?”
孩童回答:“家中双亲不许,只让读四书,学五经。这书本太大,不好藏起来,要是能有一本放在衣兜里的书该多好!”
秀才点头后,他沉思起来,因为家中生计都靠他卖书而来,一些有钱人家都去大商店去买书,他的书摊子只卖小孩子看的故事书,靠做孩子们的生意过日子。他在家中左思右想,忽然脑中一个灵光,秀才试想,为何不将这些故事和图画缩小呢?这样成本不仅少,还方便携带。
于是,孩子们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卖书的秀才,他们的故事书还没有看完呢。终于,这一天,秀才背着一包书来摆摊子,这次的包裹比起以前小了数倍。他将缩小了好几倍的书放下后,孩子们立马围了过来。秀才的小书不仅有文字说明,而且还有简单的图画,孩子们十分喜欢。
仅仅一天,秀才的小书销售一空,隔壁摆摊的见了这情况,纷纷回去制造小书,从此,小人书在民间流行起来,最后被人起名为“连环画”。
民间故事没有被记入史料之中,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历史上,它是怎样描述连环画的演变过程呢?
中国连环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时期的画像石,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用连续的画卷来叙述一个完整性故事的文化艺术了。不过那时多是以画壁形式来展现这种文化艺术。如中国汉朝马王堆的漆木棺上,就刻有“土伯吃蛇”、“羊骑飞鹤”等故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已经具有中国连环画的特点,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等,都是将故事展现在卷轴上,图片旁还有解释文字。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民间出现了用绢幡来传播佛教文化的形式。所谓绢幡,是指条形形状的细绢,上面绘有图画和注有文字说明,它常常被悬挂在佛教道场或经台的两侧。宋朝时,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利用,连环画的发展形势由石画像转移到了图本形式。由于连环画故事形象生动,内容精彩,所以很受民间百姓们的欢迎。北宋嘉祐年间的《列女传》,便是最早的插图故事书,连环画在这一个时期基本成型。
明清时期,随着封建文化的发展,小说、《三国演义》等通俗文学在民众之间逐步地受到欢迎,线描插图被广泛地用到小说当中,并分为多种种类,如章回小说卷头人物被称为“绣像”,将每一回的故事都展现出来被称为“全图”;每一回前都附有多幅图画,被称为“回回图”。
清末,西方列强入侵,在瓜分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文化,各地成立了很多的新闻报社。1884年成立了《申报》,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读性,《申报》出版了新闻连环画《点石斋画报》,内容多是反映时政的,作为报刊的赠品,随买随赠。因为当时的摄影技术还不成熟,这些连环画报较为形象地描述了当时政局的状况。
民国时期,各地对连环漫画称呼不一,在中国北方,连环画被称为“小人书”,南方则有公仔书、菩萨书、伢伢书等称呼。1925年到1929年的四年当中,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等连环画书,这些被称为“连环图画”。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改称为“连环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因为社会还不是十分的繁荣,娱乐方式较为单一,小孩子们对连环画很是喜爱,常常一本小人书能让一个小孩沉迷一整天,不能自拔。从1932年起,连环画在国内兴盛起来,50年代以后,连环画到达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精彩纷呈。那时候的连环画反映了中国革命,人们绘制出了《地道战》、《地雷战》等连环画。从80年代以后,连环画才融入了很多新时代的元素。
在中国连环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培育了众多的知名画家,其间也伴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不过,如今社会进步飞速,电子书几乎取代了连环画的市场。很多“70、80”后的年轻人只能用回忆的方式祭奠连环画,他们怀念那些小书揣在口袋里的日子。
面花
面花也被人们称为“面塑”或者“捏面人”,生活在豫东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蒸花馍”,而在豫西的人们叫它“窝窝花”。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称为“糕花”,但是在河南大部分的地区,叫得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捏面花”。
面花是一种面食,它是中华民族沉淀多年、酝酿多年的饮食文化艺术。因为河南地区盛产小麦,所以以面食为主,这种面花食物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地位。在旧社会,面食是劳动人民的高等食物,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顿白面。孩子们喜欢这种食物,所以,母亲们把来之不易的面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或者是小物件,这样既好玩,又好吃,这种面花也体现出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
