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地 势
【原文】
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1),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狭,蔓衍相属(2),此车骑之地;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浅土平,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枪矛之地也。
【注释】
(1)大川:指平原。
(2)蔓衍相属:属,连缀。蔓衍,指互相交错相连。比喻广延伸展,相连不断。
【译文】
地形与地势,是行军作战时的辅助条件。不能准确把握战场的地形、地势就能取得胜利,是从来没有过的。山地、丛林与平原、丘陵,是适合于步兵作战的地理条件。山高路狭、广延相连,是适合于战车骑兵作战的地形、地势;靠着山并挨着河流,树木高大、山谷深幽,是适合弓箭手作战的地形、地势;草浅地平,可以自由进退的地方,是适合长戟军作战的地形、地势;芦苇丛生,竹林树木交错的地方,是适合长枪长矛军作战的地形、地势。(www.xing528.com)
【心得】
诸葛亮在此提出将领应利用地理优势,为我所用。山地、丛林、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势,各有不同的优势,必须制定不同的作战方案和作战计划。孙子也曾说过“地形者,兵之助也”,行军打仗如果能“知天知地”,则“胜乃可全”。
他还把地形分为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这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是将领的重大责任,不能不认真考查。
善于运用地形,往往对军队作战有莫大帮助。东汉末年,羌人经常骚扰边境,陇西太守马援受命平定塞外诸羌。各部落羌人间知马援到来,便用辎重、树木堵塞通道,企图据险顽抗到底。马援对陇西的地形了如指掌,如今羌人占据有利地形,人数又多,如果硬攻,绝对会吃大亏。于是,他一面命令少部分兵力在正面进行佯攻,以吸引羌人的注意力;一面亲率主力部队在当地汉人向导的指引下,巧妙地利用山谷中的小道作掩护,悄悄地迂回到羌人的大本营后面,然后突然发起进攻。羌人慌忙应战,狼狈逃窜。但羌人对地形更加熟悉,他们迅速重新集结,利用地险山高的有利条件,与马援形成了僵持的局面。马援也并不急于进攻,便在山下扎营驻寨。到了夜晚,马援利用夜幕作掩护,亲率领数百名精锐骑兵,从山后绕到羌人的营地放火,山下的部队又趁机擂鼓呐喊。羌人不知虚实,乱作一团,马援立刻挥军冲杀,大获全胜。此后不久,马援又在氐道县彻底击退羌人,从此陇西就安定下来了。
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率兵去收复被伪齐所占领的襄阳、邓州等地。襄阳左临襄江,凭险可守;襄阳右面是一马平川的旷野,正是适合拼杀的战场。驻守襄阳的伪齐守将李成有勇无谋,派骑兵于襄江边上布防,步兵反而驻扎在空旷的平地上。岳飞在充分了解李成的军事布防情况后,就有了破敌之计。他命令部将王贵:“江边乱石林立,道路狭窄,正是步兵的用武之地,你可利用江边的地形,率领步兵,用长枪攻击李成的骑兵。”然后又命令牛皋:“你率领骑兵攻击李成布阵于旷野的步兵,只许胜、不许败。”双方交战后,王贵率领的长枪步兵迅速冲进李成在岸边的骑兵队伍中,长枪刺向了一匹匹战马的腹部,战马应枪而倒,李成的骑兵队很快便失去了战斗力。猛将牛皋继而率领铁骑军迅速冲杀李成的步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的步兵纷纷命丧铁蹄之下,剎那间李成的步兵队伍也全线崩溃。李成最终只得弃城而去,让岳飞收复了襄阳。
马援之平诸羌、岳飞之破襄阳,都是发挥地形优势而大获全胜的典范。在军事上,不同的地势有不同的优势,地势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之一。除了占据有利的地形外,更为关键的是为将者能够准确地判断敌情,以便做出正确的策略对敌。在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时,对天时、地利情况要有全盘地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