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首篇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国内首篇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额济纳旗与蒙古接壤的边界长达300多公里,居延海地区与“弱水走廊”,是河西走廊连接内蒙古与蒙古的唯一通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即在额旗境内的弱水之滨。其实,这篇报道的起源,是与居延海干涸和生态恶化问题无关的一次考古发现。

国内首篇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三、国内最早反映居延海生态恶化的报道

以下是1993年9月30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全面反映了居延海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把这篇报道的全文写进书稿,主要是想留一点真实的资料——

专家呼吁尽快遏制居延海地区生态继续恶化

新华社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绿洲额济纳绿洲生态严重恶化,目前弱水断流,湖泊干涸。专家呼吁,如不采取措施遏制生态继续恶化,额济纳绿洲(古代称居延海地区)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楼兰悲剧将在这里重演。

居延海绿洲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是由弱水的大小支流、湖泊滋润而生。考古发现,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在汉代以前,匈奴居延部在这一带生活,居延海名称由此而来。自汉以后,唐、西夏、元、明直至近代,居延海绿洲都是西北的军事经济要地。进入本世纪以来,居延故城、元代黑城、东圈城、红城子、破城子、马圈城等地的大量考古发现,引起世界瞩目。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王维在居延海地区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关于居延海地区的记载和文化遗产,要比楼兰丰富得多。

居延海所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面积11郾6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三个台湾省或海南岛。人口1郾5万,这些居民绝大多数集中在额济纳河下游的居延海地区和额济纳河两岸。其中二分之一居民集中在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莱呼布镇。其余地区大部分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极端干旱的戈壁荒漠。如不立即采取措施遏制生态继续恶化,额济纳绿洲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彻底毁灭。

古代居延海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面积比鄱阳湖还要大,这已被卫星遥感照片所证实。居延海地区的沙漠化并不是从今天开始。从地质角度来考察,这里古代是一个海湾,它与新疆塔里木和罗布泊的年代相仿。在居延海形成过程中,大湖的底部沉积了大量的沙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历过几次冰期和间冰期,在气候温暖时期,湖区植物大量繁殖,使地表形成了一层土壤。但这层表土一般不到一米,薄的地区仅二三十公分。这个地区年降雨量仅30~40毫米,蒸发量达四五千毫米,风速极大,很容易刮走表土,就地起沙,形成沙漠戈壁。汉代在居延海地区开始实行大规模屯垦,但后来垦区沙化严重,唐代汉居延城已经完全废弃了。唐代居延垦区不得不移至额河南岸,唐代在此建宁寇军城。元末,明朝军队屡攻黑城不下,最后修坝拦截弱水,导致古居延海完全干涸。改道后的弱水形成了两个新的湖泊嘎顺淖尔和苏古淖尔。解放前这两个湖水面尚有200平方公里左右。当时额济纳河中下游水量颇丰,可以通行木船。解放之初,额济纳中下游水量仍比较充沛。

居延绿洲戈壁滩上的唐代宁寇军城城墙遗址

1958年以后,在弱水的上游黑河修建了许多水库,将河水拦截。由于水资源上的问题以及大量流失和损耗,结果使额济纳河中下游的水量迅速减少,1985年额济纳河中下游开始断流。目前,绿洲上的大小河流、湖泊已完全干涸。位于弱水尾端的大湖嘎顺淖尔已完全干涸,较小的苏古淖尔也时有时无,近二十多年来已干涸了5次,目前湖面仅残存一二十平方公里。干涸的湖底上鱼骨累累,有在地方已经成了白茫茫的盐碱滩。

据景爱介绍,绿洲上的树木因干旱缺水而大面积死亡。近三十年来,森林减少了85万亩,其中包括最耐碱的胡杨减少了40余万亩,成片枯死的胡杨林在弱水两岸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绿洲上的草场因缺水而退化枯萎,原先可食的牧草有130种,而现在只剩下10余种。由于饲料不足,羊的个体重量,从解放初的25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0公斤。目前,额河中游的水库仅每年入秋以后向下游放水一次,放水后不久即结成冰。来年就靠这些冰雪化水后维持一年的人畜生活与生存。

