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代草书:字形变化与传世法帖

汉代草书:字形变化与传世法帖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行用的字体,除隶书之外还有草书。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为章草。不过,史游的时代倒恰好跟我们所推测的草书形成的时代大致相合。东汉简中草书简所占的比重,也明显地升高了。(图78)此外,还有一些古代书法家所写的章草在传世法帖中保存了下来。汉代草书的字形,有一些是先后有变化的。皇象本《急就章》当然是接近汉代较晚期的草书的。

汉代草书:字形变化与传世法帖

汉代行用的字体,除隶书之外还有草书。“草”字在古代可以当粗糙、简便讲。草书之“草”大概就取这种意义。“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是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启功《古代字体论稿》38页)。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为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为今草。

〔四(五)〕里已经说过,早在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写法,如把“止”旁写作“alt”之类。隶书形成之后,这些草率写法作为隶书的俗体继续使用,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草率写法。草书就是在这些新旧草率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使用古隶的简牍里,可以看到整简、整牍的字都写得相当草率的例子,如〔四(五)〕里提到的睡虎地四号墓木牍,又如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一部分古书抄本。(图77)在这些简牍上可以看到一些写法跟后来的草书相同的偏旁,但是绝大多数字虽然写得草率,字形构造却仍然跟一般的古隶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这些简牍的字体只能看作草率的隶书,不能看作狭义的草书。

从居延简中有明确纪年的那些简来看,武帝晚期和昭帝时代的简上只有草率的隶书;宣帝简中如登记号为271·17的神爵二年(前60)简,(图52A)元帝简中如登记号为562·3A的永光元年(前43)简,(图52B)特别是后者,其字体已有很浓厚的草书意味;成帝简中如284·8A阳朔元年(前24)简和170·5A元延二年(前11)简,(图52C、D)其字体就已经是相当纯粹的草书了。由此推测,草书的形成至迟不会晚于元、成之际,很可能在宣、元时代就已经形成了。

唐张怀瓘《书断·上》引南朝宋代王愔的话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书麤(粗)书之,汉俗简堕,渐以行之”(《法书要录》卷七),把章草的出现跟急就章联系了起来。这是不可信的。“急就章”是史游所编字书《急就篇》的俗名。《急就篇》分三十一章(每章六十三字),所以有人称之为“急就章”。这个名称在汉代似乎还没有出现。魏晋时代的书法家喜欢用章草写《急就篇》,但是已发现的敦煌简和居延简中的《急就篇》汉代抄本,却都是用隶书写的。所以章草决不会是史游作《急就篇》时所创造的字体。为编一种书而创造一种字体,实际上也是不可能有的事(唐兰《中国文字学》172页)。不过,史游的时代倒恰好跟我们所推测的草书形成的时代大致相合。汉末的蔡邕、赵壹都说草书作于秦代,似无确据(蔡说见《书断·上》“草书”条所引梁武帝《草书状》。赵说见其所作《非草书》,收入《法书要录》卷一)。过去有很多人认为草书起于东汉,则又失之过晚。

草书的形成比八分要晚一些。不过,作为草书形成基础的草率的隶书俗体,有很大一部分在古隶阶段就已经存在。所以也可以说,八分和章草是分别由古隶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这跟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正体演变为小篆,俗体发展成隶书的情况很相似(参看第四章注⑤所引文54页)。

草书字形不出自成熟的隶书而出自古隶的例子是常见的,不但是偏旁的写法,就是文字的写法也往往由古隶变来。例如:“夫”的草书alt当由古隶草体alt变来,“天”的草书alt当由古隶草体alt变来,“可”的草书alt当由古隶草体alt变来,“鹿”如草书alt当由古隶alt变来(参看上引文)。古隶的形成以篆文俗体为基础,二者的字形往往很相近。过去的学者如清人孙星衍等,有草书字形出自小篆之说(看孙氏《急就章考异》。应该承认他们已经接触到了事实的真相。

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里,官府佐、史一类人大概也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他们经常需要起草文书,草书这样的字体对他们最有用。西汉时代一般人使用的隶书俗体里所包含的草书因素,比战国时代秦国一般人使用的篆文俗体里所包含的隶书因素要少得多。所以草书的形成不如隶书自然,群众基础不如隶书广泛。在草书形成后的西汉简里,虽然夹杂草体字的隶书简很常见,纯粹的草书简却并不多见。

敦煌、居延等地出土的王莽简和东汉简上所见的草书,比西汉简的草书成熟。(图50A、B)东汉简中草书简所占的比重,也明显地升高了。这跟古书所反映的,草书在东汉时代比较流行的情况相合。

