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爱会带来盲目性?什么时候爱意味着更大的清晰性?什么时候爱又使问题变模糊?
转折点在于:当对对象本身的爱变得非常深切、非常纯洁(无矛盾心理)时,我们希望它好,而不是看它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这时对象不再是手段而变成了一个目的(有了我们的允许)。这里可以举苹果树为例:我们非常喜爱它,不想让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它成为那样子我们就很高兴。任何干预(插手)都只能造成危害并使它不那么像一棵苹果树,或不能靠它自身固有的、内在的规律那么完善地生活。它看来是那样的完美,我们甚至怕碰它,怕削弱了它。 自然,假如它被看成是完美的,便没有改善它的可能。事实上,改善(或修饰,等等)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证明,即对象被看成不够完美的。改革者认为,其头脑中的“完美发展”画面,要比苹果树自身的最终结局更好;即他能比苹果树做得更好,他懂得更多;他能比它自身更好地塑造它。因此我们下意识地觉得改善狗的人并不真是一个爱狗者。真的爱狗者看到谁剪狗的尾巴将会发怒,也看不惯修剪或整形狗耳,或按照来自某一杂志的形式有选择地育种,弄得它神经质、病病快快、不怀胎、不能正常生育、患癫痫病,等等(但这样的人确实自称是爱狗者)。那些培育矮树的人、训练熊骑自行车或猩猩吸烟的人也一样。
因此,真正的爱是(至少有时如此)非干预、非要求的,能在事物自身中得到乐趣,因而能不带狡诈、预谋或任何自私的想法注视对象。这表示较少的抽象(或选择对象的局部或某些属性或个别特征),较少非整体的观察,较少的原子化或分解。这等于说,对结构、组织、塑造、铸型有较少主动或强求,或削足适履,或先入为主;即对象保持更完整、更统一,那等于说,保持本来面目。对象较少按照有关或无关、重要或不重要、形或基、有用或无用、危险或不危险、有价值或无价值、有利或无利、好或坏或其他自私的观察标准来测定。对象也不那么容易被成规化、类化,或纳入某一历史序列,或只看作一类的一员,作为一种类型的一个样品或一例。
这意味着对象的(整体的)各部分(既包括核心又包括外周)的一切方面或特征(既包括重要的又包括不重要的)都能更容易得到同样的关心或注意,每一部分都会是有趣的和奇妙的;存在爱指的是不论对爱侣、对婴儿、对一幅画或对一朵花,几乎总是能保证带着满满的、以强烈和着迷的关心进行的观察。(www.xing528.com)
从这种整体的网络中看,微小的瑕疵也能被看成“逗人喜爱的”、迷人的、珍贵的,因为有其独特之处,因为它们赋予对象以特性和个性,因为它们使它成为它本身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因为它们是不重要的、外周的、非本质的。
因此,存在爱者(存在认知者)会看到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往往逃过缺失爱者或非爱者的眼睛。他会更容易地看到对象自身性质的本来面目,接受它本身的资格和存在方式。它自己娇嫩的、软骨的结构更容易屈服于接纳式的观察,这种观察是非主动的、非干预的、不那么傲慢的。那就是说,它为人所见的形态,当应用存在认知时,要比认知者强加一种结构于它时更由它自身的形态所决定,后一种认知者更可能是太粗鲁的、太不耐心的,太像屠夫肢解死尸一样,为了他自己的口味挑挑拣拣,太像征服者要求无条件投降,太像雕塑家按照模型雕塑黏土,而黏土是没有自己的构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