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生教育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的知识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998年,学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九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组织和倡导学生班、党校、团校、马列学习小组、党课学习小组以及学生社团等开展学习和讨论活动,把学习活动逐步推向深入。1999年4月20日,学校派学生代表参加了全省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经验交流大会,与各兄弟单位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开展。
2001年,结合纪念建党80周年,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开展了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生党团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组织全校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全国党史知识竞赛,开展了学生爱党主题演讲赛、党建知识竞赛。
2002年9月,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月17日,为贯彻落实省高校第十一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决定要认真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占领网络阵地。会上,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学工部、宣传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社科部和各系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合校升本”后,学校主动适应本科办学要求,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发挥系部学生班团组织的作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教育学生联系当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特别是结合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的形势,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争做新形势下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开展了“时代与我”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的理想、奋斗、成才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3年,各系部成立了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学校召开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心得交流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充分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增强学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2004年11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学校召开了咸阳师范学院首届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制定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队伍建设、全员育人、实施步骤、奖惩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会上,把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主题之一,在总结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对下一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指出今后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以育人为根本,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5年,根据团省委的安排部署,为增强广大团干部和团员的团员意识,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工作,团委在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2006年,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文明诚信的大学生。
2007年,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结合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验收,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了树立和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以高昂的政治热情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十七大召开后,党委及时做出安排部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活动,号召学生积极领会党的指导思想和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立志成才。11月,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前夕,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树优良学风,做四有新人”万人签名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学校的评建工作中,创建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学习,争做得分手,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多作贡献。
(二)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结合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才。
1998年,学校通过延安精神和抗洪精神教育,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崇高理想。
1999年5月8日凌晨,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造成我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5月9日,学校召开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及时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国驻南使馆进行导弹袭击的通报》,传达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以及省市公安机关关于组织引导好抗议活动的通知,并组织全校师生员工收看胡锦涛同志的重要电视讲话,在师生员工中开展了有序的抗议活动。广大师生表示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5月9日,校团委和学生会派代表参加了由团市委和市学联组织的“咸阳市各界青年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座谈声讨会”。5月10日,团委、学生会发出抗议书,表示坚决支持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谴责。
1999年9月,团委牵头举办了“庆国庆、迎新生、祖国在我心中”歌咏比赛,热烈庆祝建国50周年,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充分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5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讴歌社会主义祖国,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奋进,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00年,结合深入揭批“法轮功”的斗争,开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以及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揭批“法轮功”活动,结合“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组织全校团员青年开展声势浩大的“校园拒绝邪教”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参观展览、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志愿签名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法轮功”伪科学的反动本质,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对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言行的揭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教育学生自觉奉献,为民族振兴和祖国强大而奋斗。结合悉尼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的佳绩和国庆51周年建设成就宣传,既加强爱国教育,又充分强调自我奋斗和成才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合校升本”后,学校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爱国主义选修课,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003年,学校结合抗击“非典”活动,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心灵深处筑起抗击“非典”、热爱生命的防线,通过宣传“抗非”先进典型和众志成城的“抗非”精神,教育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三)道德品质教育
自1998年以来,学校以学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主义荣辱观等为重点,积极在学生中开展文明修身、勇于奉献、文明诚信、弘扬民族精神等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998年,学工部、团委在学生中开展了“争做文明使者”活动,号召学生在校园内外倡导和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严格自律,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严禁赌博、酗酒、观看黄色录像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002年,学校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先后开展“青年志愿者”“文明修身”“塑造新师院大学生形象”等活动,强化学生道德养成的实践环节,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003年,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文明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在全校学生中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开展“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的作用,加大校园文明的检查力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了“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大学生”评比活动。举行了全校性的“创建文明校园大学生文明承诺”千人签名、“爱我师院,争做文明使者”专题演讲赛、校园环境维护行动等大型活动。各系部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学生结合本系部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学校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15个“文明班级”、40个“文明宿舍”、100名“文明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
