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调查研究问题
(一)调研问题的形成和选择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常用、常见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领导行为。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调查研究就是解答和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1]但是,对于某个领导者来说,并不是什么科学性的问题都可以去调查研究的。调查研究的问题是从一大堆科学性的问题中根据实际需要和轻重缓急选择出来的。调查研究问题的形成和选择是进行调研活动的重要阶段。那些富有远见的领导者,都极为重视调研问题的形成和选择,甚至把它提到战略地位上来。
形成和选择有价值的调研问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不可能规定一个刻板的模式。它需要领导者有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分析识别能力。但是,确认问题存在,或发现事物在自己发展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一般来说,还是有下述几种途径或形式可供借鉴的:
1.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
2.从领导活动实践中发现的调研问题;
3.在民主讨论中提出的调研问题;
4.从各种意外偶发事件中产生的调研问题;
5.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揭露矛盾而找出的调研问题;
6.在咨询专家的意见或建议下接受的调研问题;
7.从社会思潮的变化中感受到的调研问题。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争取主动权,开创工作新局面,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自觉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践证明,调研问题选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调研成果;反之,调研问题选不准,往往会使调研工作受到影响,甚至半途而废,导致无效劳动。所以,调研问题选择得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调研成果大小和调研工作成败的关键。选准了一个调研问题,等于选定了成功之路的开端。一个领导者调研功夫如何,首先就表现在他选择调研问题的水平上。
(二)明确调研问题的原则
在领导活动实践中,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但是,一个领导者的调研活动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什么问题都来一番调查研究。这样,应当调查什么问题,不必调查什么问题,先调查什么问题,后调查什么问题,在选择和确定时就应当遵循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选择调查研究问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它规定了调研问题首先要满足组织的需要和领导工作自身的要求。也就是说,调研问题必须面向实际,按需要选择。所谓实际,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实际,二是领导工作自身状况的实际。就社会实际来说,它包括经济方面的生产实际和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非生产实际两个方面。对于领导者来说,首先要从社会的生产和需要出发,明确自己的调研问题。领导工作实践表明,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调研问题,常常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尽可能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到领导活动实践中去,反映并服务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只有解决实际问题,才可能避免陷入教条主义,才可能实施科学领导。(www.xing528.com)
2.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调研问题必须具有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不是凭空设想。明确调研问题时遵循科学性原则,就保证了调研方向和路线正确无误,保证调研工作必有收获。但是,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认识不总是统一的,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分歧。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可以指导领导工作实践;有人则认为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根本不应作为科学问题来调查研究。同时,对于与这类问题有关的事实,由于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功能的差异,也往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加强理论修养,坚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不断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3.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是调查研究的灵魂,也是明确调查研究问题应当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具有创造性的调研问题,应是别人没有认识到的,或者认识到了还没有提出来进行调查研究的,或者是别人没有解决、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因而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创新性的调研问题所取得的成果,在决策研究中表现为新发现、新情况、新方案、新见解;在工作指导上表现为新典型、新经验、新措施、新办法。所以,创造性原则体现了进行科学调查研究的价值原则,即能够保证预期的调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根据这一原则,领导者在明确、选择调研问题时,应考虑它是否具有重大发现的可能性或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考虑是否有成为新见解、新典型、新经验等的依据的可能性。
4.可能性原则
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总要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的种种限制,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如果时代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具备,不管某个调研问题多么重要,多么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那也不能成功。所以,领导者明确调研问题时,需要满足可能性原则。这就是说,要依据实际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选择自己的调研问题。这种考虑可能性原则的做法,对于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领导者来说,意义更大。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领导者一开始就选择一个很可能出成绩的问题来调查研究,对于了解情况,适应工作,开创新局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出师不利则可能对以后的领导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很容易使领导者失去信心,造成被动。因此,这就要求新上任者做到“知己知彼”,不但要弄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还要分析客观条件和环境哪些对自己有利、哪些对自己不利,要搞清楚社会需要我们干什么、允许我们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利用有利条件,明确和选择基本符合自身领导活动情况的调研问题。
(三)明确调研问题的技巧
领导者在明确调研问题时,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必须掌握。
1.正确地提出问题
当领导者面临社会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把表面的局部情况同整个复杂系统联系起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以求从总体上、本质上深入理解和把握问题的症结。不仅要考虑下属、舆论界或有关部门的意见,还应考虑:采取的行动会对整个领导活动产生什么影响?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民意调查所显示的趋势是什么?专家们关于未来社会发展作了什么预测?本组织的对策是什么?等等。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领导者,能透过某些社会问题的表面现象,通过一系列深入的提问而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和目标。
2.注意确认问题时的观点
在确认调查研究问题时,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即指导思想。这种观点影响着处理问题的方式。正确的观点会帮助人澄清问题,错误的观点则会把人引向歧途。为了清醒地看问题,领导者必须以辩证法指导自己观察社会和进行实践,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随时掌握迅速变化的社会思潮,使自己制订的领导活动计划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合下属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因而获得预期的成功。
3.按问题重要程度排列次序
排列问题的轻重缓急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按问题的紧迫程度,把那些需要立即调查处理的问题排在前边,而把那些可以在今后一段时间解决的问题排在稍后调查研究。另一种是按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列。有时,这两种方法排出的次序大体相仿,因为许多最重要的问题往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有时,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需要马上调查处理的。这时,领导者在着手调查解决那些亟待处理的问题时,要时刻想到还有最重要的问题在等待着调查、研究、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