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改革及成效
2002年以来,学校按照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渠道,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使学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干部制度改革
2002年6月,在摸清原两校干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校党委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聘任暂行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干部换岗交流实施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提拔任用干部进行廉政鉴定工作的规定》《咸阳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推行干部制度改革。在干部制度改革中,坚持党管干部、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旨在建立能上能下、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在干部任用上采取了选任、聘任和竞争上岗三种形式。在干部管理上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试用期制、任前公示制和提前离岗制度。学校首次干部制度改革,在稳定原两校干部队伍的前提下,对两校原有干部进行了较大调整,新提拔正副处级干部49名,对23名现职干部进行了换岗交流,6名干部通过竞聘上岗走上领导岗位。聘任的处级干部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7人,占46.9%;具有本科学历的51人,占64.6%,硕士研究生9人,占11.4%。另外,还有3名在读博士生。2002年9月,按照“公布岗位、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学校进行了科级干部的聘任。10月初,校党委、行政分别与校内各处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单位目标责任书》,标志着学校干部管理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使干部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以目标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对推动学校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5年6-9月,根据学校干部队伍现状,校党委先后修订、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干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科级领导干部聘任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工作暂行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级干部换岗交流工作实施办法》《咸阳师范学院科级干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非领导职务处科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处科级干部考核办法》等干部管理制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完成了全校169名处科级干部的考核换届工作。首次面向社会公开聘任附属中学校长1名。
通过干部制度改革,使干部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用人机制日益灵活,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人事制度改革
随着两校的实质性合并,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摆上了学校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实现合校后学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对原咸阳教育学院教职工进行了合理分流。与此同时,根据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积极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
(一)定编定岗定责
根据省教育厅下达学校的人员编制,学校于2002年8月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编制管理方案》,结合学校处科级机构设置情况,核定了全校各单位、各部门人员编制。同时,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二)实行全员聘用制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陕西省高等学校聘用合同制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学校于2002年10月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全员聘用制暂行办法》《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工作人员提前离岗的暂行规定》《咸阳师范学院工作人员退休年龄的暂行规定》《咸阳师范学院待聘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聘约管理”的原则,在校内实行全员聘用制。在学校下达各单位的编制范围内,由各单位、各部门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岗位、条件和职责,实行公开招聘。教职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岗位,自愿报名,用人单位择优聘用。本次全员聘用共公布岗位601个,实际聘用岗位567个。有37人提前离岗,14人待聘并首次进入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全员聘用制的实行,是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5年9月,学校顺利完成了第二次全员聘用工作。(www.xing528.com)
(三)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岗位需要与编制计划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国家和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于2003年9月正式出台《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在附属中学推行人事代理制度。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行,一方面扩大了附属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用人自主权,另一方面解决了附属中学对教师的需求与学校总体编制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附属中学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9月,学校又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在后勤服务集团推行人事代理制。
三、分配制度改革
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全体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和学校稳定团结的大局。2002年,学校首届领导班子组建后,针对两校合并的具体实际,广泛开展分配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一是认真贯彻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二是借鉴吸收兄弟院校的经验,在广泛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2002年12月一届一次“双代会”讨论通过,学校于2003年1月17日正式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院内津贴分配暂行办法》,提出建立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按照“优化结构、按需设岗、按岗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完善“按岗付酬”的分配体系。分配制度改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责酬一致”的原则。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质量高低、贡献大小挂钩,拉开差距,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本次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根据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要求,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挖掘教学、管理资源潜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具体津贴分配方案内容包括:(1)教学系列津贴,包括基本课时津贴(占70%),教学质量津贴(占15%),学术水平津贴(占10%),综合考核津贴(含班主任津贴,占5%)。(2)教辅人员津贴(其中基本岗位津贴占80%,综合考核津贴占20%)。(3)管理岗位津贴。(4)单项奖励津贴,包括教学成果津贴、科研成果津贴、学术论文津贴、学术著作津贴、教学科研立项津贴、文学艺术奖项津贴、竞赛津贴。同时对津贴分配的办法、程序、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次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是一次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改革实践。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2004年初,学校对原津贴分配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出了“优化结构、按需设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总额包干、分级管理、严格考核、优劳优酬”和“向教师倾斜、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的三条基本原则。这次津贴分配办法的调整,其中心内容是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单位在分配管理中的自主权,学校将年度津贴总额划拨各单位,由各基层单位根据教职工年度考核结果及工作业绩进行二次分配。
四、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要求,学校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拓宽服务项目、完善承包管理、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使后勤服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逐步走社会化服务的轨道。以完善承包制为重点,在伙食管理、水电管理、车辆管理、电话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于2002年全面进行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将原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原咸阳教育学院总务处的行政职能和人员进行了合并和分解,成立了“咸阳师范学院后勤处”和“咸阳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明确界定了后勤处的管理职能和后勤服务集团的服务职能,后勤处为甲方,后勤服务集团为乙方,甲乙双方建立平等的合同契约关系,保证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从管理体制上为后勤社会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3年1月20日,学校党政联合印发了《咸阳师范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为宗旨,按照有利于提高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原则,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大胆实践,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提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特点及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在保证后勤改革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组建由市场经济驱动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后勤服务集团,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的后勤服务按企业化运行,建立起资本多元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后勤企业组织体系、产业结构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同时,该方案还就后勤改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施步骤、政策扶持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后来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学校后勤处和后勤集团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从2006年开始,学校后勤处代表学校每年与后勤服务集团签订《咸阳师范学院后勤服务总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职责,实行契约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后勤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