2006年3月,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咸阳市“三创”清扫文林路、到有关单位开展献爱心活动,加强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教育。同年,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为契机,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以“知荣辱,求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广大学生以班级和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了讨论、征文、演讲赛等活动。通过教育,使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八荣八耻,人人须知》等歌曲在学生中广泛传唱。
2007年,在全校团员青年中积极开展“迎评估,促和谐,我为学校作贡献”主题活动,开展了“促学风建设,迎本科评估”主题教育活动、“我为迎评进一言”活动、“树文明新风,为学校添彩”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在校园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奉献爱心教育活动,学习和贯彻学校关于迎评工作的各种措施,带动和促进团员青年道德素质和学风建设不断提高,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为学校评建工作作贡献。
学校还利用特殊节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社会公益、扶贫捐款捐物等活动,加强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教育。每年邀请咸阳地区优秀教师、知名校友来校为学生作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向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学习等活动,加强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培训,教育学生养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
(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为了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敬业精神强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在“合校升本”以前,学校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与奖惩等工作,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重视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严格辅导员例会制度,重视抓政治学习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加强辅导员业务考核评比,通过落实津贴、采取激励措施等认真考评,使学生工作落到实处。2000年9月,学校制定了《学生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建设。
“合校升本”后,学校党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促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职业化建设。2003年1月,党委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管理暂行办法》,对辅导员的基本条件、工作职责、配备选拔和管理、考核、待遇与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合理配置、优化结构、精干高效、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按学生人数每300人配备一名专职政治辅导员,学生人数超过300人而不足600人的系可再配备1名兼职辅导员;政治辅导员的聘用,可面向来校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或本校具有学生工作经验的管理干部实行公开招聘,由学工部会同各系党总支酝酿推荐具体人选,组织部进行资格审查,经学校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各系正式聘任,并报组织部、学工部、人事处备案。专职政治辅导员的聘任期为三年,兼职辅导员聘期应不少于一年;政治辅导员作为政工干部,归口党委组织部管理,受学工部指导和系党总支的领导。
2003年9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作用,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学校制定下发了《咸阳师范学院学生班主任管理暂行办法》,对班主任的基本条件、工作职责、基本要求、聘任与管理、考核、待遇与奖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6年9月,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学校对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思路与措施,制定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学生辅导员考核实施细则》和《咸阳师范学院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
在《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学校对辅导员身份做了进一步明确,提出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辅导员队伍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素质高的要求,选聘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以稳定为基础,以职业化、专家化为方向。辅导员实行学校和系部双重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与系部共同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系部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作用,规定不再设兼职辅导员,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
根据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是重视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定期开展调查和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三是认真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四是注重运用各种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五是按时完成学校、系(部)安排的其他有关工作。同时,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的聘任坚持“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每年在校内外选拔一定数量特别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担任学生辅导员,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逐步达到教育部的1∶200的比例要求。辅导员实行聘任制,一般聘期三年,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颁发聘书。辅导员聘任期满后,根据其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可以续聘。辅导员在工作期间除享受教师的课时津贴、岗位津贴外,同时享受辅导员特殊补贴。学校把辅导员作为处级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对聘期届满且届末考核优秀者,及时向校内管理岗位选派或地方组织部门推荐。
学校重视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国内外业务进修和学历提高等。每年暑假期间,学工部、组织部、人事处联合对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学生工作技能辅导等。2004年以来,分别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了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计算机技能、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培训。2006年,经学校选拔推荐,1名优秀辅导员参加了全国辅导员培训班学习。2007年,学校推荐了2名辅导员分别参加陕西省辅导员培训基地——延安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培训。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按照《咸阳师范学院学生辅导员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学校成立辅导员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辅导员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工作。考核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学工部部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工部、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团委的负责人以及各系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工部,办公室主任由学工部部长兼任,具体负责辅导员的考核。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状况、履职情况、所主管班级学生工作实绩、自身政治学习及业务提高和理论研究情况。辅导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辅导员考核结果作为本人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对考评优秀的辅导员,学校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综合表现特别优秀的辅导员,由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表彰奖励。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辅导员,按《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干部管理办法》和《咸阳师范学院科级干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组织部门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确定其相应级别干部待遇。具体规定为: 1.本科毕业后工作满三年,从事辅导员工作,年度考核获一次以上优秀的或本科毕业后工作满四年,从事辅导员工作,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的;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一年,从事辅导员工作,且当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两年,从事辅导员工作,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的,经党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聘期内可享受副科级待遇;2.享受副科级待遇满两年,且任期内有一年以上考核为优秀的或享受副科级待遇满三年,且任期内考核均为合格的,经党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聘期内可享受正科级待遇;3.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满十年且已享受正科级待遇满三年,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任期内有两年考核为优秀,且获得省委教育工委及以上表彰的“优秀辅导员”,党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经党委批准,聘期内可享受副处级待遇;4.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满十五年且已享受副处级待遇满五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作出突出贡献,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党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经党委批准,聘期内可享受正处级待遇。特别优秀的辅导员,可破格提拔。破格提拔条件参照学校处科级干部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件执行。
