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6 如何合理选用白菜类蔬菜品种?
白菜类蔬菜包括大白菜、白菜、乌塌菜、菜薹、紫菜薹、薹菜等,但生产上栽培最多的是大白菜和白菜。大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亦称结球白菜、黄芽菜、包心白、黄秧菜等,原产中国,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大众菜,也是每年生产供应量最大的蔬菜,它在整个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白菜即普通白菜,又被称为小白菜或油菜等,主要在我国南方栽培,近年来逐渐引种到北方地区栽培,因其生长期短,播种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很强,成为普遍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
目前,市场对蔬菜的需求,正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蔬菜生产者要科学地选择品种,不断提高质量和产量,才能增强蔬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也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对于白菜类蔬菜品种的选择,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者要树立品种更新意识
优良品种是蔬菜生产的基础生产资料,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国对蔬菜育种研究十分重视,先后启动了“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主要为番茄、黄瓜、甘蓝、白菜、辣椒五大蔬菜作物),育成了一大批蔬菜新品种。新品种在抗病性、产量、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蔬菜种类大多实现杂种一代化。消费和生产的多样化及蔬菜育种水平的提高,使蔬菜品种的更新越来越快。生产者必须根据市场和生产的要求,不断更新栽培品种,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注意选择品质优良的新品种。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蔬菜的品质,优质的蔬菜产品,即使价格略高,也较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生产者要注意选择商品性状好、营养价值高,甚至有一定保健作用的新品种。
2.注意选择抗病蔬菜品种
病害始终是造成蔬菜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丰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农药等对产品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目前各种主要蔬菜已培育出具有抗一种或几种病害的品种,在生产上已产生良好的效益,但就总体而言,高抗性品种甚少,尚无免疫的品种。在生产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主要病害类型,选用能抗当地经常发生病害种类的品种。从生态型差别很大的地区引进新品种时更应注意抗病性问题。在品种抗病性强的基础上,还应兼顾品质和产量等重要指标。同时也不能长期使用同一抗病品种,否则,品种的抗病性易丧失。
3.因地制宜,优先选择适合本地区和本季节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www.xing528.com)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品种,就我国北方而言,适宜大白菜栽培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较大,如陇海线一带生长季节为100~115天,宜选用包头类型,如‘山东4号’、‘鲁白3号’、‘青杂中丰’、‘秦白3号’等,也可以选用中早熟品种,如‘鲁白8号’、‘北京新1号’;而东北地区的生长季节只有70~80天,宜选用早中熟的直筒或半直筒类型,如‘天津青麻叶’、‘北京小青口’、‘秋杂2号’等;南方由于生长季节长,秋季选用早、中、晚熟品种都可以。品种的优良性状在不同种植条件下表现不同。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蔬菜,环境条件与露地不同,选择的品种应不同,而且保护地中不同的栽培季节也应选择相应的专门品种。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应有以下特点:叶量不能太大,株形有利于密植和通风透光,抗当地保护地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产量高,品质好,耐低温和弱光。在土质肥沃、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用结球的大型品种;反之,用结球的小型品种或对肥料要求不严格的品种。
4.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品种
白菜类蔬菜在不同季节栽培对品种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如果品种选择错误,就会使生产造成大的损失。如早春反季节栽培大白菜,应选择早熟,抗抽薹能力强,抗病性强,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的春白菜类型,如‘鲁春白1号’、‘春冠’、‘三园秋萍’、‘春优1号’、‘春优2号’、‘京春王’等。而春季小白菜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一定要选用冬性强、抽薹迟、耐寒、丰产的品种,如‘四月慢’、‘五月慢’、‘迟黑叶’、‘春水’白菜等;夏季和早秋正值炎热多雨天气,栽培的大白菜应选择耐热、抗病、早熟的优良品种,而且应注意控制播种期,大白菜如‘早熟5号’、‘小杂50’、‘夏优1号’、‘夏优3号’、‘早熟8号’、‘优夏王’、‘夏珍白1号’等,小白菜如‘热抗青’、‘热抗白’、‘青优4号’、‘火白菜’、‘热优2号’等;秋冬生产还要选择耐贮藏的品种。
5.优先选择商品性好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品种
叶球的形状、色泽、风味等是今后蔬菜产品的竞争标准。从消费方面讲,应选择质地柔嫩、纤维少、风味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从供销角度看,应选择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白菜品种,如山东、河南等省喜欢叶疏型的大包头类型的大白菜,而天津一带喜欢直筒型的青麻叶等。供秋末冬初食用,宜选用花心品种或结球的早熟品种;贮藏供冬、春食用的,宜选用生长期长、高产、耐贮的结球品种。另外,如进行加工,还可考虑适合加工的品种。生产者在组织和安排蔬菜生产时,一定要对目标市场商品要求作充分的调研,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品种。
总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蔬菜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育种技术的发展,选择优良品种的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实际生产中,许多菜农在品种标准选择上存在误区,造成费力多、收益少的结果。因此,合理选用蔬菜品种是决定生产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五个方面,在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假冒伪劣种子,要从正规的种子经销部门购买种子;其次,不要自己从杂交一代种的生产田中选留二代种子;最后,不要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自己的种植条件,盲目跟着别人学,追时髦购买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