面花的历史悠久,早在宋朝的《东京梦华录》等书中就有提到,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记载,书中提到了面花的制作工艺、销售效益等情况。到了明代,面花依旧盛行,在《宛署杂记》中有记载,在当时的南阳一带,每年的农历正月,人们为了祈祷来年能够有大丰收,便用面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面食,这种面食被称为“果实”,花样可以用“奇巧百端”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果实被人们相互赠送,或者是挂在田地里犒劳天地之神。
在众多的面花艺术中,豫西的灵宝和豫东的沈丘顾家的面花最为有名。
根据豫西灵宝的老人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庙会的时候,这种面花都会用来祭祀,成为贡品。凡是参加庙会的人们,都需要到庙里祭拜神灵,对神灵特别虔诚的人,他们的宗族便会被安排主持下一次的庙会仪式。轮到哪家,那么就得负责筹备资金,并在进入腊月的时候,把当地有名的面花巧手请到自己家中捏面花。
这些巧手们大都是一些男子的媳妇或者是未出阁的少女们,她们心灵手巧,格外虔诚。在捏面花之前,都需要吃斋沐浴,精心捏出不同样式的面花,有龙、凤、狮子、老虎、花鸟鱼虫等,有时候还会捏出十二生肖。这些面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面花做好后,分别插在用麦草绑成的3个2米高的草塔上。到了庙会这天,各地前来拜祭的人们会放起鞭炮,主持庙会的家族会点起檀香,之后把带有面花的草塔摆在庙院内,供给神灵享用,以求保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www.xing528.com)
面花有两种样式,一个叫做“高花”,一个叫做“平花”。“高花”的制作方式是:首先调匀面粉,之后再用手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放入蒸笼蒸熟后用画笔描彩,最后再用竹签插在面花上,整个看上去华美秀丽,形态逼真,在男女订婚的时候,女方就会赠送男方,表示姑娘的心灵手巧。“平花”相对要简单些,这种面花不会染色,看上去浑厚、朴素、大方,表示小伙子体魄健壮。
面花对人们来说意义重大,做得好的面花师傅不计其数,但是在沈丘县的“顾家花馍”就不得不说。这家面花做出来的糕点在国内小有名气。
传说,这家店的祖师爷叫做顾二别子,他是第一个创造出“顾家花馍”的人。顾二别子的手艺出神入化,一斤面粉到了他的手中,就能捏出四十个葫芦形状的小馍馍。他制造寿桃的手法也很独特,一个寿桃三两下就成形,之后再用木梳子在上面刻出一道道的花纹,最后馍尖儿用桃仁一点,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寿桃便出现在面前了。
顾家花馍最大的特点是蒸熟后干透,经久不坏,不霉不裂。食用的时候,只要蒸一下,便会复原如初。传说在清末的时候,窃国大盗袁世凯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他曾经拿着“顾氏花馍”进清宫,这种糕点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慈禧太后吃过后念念不忘。从此,沈丘的“顾家花馍”名声大振,据说从那以后,“顾家花馍”又叫“贡馍”,顾名思义,就是进贡给皇宫的糕点。
“顾家花馍”的形状很广,样式繁多,有家畜,有鸟雀,还有水中的鱼类,这些捏出来的面花形态各异,变化多姿,让人忍不住称赞师傅的手艺高超精湛。
近年来,面花艺术已经走进了市场,在过节的时候,我们看到大批制作好的面花食品被人们所购买,受到很多人的欢迎。面花不仅仅是节日里的一种食品,而且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带动起来的经济效益很好。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农村已经走向现代化,面花这一古老的面食艺术已由供神的祭品,变成了新民俗活动中馈赠亲友的礼品。它寄托了吉利,达到了祝贺的目的。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等,它是民间艺人在面食上的一种手工技艺。面塑主要以糯米面为主材料,然后使用调料将糯米面染出不同的颜色,接着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人和物。
面塑历史悠久,早在我国汉朝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算得上是源远流长的技艺了。关于面塑,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战乱频繁的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正率兵攻打南蛮,南蛮人不多,但是个个骁勇善战,诸葛亮七擒七纵后,终于将南蛮的将领孟获降服,而孟获在诸葛亮的游说下,终于愿意臣服,诸葛亮此次作战算是凯旋。他带着军队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沟,正当军队渡江的时候,江面忽然刮起了狂风,骇浪千尺,正铺天卷地地朝着诸葛亮的军队袭来。诸葛亮调整队伍,退到了安全的地带。
诸葛亮安顿好军心后,他站在江面,大江鬼哭狼嚎,根本是寸步难行,他心里担忧回去的时间被延误,而且这江水古怪,于是便把孟获召来,询问具体缘由。孟获说:“两军交战的时候,死去士兵的亡魂就汇集在这江内,他们因为没有办法回去和自己的父母妻儿团聚,所以便在这里兴风作浪,阻挠我们回去的路程。”
