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文艺思潮:写实主张与社会思想

中国文艺思潮:写实主张与社会思想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独秀在他的《文学革命论》中,除了所揭举的“三大主义”,表示了主张“写实文学”和有点朦胧的社会思想倾向外,并说: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中国文艺思潮:写实主张与社会思想

陈独秀在他的《文学革命论》中,除了所揭举的“三大主义”,表示了主张“写实文学”和有点朦胧的社会思想倾向外,并说:

魏晋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即文学一大进化;然希托言简意晦,社会现象非所取材;是犹贵族之风,未足以语通俗的国民文学也。

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以何理由而排斥此三种文学耶?曰贵族文学,藻饰依他,失独立自尊之气象也;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也;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大多数无所裨益也。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此三种文学共同之缺点也。

他所反对的是这种不以“人生”“社会”为内容的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和山林文学;他所提倡的是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但未曾指出这三种文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所以显得有些笼统。

胡适在他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讲到“收集材料的方法”云:

中国的文学,大病在于缺少材料。那些古文家,除了墓志,寿序,家传之外,几乎没有一毫材料。因此,他们不得不作那些极无聊的“汉高帝斩丁公论”,“汉文帝唐太宗优劣论”。至于近人的诗词,更没有什么材料可说了。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以外,别无材料。我以为将来的文学家收集材料的方法,约如下:

(甲)推广材料的区域 官场,妓院与龌龊社会三个区域,决不够采用。即如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之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苦痛,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

(乙)注重实地的观察和个人的经验 现今文人的材料,大都是关了门虚造出来的,或是间接又间接的得来的;因此我们读这种小说,总觉得浮泛敷衍,不痛不痒的,没有一毫精彩。真正文学家的材料,大概都有“实地的观察和个人自己的经验”做个根底,不能做实地的观察,便不能做文学家;全没有个人的经验,也不能做文学家。(www.xing528.com)

这是胡适在当时发表的几篇重要文献里,所仅有的对于社会生活的注意;然而仅止于叫人向社会各方面去取材料,连陈独秀的朦胧的社会思想也没有的。虽然在他后来的作品《尝试集》里倒有了肤浅的人道主义的社会思想了。

稍稍补充了陈独秀的朦胧的社会思想,并较具体的说明了“人道主义”文学的,是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周作人发表的《人的文学》:

这样“人”的理想生活,应该怎样呢?首先便是改良人类的关系。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所以须营一种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生活。第一,关于物质的生活,应该各尽人力所及,取人事所需。换一句话,便是各人以心力的劳作,换得适当的衣食住与医药,能保持健康的生存。第二,关于道德的生活,应该以爱智信勇四事为基本道德,革除一切人道以下或人力以上的因袭的礼法,使人人能享自由真实的幸福生活。这种“人的”理想生活,实行起来,实于世上的人,无一不利。富贵的人虽然不免觉得失了他的所谓尊严,但他们因此得从非人的生活里救出,成为完全的人,岂不是绝大的幸福吗?这真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福音了。只可惜知道的人还少,不能立地实行。所以我们要在文学上略略提倡,也稍尽我们爱人类的意思。

但现在还须说明: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理由是,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盛,却仍非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墨子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便是最透彻的话。上文所谓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耶稣说“爱邻如己”,如不先知自爱,怎能“如己”的爱别人呢?至于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我以为是不可能的。人为了所爱的人,或所信的主义,能够有献身的行为。若是割肉饲鹰,投身给饿虎吃,那是超人间的道德,不是人所能为的了。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其中又可以分作二项(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二)是侧面的,写人的平常生活,或非人的生活,都很可以供研究之用。这类著作,分量最多,也最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因此明白人生实在的情状,与理想生活比较出差异与改善的方法。这一类中写非人的生活的文学,世间每每误会,与非人的文学相混,其实却大有分别。譬如法国莫泊桑的小说《一生》,是写人间兽欲的人的文学;中国的《肉蒲团》却是非人的文学。俄国库普林的小说《坑》,是写娼妓生活的人的文学;中国的《九尾龟》却是非人的文学。这区别就只在著作的态度不同:一个严肃,一个游戏。一个希望人的生活,所以对于非人的生活,怀着悲哀或愤怒;一个安于非人的生活,所以对于非人的生活,感着满足,又多带些玩弄与挑拨的形迹。简明说一句: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区别便在著作的态度:是以人的生活为是呢?非人的生活为是呢?这一点上。材料方法,别无关系,即如提倡女人殉葬(即殉节)的文章,表面上岂不说是“维持风教”;但强迫人自杀,正是非人的道德,所以也是非人的文学。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

周作人在当时虽然不知道达到“人的理想生活”的方法(他以为是“可惜知道的人还少”,所以“不能立地实行”),但他的社会思想已显然是“各尽人力所及,取人事所需”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这里是可以看出来的。

他对于人道主义文学的解释,纯是站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立场上,不是彻底解放人类的文学思想:他反对不把人当作人的封建思想和吃人的礼教;他反对以游戏的态度,无批判的描写封建社会的糜烂生活,也就是非人的生活的《肉蒲团》和《九尾龟》。但是莫泊桑的《一生》和库普林的《坑》,又岂是有正确的思想或世界观的作品呢?周作人在当时当然不会知道。不过他对于文学的这种意见,在那时已经是较具体较进步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