汉代之后,历代书法家喜欢写章草的颇不乏人。据说魏晋时代有好几位名书法家用章草写过《急就篇》,但是只有吴国皇象写的一本有临摹本流传下来。北宋时叶梦得曾将皇象本《急就篇》刻石于颍昌(今河南省许昌)。明正统年间又有人据已有残缺的叶刻拓本重新刻石于松江,所据拓本的残缺之处以明初书法家宋克写本补足。这就是一般所谓松江本《急就章》,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内容最丰富最有系统的一份章草资料(下文所引的《急就章》据《吉石盦丛书》三集所收的影印的松江本。少数字的写法据文物出版社影印的《明宋克书急就章》)。(图78)此外,还有一些古代书法家所写的章草在传世法帖中保存了下来。

皇象本《急就章》屡经摹写,当然免不了有讹误。但是只要跟考古发现的汉代草书资料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现存之本大体上能反映汉代草书的面貌。皇象本《急就章》里的很多字和偏旁的写法,在汉简里都可以找到相同或极其相似的例子,如:君作alt卿作alt得作alt與作alt乐作alt器作alt等作alt尉作alt长作alt书作alt在左的言旁作alt在左的糸旁作alt在下的止旁作alt在下的皿旁作alt在右的月旁作alt在上的门旁作alt在下的心旁或作alt等等。皇象本《急就章》的有些字使用了跟八分相似的挑法,这跟汉简草书的情况也是相合的。

汉代草书的字形,有一些是先后有变化的。皇象本《急就章》当然是接近汉代较晚期的草书的。例如“受”字草体,西汉简多作alt(从古隶俗体alt简化。隶书“alt”旁有时变作“alt”,如“爭”字往往作alt东汉简则作altalt等形。皇象本《急就章》作alt跟东汉简相近。亳县东汉晚期曹氏墓群中的元宝坑一号墓的一块墓砖上,刻有草书的“会alt曹君”四字,除“alt”字外,字形跟皇象本《急就章》基本相同。(图74C。《急就章》“alt”字作alt。)

下面根据皇象本《急就章》简单谈谈草书改造隶书的方法(对于那些在篆文演变为古隶的过程里就已经出现的草体,也可以说是草书改造篆文的方法)。

草书改造隶书的主要方法是:

1,省去字形的一部分 例如:“時”作时,省去“寺”旁的上部(简化字“时”可以看作草书楷化字)。“尉”作alt省去左半的右下部。“盧”(“卢”的繁体)作alt省去中间部分(草书“卢”旁作alt“皿”旁作alt)。altalt省去左边的一竖。(www.xing528.com)

2,省并笔画保存字形轮廓,或以点画来代替字形的一部分 例如:“長”作长,“,”作为(简化字“长”、“为”,都是草书楷化字。汉简“长”字还有简化为alt等形的),“彊”作alt“君”作alt“論”作alt(简化字“论”也可以算作草书楷化字)。

3,改变笔法 草书由于写得快,很自然地改变了隶书的笔法。例如:隶书较长的撇,尾部往往比较粗;草书的撇,尾部一般是尖的。隶书基本上只用弯笔而不用钩,弯一般转得很慢,草书转弯转得很快,把有些转折后的部分较短的弯笔简化成了带钩的笔画,如隶书alt(宀)、alt(冖)等偏旁里的alt,草书大都变作alt。这种笔法后来为行书所吸收,并发展成为楷书的硬钩。草书横画用挑法比八分用得少,点、捺等笔画的写法也都跟隶书有些差别。此外,草书还大量使用连笔,如上举“时”字的第二笔alt“尉”字的第一笔alt有些字甚至可以用一笔写成,如alt(卿)、alt(门)等。不过跟今草比起来,章草使用的连笔还算是少的。章草每个字自成起讫,这跟今草字与字时相钩连的情况也不一样。

关于草书的偏旁有几点需要说明。

草书里有些偏旁的写法,有比较复杂的形成过程,例如:

alt

上举的例子同时也可以说明草书字形往往是由出自篆文俗体的古隶草体演变而成,而不是由成熟的隶书草化而成的。

有的偏旁在草书里分化成几种形式,“口”旁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据皇象本《急就章》,“口”旁至少有alt五种写法:

alt

alt是由alt的简体alt变来的。

另一方面,有些本来有明显区别的偏旁,在草书里被混同了起来,或者已经变得很容易相混了。例如从皇象本《急就章》看,以下一些字的偏旁就有这种情况:

alt

alt(能)字的左半也跟上举这些偏旁很相似。

草书由于字形太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隶书取代篆文那样,取代隶书而成为主要的字体。

关于章草命名的理由,过去有几种说法。除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把章草跟《急就章》联系起来的说法之外,还有因东汉章帝提倡而得名,因可以施于章奏而得名等说法。这些说法都很难令人相信。“章”字有条理、法则等意义。近人多以为章草由于书法比今草规矩而得名,这大概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