诸葛亮得知原因后,他说:“将军有什么主意,能够让将士们安全渡江?”
孟获说:“军师想要渡江的话,那么就必须要49颗人头来祭祀江水,这样才可保证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作战本就有死伤,但是现在要杀死自己军中49个人,心中实属不忍,于是便想出一个计谋。他把自己的厨子给召来,命厨子用面粉做成外皮,里面包着的是黑牛白马的肉,一共塑造出49个人头。诸葛亮此举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他算准时辰,在江边陈设香案,把49个人头一一摆上案几上,接着将酒水洒入江水。刹那间,原本汹涌的大江立刻变得风平浪静,天空也是万里无云,于是军队顺利渡过大江。
因为这个故事,面塑的艺术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朝代的面塑所表达的元素都不相同,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面塑大部分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面塑艺术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颜色丰富;第二是体积小,便于携带;第三就是材料便宜,制造出来的工艺品成本比较低。另外,面塑的使用功能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用于收藏和欣赏;第二类就是可以食用。用于收藏的面塑材料是用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等材料制成,而食用的面塑则是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捏面艺人的手艺可谓巧夺天工,他们在手中经过捏、搓,糅合竹刀雕中的切、刻、画等手法,就能塑造出惟妙惟肖的人物身体、手、头面、发饰和衣裳。制造一个面塑的时间很短,那生动的形象几乎可以用“信手拈来”这个词形容。在捏面人的手中,大部分面塑是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天真烂漫的儿童,或者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历史中的大英雄。艺人们将这些面塑捏好后放置在玻璃框内,外表加工后,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工艺品。
经过长时期的琢磨,现在的面塑保护工作很到位,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旅游者们十分喜爱,面塑成为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称面塑为“中国的雕塑”。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走四方,他们挑着面盒,走乡串镇,他们所捏出来的艺术品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却很受群众喜爱。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逐渐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龙凤花鸟文字
龙凤花鸟文字是民间文化,也是一种创新的艺术。艺人们在白纸上进行绘画,这些画是由一些花卉和禽鸟图案组成,近看细节是花鸟画,远看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被人们称为“花鸟画”,是一种巧妙的花鸟虫鱼组合书法。
在中国,我们会在一些春节庙会上,或者是一些节日中,都能够发现龙凤花鸟文字的艺人们。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了一种街头艺术,和“涂鸦”差不过。早期的字画是一些吉祥的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我们在庙会上看到的大部分是以顾客的姓名为主。
关于龙凤花鸟文字,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记载,最早要追溯到汉朝。
传说,在汉灵帝当政期间,皇帝命令大学者蔡邑创作《圣皇篇》,以歌颂先帝们的伟大功绩,文章做好后,皇帝命令要把文字刻写在鸿都门上。
一日,御花园内,皇帝询问大臣,该用什么字体好,大臣们提出来的都不让皇帝满意。大学者蔡邑也很着急,他知道皇帝肯定会问到自己,现在自己也没有想出什么更为别致的书体让皇帝满意,若是现在推辞,也显示出自己没有多大的本事,少不了被同僚们嘲笑。就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恰好有一个在宫中打扫卫生的太监扫地扫到了他的身边,那太监做了一天的活,天色也不早了,他为即将结束工作而高兴。于是挥动着大竹扫帚在地上写出了一个硕大的“好”字。扫帚掠过尘埃的时候,每一个笔画都清晰可见,文字看上去灵动,就像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看着这样的文字,蔡邑的心中有了谱,他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皇帝便问蔡邑笑什么,蔡邑说自己想到了一种书体,这种书体可以展现出圣皇的龙虎之势。但是从来就没有人书写过,但是自己愿意试一试。
说着,一群大臣们在皇帝的应允下来到了书房内,蔡邑当场制造出了一个板笔,蘸墨水后,在纸上奋笔疾书,就像是扫帚扫尘埃一般,他写出了前所未有的“飞白书”体,皇帝十分高兴。自从蔡邑的这门技艺问世后,很多人争先恐后地学习这种书体,而皇帝也是津津乐道。后来,有人将鸟书和飞白书相互结合,创作出了“飞白鸟书”,现在在西安碑林的“升仙太子之碑”,就是女皇武则天用这种书体写的。
