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
《新唐书·礼乐五》记载:“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宋代既把诸葛亮作为忠臣来祭祀(赐英惠庙加“仁济”),同时仍然把诸葛亮作为名将来祭祀,其地位仅次于独居首位的张良,还是和孙武、韩信、李靖等平起平坐。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www.xing528.com)
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说出“诸葛亮不知兵”,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地位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诞生后,三国演义故事在古代民间颇为流行。作者对诸葛亮进行了神化,诸葛亮被赋予了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为避免演义小说的巨大影响,故而此后的情况不列。
一、从才智上来说,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即现在的热气球),木牛流马(手推车),诸葛弩,八阵图,可谓是发明家,这在当时来说是无人能敌的。
二、从治国能力方面来说,诸葛亮从来不为了个人私利滥用职权,他定的法律连他的儿子、侄子和最亲近的朋友犯了法也一样惩罚。诸葛亮信奉申韩法术,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不论何人犯法,都严惩不贷。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所败,亮流涕将其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诸葛亮治蜀很严,这种严是严明,不是严酷。所以他处罚别人,被罚的人没有什么怨言。比如李严就是“虽死无怨”。严而明,是他让大家信服的原因。严而明之后便是诚而信,他对人有一定的信任,但是如果出了问题,他一定严加惩罚,决不宽待。
三、诸葛亮坚持与孙吴的联盟,争夺兵家争地荆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成功的进入蜀地,保证自己不被敌人消灭,并跟其他两国形成了三国鼎力的局面,从这一结果上说,说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并不为过。
综上所述,诸葛亮被后人称赞,绝非是空穴来风,民间也不只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对诸葛亮做出如此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