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代隶书发展:文字学概要

汉代隶书发展:文字学概要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从字形构造和书体两方面来说明汉代隶书的发展。西汉武帝时代可以看作隶书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在西汉早期简帛上的隶书里,明显地接近篆文的字形仍然很多。习惯上把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汉隶形成之前的隶书称为秦隶。由于秦隶也包括汉隶形成前的汉代隶书,称它为古隶比较合理。发现汉简之前,石刻文字几乎是研究隶书的唯一资料。在西汉早期的隶书里,这类笔法的使用有明显的增加。

汉代隶书发展:文字学概要

我们从字形构造和书体两方面来说明汉代隶书的发展。下面先谈字形构造的变化。

在〔四(五)〕里,我们主要根据字形构造上的特点,指出了秦代和西汉早期的隶书是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西汉武帝时代可以看作隶书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在西汉早期(武帝初年以前)简帛上的隶书里,明显地接近篆文的字形仍然很多。在居延、敦煌等地发现的武帝晚期以后汉简上的隶书里,这种字形就大大減少了。例如“斗”字,西汉早期简帛一般作alt等形,后延简则作alt等形。“自”字,西汉早期简帛一般作alt等形,居延简一般作altalt等形。“它”字,西汉早期简帛一般作alt等形,居延简一般作alt等形,“地”、“池”等字所从的“它”并且多简化为alt所以后来就变得跟“也”旁混而不分了(“地”、“池”、“施”等字本来都从“它”,“池”和“沱”是后来才分化成两个字的。《说文》“地”、“施”等字从“也”声,是篆形讹误之例)。“大”、“木”等字,在西汉早期既有写作alt等形的,也有写作大、木等形的。在居延简里,前一种写法似乎已经绝迹。

在武帝之后到东汉晚期这段时间里,隶书字形仍有不少变化,如“其”字由alt等形变为其,“五”字由alt等形变为五等等。总之,变得跟后来的楷书越来越相近了。

如果从字形繁简的角度来看,隶书的字形大都是按由繁到简的方向演变的。

在隶书字形演变的过程里,新的字形出现之后,旧的字形往往迟迟不退出历史舞台。不但早期隶书里有这种现象(参看〔四(五)〕),就是在成熟的隶书里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例如在东汉晚期的碑刻上,“其”字既作其,也作alt“五”字既作五,也作alt“恭”、“慕”等字的“心”旁有alt等多种写法。又如“口”旁,早在秦代隶书里就出现了少量作“口”的写法,但是在西汉中晚期的汉简上仍然习见作alt的写法(“如”、“知”等字的“口”旁往往作此形),甚至在东汉晚期的碑刻上,都还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写法。

在少数东汉晚期碑刻上,还可以看到有意按照小篆字形来写隶书的复古现象,如“农”作alt(司农刘夫人碑),“壹”作alt(祝alt碑)等。伪孔安国尚书序》里有“隶古定”的说法(或谓“隶古”与“定”不应连读,这里用一般的读法),指用隶书的笔法来写“古文”的字形。后人把用楷书的笔法来写古文字的字形称为“隶定”。

下面谈谈汉代隶书在书体上的变化。

我们在东汉晚期碑刻上看到的隶字,结体一般都是扁方而规整的,用笔也有一套成规。向右下方的斜笔几乎都有捺脚,捺脚往往略向上挑。有些较长的横画,收笔时也略向上挑,形成上仰的捺脚式的尾巴。先竖后横的弯笔,收笔时多数上挑,而且幅度往往比较大。向左下方的斜笔(即撇),收笔时多数也略向上挑。收笔时上挑的横画,起笔时还往往有下垂的顿势,整道笔画略呈微波起伏之势,较长的捺有时也有这种笔势,如alt书法家用来形容隶书书法特点的“挑法”、“波势”和“波磔”(磔指捺一类笔势)等语,就是指这些笔法而言的。

上述隶书书体的特点,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习惯上把具备这些特点的隶书称为汉隶,汉隶形成之前的隶书称为秦隶。秦隶也称古隶。由于秦隶也包括汉隶形成前的汉代隶书,称它为古隶比较合理。要注意的是古隶这个词有歧义。它也可以用作跟楷书的别名——“今隶”相对的名称。这种用法的“古隶”跟一般所说的隶书同义。

汉隶也称八分。这个名称大概在汉魏之际就已经出现。当时一般人日常所用的隶书,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新隶体,其面貌跟正规的隶书已经有了显著的区别,所以有必要为正规的隶书另起一个名字(看启功《古代字体论稿》34页)。一直到了唐代,一般人还是把当时通行的字体(即楷书)称为隶书,把汉隶称为八分。

关于八分得名的原因,古人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于这种书体以“字方八分”为大小的标准;有人认为是由于这种书体字形较扁,笔画向两旁伸展,势“若‘八’字分散”;还有人假托蔡文姬之名,说这种书体“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所以称为八分(看唐兰《中国文字学》169—170页)。最后一说提到的“程隶”,其实并不是指真正的秦隶而言的。古人缺乏字体发展的历史观念,很容易把他们称之为隶书的新隶体或楷书,跟程邈所“作”的隶书混为一谈(例如《法书要录》卷二所录梁庾肩吾《书品论》就说:“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他所说的正书就是我们所说的楷书)。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八分的形体实际上比这种“程隶”更接近小篆,所以才会有取“程隶”二分取“李篆”八分的说法。以上各说,究竟哪一说符合或最接近八分命名者的原意,现在已经难以确定了。也有可能这些说法全都是不正确的。汉隶也称分书、分隶,这两种名称是由八分派生出来的。