民间的花鸟字又叫做“龙凤字”。因为是含有花鸟虫鱼组合书法、藏字画、飞帛板书、意匠文字和人名字,故也有叫做名字作画。它利用特制的多彩画笔,一气呵成,能快速绘出简洁的物形、螺线等代替文字的笔画,利用字里藏画的结构形式,巧妙地融字、画于一体,表达出吉祥喜庆等多种效果,同时又增强文字的意趣及视觉的吸引力。这种字画既有传统国画的干净利落,又有西洋画的鲜艳色彩。字画的元素有很多,有飞龙、舞凤、花草、小鸟、蝴蝶、鱼儿,这些小动物相映成趣,令人百看不厌。龙凤花鸟文字有“书法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之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现在,社会经济在迅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地提高,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的品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也在变大。民间花鸟画成为了时尚的装饰品,以及馈赠的礼品,它成为了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象征,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民间花鸟字画艺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艺人们投入到这种技艺的学习之中,使得这项艺术继续发展。
杨家埠木版年画
山东杨家埠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东北三十里处,从明末以来,这里便生产年画。杨家埠是一个具有浓厚民间文化气息的地方,而它的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杨家埠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
杨家埠年画产生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数百年来,它同当地的民风信仰、审美观点、思想要求、生活需要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古朴雅拙、鲜明的风格,从中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家埠木版文化是山东潍坊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它是当地人民劳动艺术的结晶,从中折射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杨家埠木版年画造型饱满,处处体现出我国山东地区农民粗犷、壮实、朴实的形象。杨家埠木版年画内容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有祈神、求福、人情世事、男耕女织、小说戏曲、神话传说,有门神类、美人类、金童子、花鸟山水、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多种表现形式。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单,工艺精湛,主要有勾描、刻版、印刷3道工序。制作工艺也独具特色,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等作画,名为“朽稿”,等朽稿完成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稿的创造。
杨家埠木版年画拥有四百年的悠久历史,起源于中国明朝末年,在清代走向繁荣。明朝时,中国民间年画雕刻十分讲究,制作精细。但那时年画的题材面较窄。当时,民间百姓十分的迷信,为了迎合百姓们的这一心思,中国民间年画主要绘制《灶王》、《门神》、《菩萨》等。它的年画制作手法,一部分来自于中国宗教石刻,另一部分的刻画手法,取自中国小说、戏曲、科技书籍的插图等。在今天的杨家埠地区,还保存着一间崇祯年间的年画作坊,保存得较为完整,是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前期,杨家埠木版年画得到发展,并新增了万顺、公兴、公泰、永盛等三十多家木版年画作坊,年画的品种不断增加,刻绘技艺更加的丰富精熟,并产生了《仙射狗》、《年年有鱼》、《刘海戏金蟾》、《博古四条屏》等大量的代表性作品。从清朝的乾隆年间,到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迎来了昌盛的局面。当时的杨家埠地区的画坊达到了百余家,年画品种达到数千种,产量上万,是当时中国的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此时的年画题材广泛,祈福迎祥、消灾解难的年画,其形象更加的完备。
清朝末年,杨家埠年画在我国天津杨柳青地区流传开来。当时的天津属于京畿重地,民间艺术能够在天子脚下发展传承,对杨家埠年画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很多艺人这时候不再沿用旧式范本,他们开始进行年画的创新,特别是在题材上,不再以祈福、迎祥、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年画题材以中国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内容为题材,如作品《空城计》、《打渔杀家》等。此外还有反映列强入侵、中国内部盗贼四起、人民生活困苦的作品,如《鹿鹤同春》、《榴开百子》、《五福捧寿》等。