额济纳旗与蒙古接壤的边界长达300多公里,居延海地区与“弱水走廊”,是河西走廊连接内蒙古与蒙古的唯一通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即在额旗境内的弱水之滨。专家认为,如果弱水完全断流,居延海地区成为我国的第二个罗布泊,不仅会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的严重变化,还有大批生态难民需要重新安置。从经济地理与军事上来说,如果11郾6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不毛之地,河西走廊失去北部的屏障和军事支撑点,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记者朱幼棣)

其实,这篇报道的起源,是与居延海干涸和生态恶化问题无关的一次考古发现。(www.xing528.com)

一个电话打来,我听出了国家文物局考古学家景爱的声音。他不久前从额济纳旗野外考察归来。他说写了一篇论文,看看能不能编发一条新闻。其要点是,嘎顺淖尔和苏泊淖尔这两个湖泊并不是古延海,现在称它为居延海是不对的。他考察了绿洲的东部地区,那里有个干涸了的湖盆,那是古居延泽的遗址。在古湖泊南部戈壁滩上,还有古城及水渠的遗迹

这纯学术的发现属于地史范围,可以编成一条新闻。但考证的现实意义有限——居延海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如果把黑河—弱水的终点湖命名为居延海的话,不管是古居延泽、汉唐时期的居延海,还是明清以后形成的新湖泊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都可称为居延海。

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西北大湖今天的命运。

景爱来到了新华社我的办公室,带来了论文的初稿。我详细地向他了解了额济纳绿洲,和现在称为东、西居延海的苏古诺尔、嘎顺诺尔,及古居延泽的情况。因为明朝政府放弃了居延绿洲,退缩到嘉峪关以内,那里重又成了牧场,居延海因此有了蒙古的名字,就像青海湖又称为“库库诺尔”一样。景爱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居延海的“游移”画出了轨迹,特别是绿洲汉、唐时期古垦区的遗址范围。

他在稿纸上画出了三个湖泊,和旗政府所在达莱呼布镇的方位草图。我问他这几个湖的情况,他说西居延海前些年已经无水了,东居延海还有一小片水面,大约还有一二十平方公里。他去年秋天到了东居延海湖边。

辽远干涸的湖盆和最后一片小小的水面,在我的脑际画出了巨大的问号。

当时我还未到过居延海地区。责任、正义和良心,竟使我不能成眠,如芒在背,不能不呼喊。我自己找了大量相关资料,细细研读分析,写出了上述报道。文中历史和背景交代得很多。我想尽量写得浅显一些,强调其地理区位的重要和生态问题的严峻

额济纳在历史上地名多变,居延海与黑河亦如此。因清代这一片地方由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居住,解放后行政区域也几经变动,现属内蒙古自治区,通用蒙族的称词,比如阿拉善盟的首府清代叫定远营,现名为巴彦浩特。居延海、居延绿洲、弱水等名称已经完全从地图上消失。我在这篇报道上用汉地名称,也是为了强调历史演变与沿革。

文中的“专家”就是本人。新闻要强调出处,记者不便站出来直接说话,只好借用一个第三人,这是新闻写作的“规矩”,于是就含糊其辞地用了个“专家呼吁”。这最先关于黑河断流和生态恶化问题的报道,实际上开启了黑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大门。

至今感到迷惑不解的是,黑河水被层层拦截,下游的断流,居延海的干涸,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应该是水利部门。他们既没有采取补救行动,也未向社会披露,也没有向中央报告,如同今天干涸的罗布泊,好像与他们无关——不仅仅是额济纳旗,黑河也是阿拉善盟唯一一条河流,也许,“水利”到河湖彻底无水,也就没有工程师们什么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