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务职业经理专业基础

财务职业经理专业基础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财务职业经理的专业基础财务职业经理的专业基础既包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也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政策等专业基础知识。(二)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要素准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会计要素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会计要素准则侧重于对各会计基本要素的界定及其分类,以指导会计账户的设置。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财务职业经理专业基础

第一节 财务职业经理的专业基础

财务职业经理的专业基础既包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也包括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政策等专业基础知识。

一、财务管理的会计基础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的合理设定,主要是为了让会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时能进行正常的会计业务处理。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把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制在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从根本上确认会计信息系统是立足于微观、主要为微观经济服务的属性。

2.持续经营假设

该假设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

3.会计分期假设

该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

4.货币计量假设

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

(二)会计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准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会计要素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会计的基本要素也称为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最基本的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要素准则侧重于对各会计基本要素的界定及其分类,以指导会计账户的设置。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记录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而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要求。

二、筹资

公司需要现金以满足新投资的固定资产和营运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对大多数公司来说,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它们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减去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费用和偿还贷款)、纳税以及向股东支付股利的现金。如果公司内部产生的资金不足以维持现有资产和为所有新的、可创造价值的投资机会提供资金,公司就不得不以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形式从外部筹集额外的资金。因此,筹资是通过一定渠道、采取适当方式筹措资金的财务活动,它是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

(一)筹资分类

按资金使用期限长短分短期资金和中长期资金。其中短期资金的筹集方式有:发行短期债券、短期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等;中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长期债券、长期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其组合原则是将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期限搭配,用长期资金来满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的需要,用短期资金满足临时波动的流动资金需要。

按所筹资金的权益性质不同分为股权资本和负债资金。其中股权资本的筹集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等;负债资金的筹集方式有:发行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其组合原则是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

按所筹活动是否通过金融机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按资金取得方式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

(二)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信道,反映可供企业选择的资金来源渠道与供应量。筹资渠道的具体表现包括通过国家财政资金的投资来筹集和通过银行信贷来筹集。国家投资包括国家直接拨款、税前还贷、减免税款。国家投资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独资企业的资金来源。银行信贷资金是现在企业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三)筹资原则

1.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科学安排筹资时间

通过预算手段完成资金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测定,使资金的筹措量与需要量达到平衡,防止因筹资不足而影响生产经营或因筹资过剩而增加财务费用。确定筹资规模的方法主要是销售百分比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和实际预算法

2.合理组合筹资渠道和方式,降低资金成本

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求得资金来源的最优组合,以降低筹资的综合成本。

3.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筹资风险

在筹资过程中合理选择和优化筹资结构,做到长、短期资本,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规避和降低筹资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4.认真签订和执行筹资合同

在进行筹资成本、资本结构和投资效益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好筹资方案。筹资时间应与用资时间相衔接,而且要考虑资金市场的供应能力。在筹资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筹资者与出资者应按法定手续认真签订合同、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此后,必须按照企业筹资方案和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恰当支付出资人报酬,按期偿还借款,维护企业信誉。

(四)筹资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资金市场

资金市场又称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一切金融机构以存款货币等金融资产进行的交易均属于资金市场范畴。资金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金市场泛指一切金融性交易,包括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所有的以资本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狭义的资金市场则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一般意义上的资金市场是指狭义的资金市场。(www.xing528.com)

2.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又称金融工具,是指可以用来融通资金的工具,一般包括货币和信用工具。所谓信用,就是以他人的返还为目的,给予他人一段时间的财物支配权。通俗地讲,就是把财物借给别人使用一段时间,到期归还。金融资产是对于某种未来收入的一种债权,金融负债则是其对称。

金融资产有两种主要功能:首先,它提供一种手段,通过它,资金剩余者可以把它转移给能对这些资金做有利投资的人。其次,它提供一种手段,把风险从进行投资的人那边转移给这些投资提供资金的人。资金的供给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不经过有组织的资金市场来实现这种交易。如在信用活动中,借款人得到货币使用权,把借据开给货币出借者;债权人持有借据即债权证明,在归还期到来之前,则失去了货币使用权。