清末民初是杨家埠木版年画革新的时代,应大顺画店一些革新者的要求,民间另外创立了东大顺年画店。在大力支持刘明杰、杨毓珂、杨万东等年轻画师突破旧式年画陈规的同时,也注重吸收其他绘画的特点,尤其是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些变新措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清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的混战当中,长期的战乱,造成了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萧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家埠木版年画才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重新获得发展机遇。195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共印制了近八百万幅年画。1979年,潍坊政府特地成立了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整理、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杨家埠木版年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每年年画产量达上千万幅,并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在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流传,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成为一项享誉国内外的民间文化。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源自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造型艺术,它集合了绘画、剪纸、书法、对联等艺术,是一项拥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百家于一长”等特质的特色民间文化。
忠信花灯是一种光彩流溢的走马灯,具有掩映、舒卷有致的纹样的古楼结构风格,极具观赏性。忠信花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充分体现了忠信花灯的人文价值,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意愿。忠信花灯是由当地民间赏灯习俗产生的,起源于中国清王朝的雍正年间。据《连平州志》记载:“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上元节便是元宵节,由此可见,在雍正八年,河源一带已经有了赏灯习俗。后来的民间艺人对花灯纹样印刷进行鉴定,证明在清朝时,已经有忠信花灯的制作。也有说法认为,忠信花灯起源于17世纪的明末清初。当时在每年正月的时候,当地人潮如流,满大街都是彩灯,场面蔚为壮观。
从20世纪开始,忠信花灯成为展现客家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推动整个忠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忠信也成为闻名遐迩的“花灯之乡。”忠信花灯身上秉承着中原艺术文化的精华,历代艺人制作的花灯,都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明末清初,忠信地区先后流传着“吊灯”、“赏灯”等文化,最早的名称为“点灯”,取义于“添丁”的谐音。
封建社会十分重视香火的传承,更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因此每一家新添男丁,都要订购花灯进行庆祝活动。除夕夜进行祭祀活动时,花灯被系在灯绳上,灯绳另一端则用红纸写上新添男丁的姓名,祈求祖上保佑幼子能够健康成长。
正月十三早上,花灯主人先将灯带贴在花灯灯盖的每一个角度,再贴上对联和提诗词,将文学和花灯融为一体,那些提出来的诗词,内容自然是添丁发财、吉祥如意等祝福之类的话语。在花灯会结束之前,当地人还举行一种名为“暖灯”的活动仪式,即在花灯上挂满鞭炮,然后一起燃放,表示“去旧迎新”的意思。
忠信花灯共有缭丝灯、宫廷灯、参灯、磨灯、紫灯、龙凤灯、宝莲灯、百公灯、廓灯、五福灯等十多种分类。忠信花灯造型独特,结构从上到下,可以分为灯盖、灯身、灯裙等部分,一般有两到四层结构,最大规格有12米,小的只有40厘米。中国民间一般的花灯有小巧玲珑的特性,而忠信花灯大而精致,主要呈圆柱形状,花灯外层则配有剪纸、图纸等艺术作品,整个装饰色彩绚丽。每次展示时,各层不住地旋转,一时间光彩四射,炫光缭绕,动人之极。
忠信花灯综合了中国民间多种传统艺术,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等一系列的工艺上。制作花灯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制作框架,先将粗大的竹条削成竹片,等竹片削好后,接着用“手工钻”在竹片两端钻出竹眼。等竹眼钻好后,再利用竹眼将竹子相互交叉衔接。第二步是剪纸艺术,首先是按照各种规格裁剪出颜色不同的彩纸,然后叠在一起,用刻刀雕刻出穿透的纹样,这被称为“纸雕”。第三步是描画,将各种叠在一起的花样描出各种颜色和图案,然后将叠在一起的图形分解出来,均匀地糊在花灯的骨架上。一个花灯就这么诞生了。
