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女性常见病防治
一、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前7~14天,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如乏力、嗜睡、烦躁、易怒、焦虑、哭闹、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交活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减弱,以及手、足、眼睑水肿,经前头痛,乳房胀痛,食欲改变,潮热,出汗,头晕及心慌,出现痤疮等,月经来潮后这些症状迅速消失。
经前期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现象,因而不必为此顾虑和增加精神负担。在症状出现前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和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实施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E及矿物质等自助疗法,一般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二、痛经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痛经可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
(一)病因
(1)功能性痛经的原因:①精神因素;②体质因素;③子宫痉挛性收缩,如子宫口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内膜整块脱落而排不出来等。
(2)器质性痛经的原因,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等。
(二)临床表现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半小时到1小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通畅后,疼痛逐渐消失。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痛经的女性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疲乏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三)治疗
(1)首先要消除紧张,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防止受寒。
(2)可选服去痛片、百服宁、阿托品、心痛定、消炎痛及中药月月舒等药物,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月经疼痛。
三、功血
功血又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调节月经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功血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可发生在月经初潮与绝经之间的任何年龄段。青春期女孩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急剧变化期,情绪多变,感情脆弱,发育不完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故对青春期功血的诊治不可忽视精神、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应重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临床上通常将功血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约占功血的80%~90%,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一)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或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长短不一,出血量多少不定。由于出血多或持续时间长可伴有贫血的症状,如头晕、乏力、食欲缺乏等。另外,个别女性在月经周期14天左右因排卵而出现阴道出血,并伴有下腹疼痛及白带增多。
(二)治疗
治疗原则是迅速止血、调整周期并促进其转化为正常排卵周期。
四、闭经
闭经是妇科常见病。它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及继发性闭经两大类。前者多指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无月经来潮者,后者是指妇女曾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在大学生当中常见的闭经类型是精神神经性闭经,又称下丘脑闭经。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即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由精神神经内分泌失调所致。还有运动性闭经、精神神经性厌食、假孕与消瘦相关的闭经、服用避孕药后引起的闭经也属此类。
五、滴虫性阴道炎
(一)病因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生长繁殖引起的。男性滴虫感染者大部分无症状;但女性感染者多数有症状。有的带虫者月经前后阴道环境改变时隐藏在阴道中的滴虫繁殖引起炎症发作。滴虫也可侵入尿道、膀胱。
(二)传染方式
(1)直接传染。通过性生活传播。
(2)间接传染。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径传播。
(三)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有时为乳白或黄白色稀薄液体或为大脓液,分泌物多时可引起外阴的刺激症状,如瘙痒、疼痛。严重时出现尿频、尿痛等。
(四)预防
要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消灭传染源,严格管理制度。禁止滴虫患者或带虫者进入公共游泳池,泳衣、浴巾等用品要严格消毒。(www.xing528.com)
(五)治疗
(1)全身用药。因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内,而且也寄生于阴道外,所以需要全身用药才能获得根治。轻者,口服灭滴灵;重者,静滴灭滴灵,同时男方口服灭滴灵。
(2)局部用药。用0.5%醋酸溶液或洁尔阴外洗,阴道内塞灭滴灵。为巩固疗效,避免重复感染,要将内裤及洗涤用品进行消毒。
(六)治愈标准及巩固治疗
连续三次月经后检查滴虫阴性者方为治愈。治疗完成后首次检查滴虫阴性者,在下次月经后再巩固治疗一个疗程。
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该病是念珠菌(85%~90%为白色念珠菌)侵犯外阴阴道和阴道浅表上皮细胞所致的炎症过程,发病情况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
(一)病因
据统计,约10%主诉白带增多的女性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因无明显症状而就医的较少。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抗菌素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可使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时亦可引起感染。存在于口腔、肠道、阴道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以相互传染,在局部环境适合时发病。
(二)传染方式
与滴虫性阴道炎相同。
(三)表现
外阴奇痒难忍,夜间加剧,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或白色凝冻状,急性期可见到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但很快又被白色膜状物覆盖。另外,据临床统计,95%以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患有脚癣。
(四)治疗
(1)及时停用广谱抗菌素或激素。勤洗内裤,用过的毛巾、内裤均应消毒。
(2)口服斯皮仁诺,用小苏打水或洁尔阴外洗,或服用达克宁栓剂,外抹克霉唑软膏。
(3)有脚癣者要一同治疗。
(五)治愈标准
治疗完成后检查霉菌阴性者,在下次月经后再巩固治疗一个疗程。连续三次月经后检查霉菌阴性者方为治愈。
七、乳腺结构不良
(一)病因分类
乳腺结构不良是女性乳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变。它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良形成乳腺正常结构紊乱,WHO建议将这类疾病统称为乳腺结构不良。我国又根据乳腺末梢导管上皮增生,引起小导管扩展、囊肿形成及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的程度不同而将乳腺结构不良分为乳腺组织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等。
性成熟期女性的乳腺具有和子宫内膜同样的周期性变化,受卵巢的周期性活动所支配。两者的区别可能反映在受体的差异上或对乳腺仅仅是间接作用。
(二)临床特征
(1)乳腺组织增生(乳痛症)。它多发生于未育或虽已育而未授乳的20~30岁的年轻女性。该病病程较短,突出症状为乳房周期性疼痛,以胀痛为主。一般在月经开始时加重,月经来潮后即减轻,并逐渐消失。疼痛部位或在病变处或含糊不清,可同时累及双侧乳房,但多以一侧为重。扪诊时乳房敏感或触痛,有弥漫性坚实增厚感,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感觉。脂肪较少的乳房可扪及中度或轻度片状的腺体中,有弥漫分布的颗粒状小结节,以外上方最明显,少数位于中上部乳房,伴有触痛。在肥胖或乳房丰满的女性中则往往不能触及上述增生改变。
(2)乳腺腺病。它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其常有经前期乳痛症病史。乳痛及触痛较轻或无,疼痛与月经周期关系不明显,多半在无意中发现肿块而就诊。检查时,可扪及边界不甚清楚、质柔韧的片状肿块,表面不太光滑,可有大小、软硬不等的圆形结节触及。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且可以推动,多局限于一侧,常位于外上方,也可涉及两侧的乳腺。
(3)乳腺囊性增生病。它具有与上述乳腺腺病相似的特点,多发于46~55岁的女性。
(三)处理
一般临床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可作如下选择。
(1)一般治疗。部分病人在发病数月至1~2年随卵巢功能逐渐恢复而自行缓解,因而对轻症者不必进行特殊治疗,向病人说明症状的良性性质和不治而愈的特点,以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通过摄取低脂肪、多种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并限制盐的摄入,必要时可给服安定类镇静药物或止痛药物,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2)中药。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或加用小金丹、乌鸡白凤丸等亦有一定疗效。
(3)维生素类药物。服用维生素E10mg,同时加服维生素B610mg,每天服三次,可帮助恢复体内性激素平衡。
(4)激素类药物。酌情选用甲状腺素片、安宫黄体酮等(遵医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