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文学的宣传与改良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文学的宣传与改良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艺是广义的宣传工具”,这在现在,除非是艺术至上论者,大约没有不同意的了。文学即使是作家的“内心的命令”,也不能决定它“不曾负着什么改良生活的担子”。——布哈林作《史的唯物论原理》艺术是生活的组织,感情及思想的“感染”;所以,一切的艺术本质的必然是“煽动”“宣传”。空洞的主张“文学的价值”,内心的要求,不过要装面子。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文学的宣传与改良

文艺是广义的宣传工具”,这在现在,除非是艺术至上论者,大约没有不同意的了。但是,在十年前,因为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的标语口号化,因为当时创造社文艺理论还未足以透彻的解释这一问题;“文学是宣传”的一句话使许多人大不以为然,尤其是“新月派”的“梁实秋们”。创造社对于这一问题在当时是怎样解释的呢:

一切的艺术,脱不了将自己阶级的思想感情及意欲,具象的织入作品之中的一途,因此称它为宣传的艺术。所以由这个意义讲,无论它是资产阶级的,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艺术,都可称之为宣传的艺术。所以,辛克来说:

“一切的艺术是宣传,普遍的不可避免的是宣传;有时是无意识的——大抵是故意的宣传。”

——谷荫作《检讨“检讨马克思主义阶级艺术论”》

生活组织的文学:

“文学是人性的表现”这话是没有意义的,上面已经指摘了。

文学即使是作家的“内心的命令”(这是限于个人主义作家产生的作品),也不能决定它“不曾负着什么改良生活的担子”。比如,象征主义的文学,一见和社会生活是没有关系,然而,这流派发生的社会根据,却植根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而在空虚的神秘的王国中找寻理想。神秘的理想主义当然不是实生活的理想,然而,也不能因此抹杀它是求生活的调和的“内心”的要求的文学;若是它的自身可以离开人类生活,主张自己的独立性;那就不是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为议论的明快起见,我们引用下列的一段文章:

“我们看过,科学把人的思想系统化,秩序化,纯粹化;从矛盾解放,从知识的断片,碎布,缝成一件科学的观念及理论的衣裳。然而,人是不单思索而且感情:他烦恼,快乐,希望,欢喜,悲哀,绝望等。他的感情可以是无限的复杂而纤细;他的精神的体验,也可以有时以这个有时以别个音义谐和调子。艺术或以语言,或以音响,或以运动(如跳舞),或以其他手段,总之,以技巧的形态,表现这些感情,因而使感情系统化。这又可以换言如下:艺术是感情的社会化。”(www.xing528.com)

——布哈林作《史的唯物论原理》

艺术(文学亦然)是生活的组织,感情及思想的“感染”;所以,一切的艺术本质的必然是“煽动”“宣传”(这不拘艺术家自身有意或无意)。中国的旧戏作家,不论他是意识的无意识的,以“上京求名”的事实写脚本,这作品是官吏阶级的“升官发财”思想的宣传:这是客观的,从批评家的主观独立的事实。这样,中国旧戏替以前社会的支配阶级尽了许多义务;然而,社会已渐次变化,新戏要把旧戏责任取来负担。这事情说明艺术负有组织生活的秘密。空洞的主张“文学的价值”,内心的要求,不过要装面子。

——冯乃超作《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

茅盾先生又说:“我们的革命文学新作品,即使不是有意的走入了标语口号文学的绝路,至少也是无意的撞上去了。有革命热情而忽略于文艺的本质,或把文艺也视为宣传工具(狭义的),或虽无此忽略与成见而缺乏了文艺素养的人们,是会不知不觉走上了这条路的。然而我们的革命文艺批评家似乎始终不曾预防到这一着。”他的意思如果是说应该巧妙的应用文艺的武器宣传,那是对的;如果说应该顾虑文艺的本质,不应该把它当作宣传的工具以致踏上这条路,那是不对的。文艺本来是宣传阶级意识的武器,所谓本质仅限于文字本身,除此以外,更没有什么形而上学的本质。我们知道一切过去的作品在于生活的描写,而现在最要紧的,在于如何应用文学的武器,组织大众的意识和生活,并推进社会的潮流。至于还要我们顾虑到资产阶级所给予于文艺的本质,那全是时代错误了。

——克兴作《评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

说文艺能“组织生活”,固然犯了布哈林的唯心论的错误,但由以上各段也可以看出“文艺是宣传”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