花灯制作纯属手工完成,但随着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忠信花灯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和作用,也失去了传统的价值,由于忠信花灯制作精美,所以被列为当地珍贵的手工品,在市场上流通。即便如此,其数目也在一天天地减少,人们应该尽快地保护这一多元化的艺术。
凤翔泥塑
在陕西宝鸡凤翔县内,遇逢年过节或者庙会等重大活动的时候,当地人就会将彩绘的泥塑作品送给孩子,以示对孩子的关心。所以,凤翔彩塑是当地一项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当地人将它称为“泥货”。凤翔泥塑在制作过程中,吸取了中国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等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凤翔地域文化。
如今的凤翔彩绘泥塑,主要在凤翔县的城关镇六营村和凤翔县周边地区。很多考古工作者就在凤翔地区出土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泥塑的陪葬陶俑,由此可见,凤翔泥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
凤翔彩绘泥塑的起源,相传同明朝初年朱元璋率领的一支军队有关。
明朝初年,朱元璋手下的一支军队驻扎在凤翔地区,这支军队的编号为第六营,因此这个村落被称为六营村。这个营中的士兵主要来自中国江西等偏远地区。
军旅生涯十分枯燥,士兵们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和着泥土捏了各具形态的泥物当做解闷的玩具。后来,随着明王朝天下的稳定,很多士兵解甲归田,并在当地居住。这些人当惯了兵,做不来耕田打猎,于是便重操在当兵时期制作陶器的手艺,他们利用当地盛产黏性很强的泥土,制作出彩色泥塑,然后趁着庙会之际,到各大庙会上出售。果然,泥塑引起乡民们的喜爱,这项艺术在当地很快流传开来。当地的人将这种泥塑彩人购置回去,用来祈求生子、辟邪、镇宅。
六营村彩绘泥塑由此成名,并在当地世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艺术当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并享誉国内外。
凤翔泥塑彩绘主要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别是泥玩具,这一类的彩绘主要以塑造动物形象为主,多以十二生肖为彩绘主题;第二种类型是挂片,主要有脸谱,如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题材;第三种是立人,这一类型主要以中国民间传说和中国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为题材。
凤翔泥塑有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等多道工艺程序。制作方法较为简单,造型十分形象生动,用色别具一格。凤翔彩塑所用颜色不是很多,主要有大红大绿和黄颜色等,再以黑墨色勾线和简练的笔法进行涂染,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爱不释手。凤翔泥塑花色上共有170多种,其中有半人多高的巨型蹲虎等,也有小到只有方寸大小的小兔子、小狮子。这些泥塑造型夸张,装饰色彩华丽,色彩中处处体现出喜庆之意,在我国众多的民间泥塑当中最具独特性。
现在的凤翔彩塑受到社会市场经济和商业环境的影响,为了扩大商品的经济利益,凤翔彩塑一味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很多传统产品和传统的彩塑技艺,几乎近于绝迹。原有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六营村周边有三百多家农户从事泥塑的生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凤翔彩塑的存在环境不断地受到压缩,如今的凤翔彩塑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兴、韩锁存、杜银等老一代艺人,他们利用农闲时间,从事业余的泥塑生产。而年轻人中,很少有愿意继承彩塑技艺,凤翔彩塑面临着失传断代的危局。庆幸的是,国家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扶持。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凤翔彩塑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当中,受到国家的保护。
泥塑
泥塑是一种民间工艺,它是由黏土塑造出来的艺术品。在民间,它有着“彩塑”、“泥玩”等别称。泥塑的溯源,大概在新石器时代,并在我国天津、陕西等地广泛流传,根据各地文化特色,衍生出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等多个派流。
天津泥人张彩塑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了。因创始人张明山而得名。张明山自小学习泥塑技艺,18岁时就被称为“泥人张”,并以家族的形式,经营泥塑作坊,他塑造出来的泥塑驰名海内外。
关于泥人张,天津地区还流传着“泥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有趣故事,故事是怎样的呢?
