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由篆文变为隶书,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使汉字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汉字的结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参看〔三(二)〕)。所以有必要把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比较具体地介绍一下。前面已经说过,隶书的字形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比较充分地说明属于古文字阶段的篆文的字形跟隶楷阶段的字形的不同,我们在遇到隶书有异体的时候,一般用晚期隶书里跟楷书最接近的字形来跟篆文作对比。所以这里所举的隶书改造篆文的例子,有一些也可以看作晚期的隶书改造较早的隶书的例子。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 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象形的原则始终没有真正抛弃。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把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分解或改变成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例如:隶书改篆文的为日,把象日轮的外框分解为“、、、”四笔或“、、”三笔。改篆文的为,把象跪着的身体的弯曲线条改为直笔(“女”字由篆变隶时转了个将近九十度的角,所以这一笔变成了横画)。这是隶书改造篆文的最重要的方法。
2,省并 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例如:
〔三(二)〕里举过的“寒”和“塞”,也是省并的例子。省并通常同时起改曲为直的作用。
3,省略 隶书有时直捷了当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例如:
4,偏旁变形 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的情况况就时常可以看到了。例如:“人”字用作左旁时作“亻”(这种写法实际上比“人”更接近篆文),“犬”字用作左旁时作“犭”,“邑”字用作右边的形旁时作“阝”(用作声旁的如“浥”、“挹”等字的右旁仍作“邑”),“阜”字用作左旁时也作“阝”等等。前面还曾提到过“水”变作“氵”,变作等例子。偏旁的写法往往随所处的位置而异,例如“水”旁的位置在上或在下时,就仍作“水”而不作“氵”,如“沓”、“浆”。有时即使位置相同,写法也不同。因此,同一个偏旁在不同的文字里可以分化成很多种不同写法,例如:(www.xing528.com)
在隶书里,偏旁的写法有很多还没有固定下来,同一个字的同一个偏旁也往往有好几种写法,例如上一节举过的“恭”、“慕”等字的“心”旁。在早期的楷书里,偏旁写法也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为求简明,上面所举的偏旁变形的例子,只取为后来的成熟的楷书所继承的写法。例如在晚期的隶书里,“赤”字和“尉”字所从的“火”都有作灬的写法,这里就都没有采用。
5,偏旁混同 隶书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例如:“敦”、“淳”、“醇”、“鹑”、“孰”等字的偏旁(,音Chún)和“郭”的偏旁(城郭之“郭”的古字),都被改成“享”。“活”、“括”、“适”(南宫适之“适”)等字的偏旁(,音Kuò),被改作“舌”。
此外,省并、省略和偏旁变形,也会造成偏旁混同的现象。例如由于偏旁变形,在左的“肉”旁、一部分在下的“肉”旁、“朕”“服”等字的“舟”旁和“青”字的“丹”旁,都跟“月”旁混了起来。又如:“寒”字所从的“塞”字所从的由于省并都变成了“”。“屈”、“尿”等字本从“尾”,由于省略变成了从“尸”之字。下面再举两个主要由于省并而造成的偏旁混同的例子:(见下图)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就表现在上述这五方面。
隶书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一次变革。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由于看到隶书破坏了一部分汉字的结构,就认为由篆变隶是一件坏事,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