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公共卫生教育:艾滋病防治必结合计划生育

大学生公共卫生教育:艾滋病防治必结合计划生育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概念的教育必须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目前,尽管艾滋病几乎仍是一种不治之症,但其传播途径十分明确。应结合计划生育进行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教育。

大学生公共卫生教育:艾滋病防治必结合计划生育

第三节 教育内容

艾滋病是一种新型传染病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较传统的传染病更为复杂,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

在艾滋病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受教育者只有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提高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艾滋病、窗口期、潜伏期、传染期、发病机制、主要的临床症状等。基本概念的教育必须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

二、社会危害

艾滋病的主要社会危害与其感染人群的特征密切相关。人群对HIV虽具有普遍易感性,但主要侵袭15~49岁处于从事生产劳动最佳年龄的人群,他们因患病而全部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而且通过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生活,把许多家庭推向贫穷、崩溃的边缘。据柬埔寨、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研究保守估计,2003~2005年间因艾滋病每年有550多万人融入贫困或更加贫困。

1.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

(1)破坏家庭的组成结构。在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大量涌现艾滋病孤儿,形成缺代家庭和“娃娃家庭”。这是艾滋病造成的最悲惨结果。在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地区,一旦女性感染艾滋病,往往被丈夫赶出家门,造成家庭破裂。

(2)削弱家庭的赡养、抚养、教育能力。由于HIV感染者多为15~49岁,该年龄段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一旦患病就会丧失赡养父母、抚养儿女的能力。有的子女就不得不辍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2.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

(1)社会资源的消耗,包括艾滋病防治经费的大量投入以及其他资源,如社会为照顾艾滋病孤儿和孤老所消耗的资源。

(2)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并影响社会稳定。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使得人们对HIV感染者唯恐避之不及,HIV感染者一旦被发现,或者被隔离,或者被强制遣返原籍,或者被赶出村庄,影响社会稳定。同时,随着流行的进展,感染者开始集中发病死亡。由于大多数感染者发病时正值青壮年,所以,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的损失减少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为社会留下大批孤儿,成为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医疗经费增加,导致贫困化加剧,因贫致贫、因贫返贫的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传播途径与可预防性

艾滋病感染主要是行为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行为性”疾病。预防感染可以通过改变行为而实现,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要切断传播途径就能有效的预防。

目前,尽管艾滋病几乎仍是一种不治之症,但其传播途径十分明确。艾滋病有3大传播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人们如能学习和掌握预防艾滋病传播的科学知识,坚决摒弃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各种危险行为,人类免遭艾滋病的威胁是完全可能的。前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艾滋病病人主要死于无知。”预防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措施如下:

1.性传播

当今经性接触传播感染HIV的比例在某些国家高达80%。经性传播的途径可分为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两类。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均可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男男性接触者通过肛交更易传播。预防性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即“ABC”措施。

(1)A(Abstinence)——禁欲。主要指的是不发生婚前性行为,而非要求人们终生不与人发生性关系,人类有繁衍后代的天职,也有享受性爱乐趣的权利。

(2)B(Behithful)——忠诚。指忠于配偶,一辈子不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在配偶双方均没有感染HIV的情况下,忠诚就是关键性的措施。为此,必须加强性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反对“性自由”倾向,保持单一性伴,不搞性乱。

(3)C(Condom)——安全套使用。一贯地、正确地使用高质量的安全套是在难以做到禁欲、忠诚的情况下,保护性伴双方减少HIV感染机会的一种有效方法。1994年8月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在唤起世界、特别是唤起亚洲国家重视艾滋病预防取得成果的同时,针对防治艾滋病无特效药物,特别提出了安全套的推广价值。尽管使用安全套并非100%安全,但研究表明,使用安全套保护是一种安全性行为,它的保护作用是不使用安全套的1万倍。如泰国从1991年开始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性工作者中的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使得每年的新感染人数从1990年的14万降至2000年的3万;在男男性接触者中更要提倡安全性行为。

2.血液途径传播

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其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为100%。

(1)尽量减少输血和血制品: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HⅣ抗体检测的血液和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有关方面应严把血源关,对每一个供血者都要尽可能地了解其健康背景和行为背景并做HIV检测,注意窗口期,严禁被HIV传染的血液进入医疗市场。

(2)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静脉吸毒行为的人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以减低感染HIV的危险性。

(3)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不在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店等处刮胡子、修鬓角、美容、穿耳、文身、修脚等。尽可能避免使用容易刺破皮肤而又公用的工具。

(4)从事人工授精、接触血制品、治疗和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其工作有感染HIV的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医源性感染。

3.母婴传播(www.xing528.com)

感染HIV的母亲在妊娠后,血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也可在分娩、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将HIV传染给婴儿。受感染的婴儿的存活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3年,5岁之前基本死亡。母婴传播的概率全球估计为30%。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

(1)HIV感染妇女要始终使用高质量安全套,避免非意愿妊娠。

(2)HIV感染妇女要在孕期、产时和产后使用抗病毒药物。

(3)HIV感染妇女在新生婴儿出生后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4)提倡人工喂养。

当前,一些妇女由于社会心理等影响因素,不愿意使用屏障避孕方法,结果加大了感染机会。她们比男性更易失去拒绝性交和使用安全套的权利和自由。育龄妇女正面临着与HIV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等有关生殖健康问题。应结合计划生育进行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教育。