有一次,泥人张在酒馆中喝酒,他恰好遇上了当地的小霸王——“海张五”。海张五霸气十足,酒店中没人敢不把他放在眼中,见到他都是躲躲藏藏,生怕一不小心,惹了这位大爷不高兴。唯独泥人张胆大,他看都不看海张五一眼,惹得海张五很是不快。海张五便出言讥讽,但是泥人张并未理睬,他从鞋板上抠下一块泥块,一面喝酒,一面在袖子底下随手乱捏,临走前将手中的泥人往桌面上一拍,撂下一句话:“什么玩意儿,贱卖都没人要呢!”众人仔细一瞧,泥人张捏的正是海张五,而且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把海张五脸色都气青了。
第二天,泥人张的摊子上出现了一排排的海张五泥塑彩人,他在摊子上留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见到海张五泥塑的人无不捧腹大乐。海张五听到这事之后,派人过来将泥人全都高价买走了,但“泥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到今天仍然是人们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地人称张明山“技艺高深、触手成像”。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获得一等奖。后来泥人张的技术经过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彩塑技艺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泥人张彩塑的保护和扶持,并安排泥人张的后人到文化部门工作,同时在天津地区成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先后招收了五批学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的人才。由此,泥人张彩塑从家庭作坊代代相传的形式,逐步向社会公开。郭沫若还曾题词说:“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除了泥人张泥塑外,还有一家泥塑技艺也能与其相媲美,那就是惠山泥塑。
惠山泥塑主要在江苏省无锡等地区流传,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民间特产之一,泥塑造型饱满,色彩艳丽,情趣盎然,是一项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深受社会各界人物的喜爱。惠山泥人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明朝末年。
惠山泥塑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末,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就记载着惠山泥人的制作过程。到清朝时,惠山泥人形成产业化,并出现了以泥人为营销手段的手工作坊。在无锡五里长街、上下河塘等地,先后出现过两百家泥人作坊、几十家泥人店,成为当地有名的“泥人街”。20世纪初,惠山镇的泥人店已经不少于120家。
无锡泥人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粗货”与“细货”两类。“粗货”是指以喜庆吉祥等题材为表现内容的泥塑。“粗货”塑造的人物风格粗犷,色彩鲜明,挥洒写意,且形神具备。“细货”是指手捏泥人,取材于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和民风习俗,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惠山泥人对选材要求十分严格,一般以水稻田一米深处的淤泥为原材料。惠山泥人,传统工艺十分复杂,有搓、挑、捏、拍、剪、色、压、贴、镶、划、扳等技艺。
无锡惠山泥人造型独特、民族风采鲜明,它富有浓厚的江南乡土气息,被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也被西方人视为具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代表之一。在惠山泥塑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出现过很多具有特色的彩塑作品,如《手捏戏文》和《大阿福》。
现在,惠山泥塑除供应内需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增进了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萍乡湘东傩面具
傩是中国古老的一种请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活动,和傩相关的便是它的面具艺术。民间将傩面具赋予了神秘的宗教含义和民俗意义,以此作为人类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在傩舞祭祀中,还是傩戏的演出中,人们都会戴上傩面具。
