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透视到立体主义:艺术中空间观念的演变

从透视到立体主义:艺术中空间观念的演变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透视空间的颠覆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1907年印象派之后30多年出现的立体主义绘画,开始有意图地解构物体、消解错觉空间。焦点就在画面空间自身,一切视觉因素只作为色彩和形式在画面空间而存在,而不作为知觉形象的再现而存在。未来主义不仅蔑视空间再现,而且对画面的静止状态不满,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因此要用运动的造型去象征他们所认识的世界。

从透视到立体主义:艺术中空间观念的演变

2.透视空间的颠覆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1907年

印象派之后30多年出现的立体主义绘画,开始有意图地解构物体、消解错觉空间。1907年毕加索(Pablo Picasso)创作的《亚威农的少女们》尽管还不是立体派绘画,但是包含了立体派的风格因素,几何图形化和平面化被刻意地强调。1908年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1909年毕加索的作品,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布拉克创作的《埃斯塔克之屋》,透视线相互不一致,光线和阴影的使用也完全不规则。立体主义故意把自然物象分割成几何小平面甚至碎片,这种方法便于破坏阴影的连贯性,从而破坏物体造形的整体性和真实感,其根本目的无非是“将以前在平面上描绘错觉空间的程式倒置”。(16)此外,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在评论毕加索的《爱好者》时还认为,立体主义之所以故意破坏透视原则,与画家力图“在非表象的(理性的或概念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这些视觉形象”(17)的创作观念有关。他写道:

绘画变成了一种形象的自由联合(一种视觉想象的构造)而不是一个为透视法则所控制的主题的表现。……焦点不再集中,不再把对象固定于一种不间断的空间连续中,这个连续退到地平线的一个极点。焦点就在画面空间自身,一切视觉因素只作为色彩和形式在画面空间而存在,而不作为知觉形象的再现而存在。只有一个“知觉”,这便是构图本身:任何来自自然的因素,即来自主题的视觉形象,都被破坏了。……这是解放的时刻,从此西方世界的造型艺术的整个未来将放射出五花八门的样式。(18)(www.xing528.com)

立体派颠覆了透视法则之后就停步不前了,它“回复到形式的古典主义,而这种古典主义比它所躲避的现实主义更为严肃刻板”。(19)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绘画对空间的解构仍在继续,这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方向的努力,一个以未来派为代表,一个以抽象派为代表。未来主义不仅蔑视空间再现,而且对画面的静止状态不满,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因此要用运动的造型去象征他们所认识的世界。杜尚(Marcel Duchamp)1912年创作了《下楼梯的裸女》,对于这幅作品,他本人解释道:“它是动能因素的组成体,是时间和空间通过抽象的运动反映的一种表现。……我不会把它画成一幅静物画。当‘裸体’的景象闪入我的眼帘时,我知道它要永远打破自然主义的奴役的锁链。”(20)另一方面,抽象派绘画则以相反的方式,即以完全抛弃具象和空间的方式,实现了从近代绘画传统——再现真实世界——的彻底解脱。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910年创作的《第十三号即兴曲》只是由急速运动的点、线、面以及色彩构成的图案,此外没有任何描绘性的和联想性的要素。他认为,从功能上来看,形与色的组织可以构成充分的绘画语言,超过物象的描述,直接实现艺术的使命。(21)

布拉克:《埃斯塔克之屋》,1908年

毕加索:《爱好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