2006年10月,按照新的辅导员聘任办法,学工部对全校现任辅导员进行了重新聘任。2007年7月,由学工部、组织部、人事处共同负责,从兄弟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中选拔了6名专职辅导员,标志着学校辅导员队伍配备的规格与层次不断提升。
班主任队伍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10月,为加强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下发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根据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凸现了新时期加强班主任工作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与职责,对班主任配备与选聘、管理与考核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实施办法》规定:班主任实行学校和系部双重管理,以系部为主。党委学工部是班主任管理的职能部门。班主任的职责是:第一,在系党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公德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第二,负责本班学生骨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班级学生的综合测评以及评优、奖罚等工作。第三,加强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指导学生搞好业务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关心困难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指导。第五,完成系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学校坚持为每个学生班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为兼职,一般聘期两年。担任班主任的人选从各系专任教师、社科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各系部党政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干部中产生。担任班主任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实施办法》规定全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教书育人应尽的责任,积极主动地承担这一光荣任务。新聘任的青年教师担任所在系部的学生班主任工作。学校每学年要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给班主任津贴。同时设立“优秀班主任称号”,定期对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
2007年10月14日,为加强班主任工作队伍建设,搞好迎接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工作,发挥教师在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学校专门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党委副书记王国良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待遇等作了进一步明确和规定,并就做好评建工作、加强学风建设作了安排部署。
二、学生入学教育与军训工作(www.xing528.com)
(一)学生入学教育
搞好入学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成才观的基础。学校每年把入学教育作为重要事项来抓,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形势政策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等。
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新生清醒地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刻苦学习,报效祖国。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转变观念,努力实践,增强竞争意识,自觉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树立“上师范,爱师范”的专业思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作贡献的远大志向。通过校规校纪教育,使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提高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客观环境新变化,搞好人生设计与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专业思想教育
作为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师范类院校,学校把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合校升本”以后,学校每年9月份利用新生入学时段,采用分部门集中宣讲、系部大会教育、班级学习等方式,对学生系统讲解学校发展概况、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专业素质要求和专业出路等,教育学生热爱本专业,学好本专业,用好本专业。引导和教育师范类专业学生打好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专业基础,树立上师范、爱师范的思想观念,练好基本功,立志成才,为基础教育争作贡献。教育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树立热爱本专业、学好真本领的良好意识,结合社会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多作贡献。
从2002年开始,学校在专业思想教育中加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设计等内容,教育和引导新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2007年9月,学校在新生军训结束后,集中三天时间进行专门的入学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校情系貌介绍、专业思想教育及专业特点介绍、职业规划设计、校纪校规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增强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2.校纪校规教育
每学年度初,学校向新生下发《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手册》,引导新生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制度。在军训期间组织2至3次集中教育,由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新生讲解学校在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安全教育等知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为了强化校纪校规教育效果,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学工部、学生处每年9月在新生中开展校纪校规知识学习和竞赛活动。各系部在组织本系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的基础上,选拔学生代表参加全校新生校纪校规知识竞赛,校纪校规知识竞赛由学工部、学生处进行总结评比,对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军政训练与国防教育
1.军训概况
学校从1987年开始,借鉴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军事训练的优良作风,在学生中开展军政训练。“合校升本”后,党委高度重视新生军政训练工作,在搞好队列条令、内务条令和纪律条令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军事时事与国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风貌和学习习惯,把军政训练与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相结合,为实现办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6年9月,学校制定下发了《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军事训练管理规定》,指出,开展学生军训是贯彻《兵役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的法律行为,是党和国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高校学生就学期间履行兵役义务的基本形式,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兵役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为依据,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围绕国家人才培养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学生军训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了解基本军事知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为了搞好军训工作,学校成立军训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学工部、学生处、保卫处(武装部)、教务处、后勤处、后勤集团、团委、各系部负责人组成。军训领导小组主要督促检查学生军训工作的准备、实施和总结表彰等工作,协调处理学生军训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学校规定,军训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军训成绩归入学生档案,无故不参加军训或军训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军训期间,军训办公室(设在学工部)编印《军训简报》,向全校师生通报军训情况,宣传军训期间的好人好事、军训心得等,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军训,接受教育和锻炼。
1998年至2005年,新生军训任务由西安陆军学院承担。2005年至2007年,新生军训任务由空军工程大学承担。
2.国防教育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与要求,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将加强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军训期间的一项主要内容。除承训的官兵在军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之外,2000年以后,学校每年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会,邀请部队高级教员来校为学生开展国防知识教育。2005-2006年,学校聘请空军工程大学的高级教官为学生做军事时事报告,内容涉及国防常识、军事知识以及诸如台海形势等国内国际热点问题等,受到学生的欢迎。国防教育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生公民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一)学生文明诚信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诚信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学校坚持把学生文明诚信教育作为日常工作来抓。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诚信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明辨是非,做健康文明的大学生。结合师范生职业素质教育,在师范生中开展了文明修身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鞭策自己,做文明诚信的大学生。