八分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下面来讨论这个问题。(www.xing528.com)

发现汉简之前,石刻文字几乎是研究隶书的唯一资料。在已发现的汉代碑刻的隶书里,八分书体的特色要到东汉中期以后才充分显示出来,所以前人往往把八分形成的时间定得比较晚。后来的研究者有大量汉简上的隶书作为依据,看法就跟他们很不一样了。

八分笔法的萌芽出现得很早。在抛弃了正规篆文的笔法之后,如果把字写得很快,收笔时迅速提笔,横画和向下方的斜笔很容易出现尖端偏在上方的尾巴。如果把这种笔法“正体化”,八分的挑法就形成了。魏建功先生认为八分的挑法是草书笔法规整化的产物(《草书在文字学上之新认识》,《辅仁学志》14卷1、2期合刋)。这是很精辟的见解。

早在秦代的隶书里,就可以看到少量带捺脚的斜笔和略有挑法的横画。在西汉早期的隶书里,这类笔法的使用有明显的增加。例如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帝时代抄写的那部分帛书上,就有不少字的书写风格跟八分颇为接近。(图58)江陵凤凰山九号墓出土的汉文帝时木牍上的有些字,笔法也相当像八分。(图75。注意第二行的“上”。)不过在西汉早期的隶书里,竖长的字形和接近篆文的写法还很常见,八分式的笔法还远远没有占统治地位。所以西汉早期的隶书跟秦代隶书一样,也属于古隶的范围。

在敦煌、居延等地发现的武帝晚期到宣帝时代的简上,可以看到八分逐渐形成的过程。在敦煌简里,武帝天汉三年(前98)简(图49A)和王国维考定为武帝太始三年(前94)以前之物的“使莎车续相如”简,(图49B)其书体都属于古隶;而太始三年简的书体则已经跟八分没有多大区别了。(图49C)在居延简里,有不少武帝征和至alt帝始元年间的食簿残简,书体大都呈现从古隶向八分过渡的面貌。(图51A、B)还有一件alt帝始元七年(前80)的出入符,虽然写得不算工整,其书体却已经可以看作八分了。(图51C)此外,居延简里还有一些书体很像八分的alt帝时代的简,不一一列举了。在宣帝时代的简上,出现了相当标准的八分书,如居延的本始二年(前72)水门燧长尹野简(图51D)和敦煌的五凤元年(前57)简(图49D)等。由此可见,至迟在alt宣之际,八分已经完全形成。不过在宣帝以后的汉简上,即使除去东汉时代的新隶体不算,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像八分的隶书的,特别是书写得比较草率的隶书往往如此。(图76)

西汉铜器上的隶书铭刻所反映的书体变化的情况,跟汉简基本相合。西汉早期铜器上的隶书,跟西汉早期简上的古隶同类型。在从武帝到宣帝时代的铜器上,也可以看到隶书书体由古隶演变为八分的过程。不过,有些刻在铜器上的八分,没有把用毛笔书写的八分的特色充分表示出来。例如宣帝时的阳泉使者熏炉的铭文,挑法就不明显。(图71)

西汉石刻文字的书体要保守一些。宣帝时的地节二年买山记呈现由古隶向八分过渡的面貌,五凤二年刻石跟古隶仍然很接近。(图47)

我们在前面根据字形构造区分了早期的和成熟的隶书,并指出武帝时代是隶书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从书体上看,在武帝晚期也已经出现了古隶即将演变成为八分的形势。所以,早期隶书和古隶,成熟的隶书和八分,其范围大体上是重合的。也许我们可以把武帝中晚期看作隶书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时期。前一阶段的隶书既可以称为早期隶书,也可以称为古隶。后一阶段的隶书既可以称为成熟的隶书,也可以称为八分(昭帝时代的隶书,有些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古隶意味,也许可以把昭帝时代也包括在过渡时期里)。

隶书也称佐书。《说文·叙》说王莽时有六书(指六种字体,跟象形、形声等六书无关),“四曰佐书,即秦隶书”。汉代人还常常把官府文书等所用的隶书书体称为史书,如《汉书·王尊传》说:“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史?),数岁,给事大守府……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前人往往由于《史籀篇》也称《史篇》,误以为史书就是籀文。段玉裁在《说文·叙》的注里已经指出了这个错误,他说《汉书》“或云善史书,或云能史书,皆谓便习隶书,适於时用,犹今人之工楷书耳”。这是正确的。汉代官府里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吏是书佐和史(《论衡·效力》:“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后汉书·百官志》:“郡史主录记事,催期会;书佐幹主文书。”)。启功先生认为佐书和史书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古代字体论稿》32至33页),其说当可信。所以八分书体很有可能是先在官府佐、史一类人手中形成,然后再推广到整个社会上去的。我们用作研究八分形成过程的主要根据的敦煌简和居延简,以及有较长铭刻的铜器,大都是官府的东西,文字应出自佐、史之手。而一般的石刻文字则不一定出自他们之手。这也许是比较标准的八分在石刻上出现得比较晚的原因之一。

从“佐书”、“史书”这两个名称来看,隶书得名的原因似当以“令隶人佐书”之说为是(参看〔四(五)〕)。睡虎地秦墓所出“法律答问”有如下一条:

何谓“耐卜隶”、“耐史隶”?卜、史当耐者,皆耐以为卜、史隶。

○后更其律如它。(《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234页)所谓“史隶”,不就是“隶人佐书”者吗?在“更其律如它”之前,“令隶人佐书”一定是秦官府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官狱文书所用的简便字体便得到了隶书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