以上3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即感染者体液中的病毒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系统。人体的体液有多种,如血液、精液、阴道液、乳汁、唾液、汗液和眼泪等,其中以血液和精液的HIV含量最高。

4.早期治疗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可促进HIV的传播(增加2~9倍),而HIV感染又使性病难以治愈,传染期延长。因此,早期治疗是控制性病和HIV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5.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通过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掌握非传播途径的知识,有利于减少对HIV感染不必要的恐惧,增加教育干预的科学性,端正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

6.关爱和不歧视

关爱和不歧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目前,人们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歧视,部分原因是由于对HIV传播知识的缺乏和对艾滋病的恐惧,另一部分原因是传统的疾病观念认为该病是犯禁行为的惩罚和报应,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罪有应得”,如果对其宽容不利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不利于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即使是不道德行为,也应该将行为本身与患病、感染这一事实分开。何况感染HIV的人并非都有不良行为。HIV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帮助。不歧视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也是一项技术上正确的策略。歧视应视为一种社会性危险因素。感染者或病人由于害怕受到歧视和羞辱,可能采取过激行为或隐匿病情,使防治工作增加难度,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积极鼓励感染者和病人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12月1日的世界艾滋病日突出“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口号,强调“任何人,无论是否为HIV携带者都享有同等的不受传染、医疗、就业、教育和组建家庭以及寻求庇护的权利。同时任何人都有义务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家庭和社会团体有义务对其成员提供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并有义务照顾成员中的HIV携带者”。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对艾滋病病人实施综合关怀战略日见迫切。2004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即对农民居民和城市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HIV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指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济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这是政府对HIV/AIDS感染者的救助策略,也是避免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歧视的政策,体现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近年来,不少医院建立了艾滋病病人实施综合性治疗与社会关怀服务的试点工作,如北京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北京佑安医院的“爱心家园”、山西闻喜县“温馨家园”和湖南长沙的“博爱家园”等都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2008年11月30日,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卫生部主办、UNAIDS、北京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协办,举行“国家体育场红丝带悬挂”仪式,旨在倡导人们关心、支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反对歧视,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氛围。

有关歧视的行为包括:①强制性HIV抗体检测;②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相应的医疗;③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性服务;④拒绝HIV感染者为求学深造和寻求庇护而旅游和移民的自由;⑤对HIV感染者强行隔离或拘留;⑥有意地泄密,诸如不经本人同意将情况告诉其领导或其他人,无意地泄密多为病史保管不严;⑦强迫感染HIV的孕妇堕胎。

7.自愿性HIV咨询和检测

自愿性HIV咨询和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人们在经过咨询后能对HIV检测与否做出明智的选择的过程。它包括检测前的咨询、自愿性检测、检测后咨询、检测后医疗关怀服务及精神关怀与社会支持服务。VCT是一般的HIV咨询服务的深化与发展,它不仅提供HIV检测及阳性和阴性结果的信息,而且重视病人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通过VCT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能对HIV检测做出明智的选择,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一些国家的应用性研究和示范项目已经表明,VCT对降低HIV感染和其他性病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卢旺达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性伴侣参加了检测和咨询的妇女,HIV新感染发病率从4.1%下降到1.8%;在HIV阳性的妇女中,淋病的发病率从13%降到6%;在使用安全套人群中下降幅度更大。相对于巨额治疗的花费及生命损失,VCT是非常有效而经济的,尤其适用于像我国这样资源贫乏的发展中国家

做好VCT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政策界限。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等法律、法规的原则进行咨询。同时由于预防艾滋病是一项与国家禁毒、禁娼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作,政策性强,因此交谈时应掌握政策界限,依据国情、民情和求询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

(2)不歧视。不论求询者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如何,也不论他们过去的行为、思想、价值观与我们多么格格不入,作为咨询者不能对其有任何歧视和偏见。不应增加求询者的心理压力,更不能给求询者造成新的伤害。

(3)理解与关怀。要十分理解求询者的处境和心理压力,要体察其心情和感受。理解是建立在相互尊重、感情融洽的基础上,使自己与求询者处于一种和谐、理解和坦诚的关系中。关怀意味着五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求询者始终体现出关切、鼓励和支持,使对方感到对他们的理解和认同。

(4)不评判、不训斥。不以自身的标准去评判求询者的言行,更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对方;对求询者感情宣泄中表达的苦闷和牢骚不评判、不训斥;要接受求询者表现出来的某些令人不安的情感反应,甚至要接受他们对咨询者的抵抗和敌视;不追究求询者的高危行为的原因和动机,谈话应集中关注其现在的感受和需求。

(5)保密。不仅仅对交谈的内容和检测结果保密,对作HIV检查也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尊重求询者个人的权利,避免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是建立谈话信任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同样是咨询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6)尊重。咨询就是对求询者的支持、帮助和促成过程,而不仅仅告诉求询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相信他们不仅仅有权利,而且有能力做出正确的理解和选择,不能武断地下结论或包办代替下结论。咨询的方式应启发和引导求询者认识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树立信心,自主决策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尊重求询者的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