学校把学生文明诚信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与考风建设相结合,通过学习会、座谈会、倡议书、温馨提示等方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文明诚信意识,革除校园不文明行为,强化学风与考风。学校通过诚信承诺签名、征文比赛、演讲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每到考试前,教务处和各系部都要通过标语宣传、分年级集中教育动员、发布考试诚信倡议书、举行诚信考试签名等活动,营造严肃考纪、诚信做人的良好氛围。学校成立考风考纪巡视检查组,由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行政负责人组成,对学校的考风考纪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教务处编印《考试简报》,随时就考试情况进行通报。对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严肃处理。2004-2006年,全校学生因违纪受到处分的共104人,其中2004年36人,2005年40人,2006年减少为28人,学生违纪率逐年下降。
自2000年开始,学校在学生中成立文明督察队,坚持课余轮流值班制度,纠正和检查校园不文明行为,有力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2006年,学校对学生文明纠察队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由学工部、团委教师轮流带队,对校园不文明行为加强监督检查。从2005年起,学工部、学生处、团委每学期都适时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引导学生诚信考试、文明着装,文明修身,诚信做人。
(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围绕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这一目标,立足古都咸阳,搭建以传承秦汉文化传统、彰显西部老区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平台,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实施“文化工程”,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德行和综合素质、具有师者风范的文化传承者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的地理优势,弘扬秦汉文化精神,用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成果教育和熏陶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从1995年起,在学生中开设了《咸阳地方史》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咸阳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征,传承优秀的秦汉文化精神。利用报告会、校园网、校内广播、校报等媒体,加大秦汉文化研究成果的宣传。在校外,利用茂陵、乾陵、阳陵、咸阳市博物馆等,设立秦汉文化研究基地,把咸阳历史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益素材。
自2000年起,在学生中开设了美育教育,增强学校人文科学活动氛围,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004年,学校党委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在校园实施“文化工程”。校园文化工程以弘扬人文精神为主线,以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文明校园”建设为载体,以学生社团活动和教师联系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大气大度,文明诚信,和睦包容,和谐统一,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
学校每年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社会名流来校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教育、学术、文化、经济、艺术等各个方面。自2004年起,学校将人文素质类讲座正式命名为“师院大讲堂”,先后邀请屈应超、李学勤、陈忠实、贾平凹、肖云儒、王淑兰、谢扬举、张新科、王向荣、张立勇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专家以及地方政界领导等作客“师院大讲堂”,为学生作专题讲座20余场,以此引领地方文化风尚,彰显多元文化的特征,开阔学生的眼界。各教学系部也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多方邀请校外专家教授为本系学生做报告,活跃了学术氛围,强化了人文精神的培养。2004-2007年,全校共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报告111场。
2006年10月,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以“点燃读书激情,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大型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旨在引导和激励学生以读书为风尚,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学校领导、各系部主要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近万名学生参加了读书节的启动仪式和签名活动。读书节期间开展了名著阅读、诗文朗诵、读后感征文大赛等活动。读书节在校园掀起了人人读书、个个博学的热潮,广大学生通过开展读书研讨交流会、撰写读书笔记与读后感、主题征文、演讲赛等形式,丰富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三)职业道德教育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始终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师范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道德操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基础教育事业。学校把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在每年新生进校开展的专业思想教育中,强化师德师品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练好基本功,而且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师范生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观念。自1990年以来,学校有效利用劳动教育课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面向基层、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的思想品质。通过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优良作风。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思想道德修养。2007年,围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全校师范生中开展了以普通话、计算机操作、基本实验、外语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基本技能大赛活动,使广大学生在苦练基本功的过程中体会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提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再认识。
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制度与机构建设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从1998年起,学校注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设在校医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学工部设立“学生接待日”,定期为学生答疑解惑,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2002年,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在社科部(政法系)。2004年教育科学系成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中心挂靠教育科学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由学工部牵头,教育科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专任教师承担教育与咨询的具体工作。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精神,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的实施办法》。2007年,学校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细则》。全校上下关注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在校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和调适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便于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以健康的心态投身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效
“合校升本”后,学校强化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开设心理咨询日,每周四晚上由教育科学系心理学专任教师轮流为有心理压力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二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以讲座的形式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适辅导。2004年以后,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前瞻性,通过外聘专家和校内心理学专家的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和专题讲座,面向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先后邀请陕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王淑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欧阳仑教授,陕西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力闻等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女教师心理健康、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等报告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如姬建锋教授、冯霞教授、李峰教授、李尊贤副教授等先后为各系学生举办过“积极进行自我完善、塑造成功个性”“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大学生应对挫折心理及其调适”等讲座。此外,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中,广泛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卫生与保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教育科学系每周设立“接待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三是加强学生管理干部尤其是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疾患的预防能力,拓展他们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水平。2004年,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对全校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培训,聘请西安兄弟院校的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对辅导员进行辅导,提高了学生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认识水平与工作能力。
2007年6月,由学工部、教育科学系牵头,在全校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集中时间与地点,由学校心理学专任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邀请原“长安夜话”节目主持人、陕西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力闻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