江西地区萍乡湘东傩面具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根据传承时代划分,萍乡湘东傩面具分为唐代雕刻艺术和宋朝雕刻艺术两种,而且各有特点。唐代雕刻技艺较为粗浅,宋代雕刻技艺精细,清朝时传入湖南,在湘东地区已传承三代,流传的主要是宋代技艺。这种雕刻手法风格古朴细腻,工艺复杂,目前传承宋代雕刻技艺的艺人只有440人。
关于傩面具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的不乏带有玄幻色彩。
第一种说法是,当时,湘东地区大乱,邪魔歪道肆意杀人,于是,在这乱世之中,有三位将军横空出世,他们为民除害,行为举止感动上苍,在除尽人间妖邪后升天成神。老百姓生怕三位将军离开后,人间妖邪再生,于是百姓们跪求三位将军能够留在人间。当时,三位将军停留于半空,他们对百姓的挽留十分感动,但却不敢违背上天的旨意,于是抛下一只牛角号,说道:“请杨吴祖师雕刻出我三人的画像,你们若有事求我,可在画像旁吹三声仙号,我三人即刻降临人间。”三位将军因为身在云雾当中,众人看不清他们的身形,只能看到他们的头面,因此,雕刻师只能刻出三张头像。自此,傩面具在湘东地区流传开来。
第二种说法是,一位猎人在山上追踪一只野猪,却反被那只野猪引到一处山洞当中,猎人发现了一枚铜做的面具,猎人将铜面具带了回去,村里人见面具很独特,认为有镇压妖魔的神力,于是在村中流传开来。乡亲们制作出更多的面具,祈求保佑,从此,这项技艺世代传承。
第三种说法是,有人在玄武庙前面的樟树洞发现了一面铜做的面具,后来村民们便据此制作木面具。
第四种说法是,在当地发洪水的时候,大水上漂来了一箱子面具,人们觉得面具是消灾解难的道具,于是大肆制作这种面具。
第五种说法是,众人跟随一群飞鸟上了一处大山,并在大山上发现了一枚面具,人们取下面具戴在脸上,手舞足蹈起来,后来面具就在当地流传开来。
第六种说法是,当地山洪暴发,并随着洪水从后山冲来三枚面具,当地居民便据此面具,制作出来木面具。
第七种说法是,在一百多年前,因为人类“亵渎神灵”,上天让造好了的铜傩面具几乎绝迹,当地居民只好改用樟木雕刻面具。现在当地仍然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这句话是指,当地有5个傩队为争夺最后一个铜面具,最后大打出手,上天知道非常生气,不是便降下了惩罚,造成当地生灵涂炭的局面,后来族长带领全村人祈求上苍,拿出木面具来供奉,同时,在5个大打出手的人中进行调解,达成了由5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傩面具的协议。最终,一场灾难停止。
在关于面具来源的说法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最后一种说法,至今,当地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是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的结晶,其中历代艺人对傩文化有着极高的崇敬和理解,他们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妖魔鬼怪的痛恨,在面具制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湘东地区的傩面具种类众多,从对原料的加工到成品完成共有十多道程序,面具的神情和头冠服饰都代表着独特文化含义。面具雕刻工艺技术精湛,神态古朴,艺术手法夸张,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
由于手工雕刻傩面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雕刻花费的时间较长,程序较为枯燥乏味,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傩面具的雕刻技艺,导致傩面具技术的传承遭到了重大的打击。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风俗习惯不断地发生变迁,甚至消失不见,使得傩面具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受到压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机械化行业的发展,机械工艺进入傩面具的生产制作当中,导致很多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逐步走向消亡。
萍乡地区的傩面具雕刻,原先曾流传下四千多幅作品,现在大多数已经失传,只有七百多幅得以流传下来,多是在元朝末年、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如果现在不做好傩面具的保护工作,我们的后代很难再见到其威武的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