3.风险防范

资金筹集过程中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负债财务计划;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

总之,企业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作用及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又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投资

投资主体为获得未来预期收益,投入一定量财力、物力的经济行为,称为投资。企业投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不断投资,才有可能不断积累,扩大经营规模。

(一)投资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投资标志,投资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照投资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按照投资的方向,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二)投资的原则

企业的投资存在投资机遇上的选择性、投资空间上的分离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若不慎重从事,就会造成投资失败。因此,在投资前,就应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按照投资原则进行抉择。企业投资应坚持下列原则:符合投入产出原则;符合长远利益原则;符合安全性原则。

(三)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将评价投资项目时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评价指标,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另一类是动态评价指标,即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和内部收益率。在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时,一般以动态评价方法为主。在方案初选阶段,可采用静态评价方法。

(四)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

1.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时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投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一般分为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商业风险指由于经营环境、企业经营战略、经营决策的变化导致投资经济损失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经营风险。国家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与国家主权行为相关而无法为个人或企业行为左右的,导致投资经济损失的风险。国家风险主要表现为主权风险和政治风险。

2.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

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有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自留、风险集合和风险转移等。风险回避就是要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的条件和因素,在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或改变投资的流向。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实现及经济损失。风险自留是指对一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即在不影响投资者根本利益或大局利益的前提下承担这些风险。风险集合就是在大量同类风险发生的环境中,投资者联合行动以分散风险损失。风险转移就是投资者通过若干种技术和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四、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在公司理财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是企业用以维持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用流动资产的净额。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必须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预收款项、应交税金等。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是流动资产管理。

(一)现金管理

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公司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①支付的动机,即交易的动机,是指公司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支付要求而保持一定量的现金的需要。这是企业持有现金的主要动机。②预防的动机,是指企业为应付意外事件而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的需要。③投机的动机,是指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以备满足某种投机行为的现金需要。④其他动机。企业除了因以上三项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需要或者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原因而持有现金。

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现金的同时,节约使用资金,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基于公司持有现金的需要,公司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有许多方法可供确定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现金周转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和因素模式。公司提高现金收支日常管理效率的方法主要有:加速现金回收、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

(二)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功能主要是赊销,即公司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这样,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就被顾客占用了,由此发生了一定的应收账款成本。不过赊销可以给公司带来两大好处:增加公司的销售量和减少公司的存货。采取赊销方式就必然产生应收账款,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主要有三项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是指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本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则本企业将不给信用优惠,或只给较低的信用优惠。信用标准定得过高,会使销售减少并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信用标准定得过低,会增加坏账风险和收账费用。

当我们根据信用标准决定给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其中,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现金折扣是指企业给予客户在规定时期内提前付款能按销售额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的优惠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应收账款发生后,经理人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三)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据很大比重,但它又是一种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资产项目。对存货的管理重点在于提高存货效益和力求控制降低存货资金的比重两个方面。

存货成本主要包括存货的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部分。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的比重很大,做好存货资金定额的测算工作,有助于降低存货资金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提高存货资金的利用效率。测算存货资金定额的方法有定额日数法、比例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

存货资金定额确定之后,如何取得存货,管理存货,使存货在使用和周转过程中相关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这就是存货的控制。存货控制的方法主要有经济批量模型、陆续到货模型、商业折扣模型、存货ABC控制法、分级归口控制及适时性管理等。

五、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股利政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剩余股利政策,是以首先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为出发点的股利政策;②稳定股利额政策,是指以确定的现金股利分配额作为利润分配的首要目标优先予以考虑,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③固定股利率政策,要求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④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指企业除每年按一固定股利额向股东发放称为正常股利的现金股利外,还在企业盈利较高,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向股东发放高于一般年度的正常股利额的现金股利。

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①选择股利政策类型,确定是否发放股利;②确定股利支付率的高低;③确定股利支付形式,即确定合适的股利分配形式;④确定股利发放的日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