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的确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让我们看看爱因斯坦是怎样从同时性的相对性人手,来推翻传统牛顿物理学中时空量度绝对不变的旧观念的:
我们不能给予同时性这概念以任何绝对的意义:两个事件,从一个坐标系看来是同时的,而从另一个相对于这个坐标系运动着的坐标系看来,它们就不能再被认为是同时的事件了。由此,我们不妨大胆地说,在审美主体——具有特定情感心态的个体内心,也存在着一个相对于客体运动着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相对于客体坐标系平移或转换的系数,一般受主体“情绪惯性”和“感觉惯性”的影响与支配。其不仅支配着人们心理时空相对地伸缩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左右人们的审美体验。如黑朴柏恩曾有这样的感受:“我也许会有一种情绪惯性,使我感到的情绪大体上与音乐的情感性质一致,但即使如此,这两种情感在强度上也有区别。音乐本身的情感可能是很强烈的,而我个人的感受也许很微弱;音乐本身的情感可能从头到尾一直是欢乐的或温和的,而我的欢乐的情绪反应却有可能是间歇的或起伏的。”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并不完全是镜子式的对应着的。作为客体的音乐旋律其实并未改变,而情绪惯性使主体内心的“坐标系”转变了,这相对于客体坐标系间的差异,就形成了变形失真的感受。这“.清结惯性”即主体内心的“先在”、“先结构”的一部分,只是这种感受通常不易为人们所明确意识到罢了。
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体验,也会因内在情感的制约和审美对象的影响,产生相对性的延伸与收缩。爱因斯坦曾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有的经验风趣地比喻他那艰深的相对论:“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的意义。”在此,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仿佛失灵了。显然,时感失真乃是人的情感作用于心理场的结果。(www.xing528.com)
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在有趣的事物刺激下,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导致人对于时间的低估,此时神经细胞中那些同物质代谢相联系的过程在加速,“而在单调的刺激物的作用下,抑制开始比兴奋占优势,并且在神经细胞中发生着那些同物质代谢相联系的过程的迟滞,因而体验到时间的‘迁延’,或者把时间的延续性作过高的估计”。这种时间感知失真的切身体验,一个是持续性的,一个是顿悟性的。这就形成为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差别。如在物理时间上,“你在一个乡村车站的候车室所消磨的一小时和你在观赏一场有趣的比赛时所消磨的一小时……是彼此相等的;它们的以秒为单位的量数是完全相同的,怛在心理时间上并不一样”,“对你来说,前一小时过得很慢,后一小时过得很快;它们并不相等”③。这种观点在哲学界则被认为是柏格森提出“空间时间”与“价值时间”概念的滥觞。所谓“空间时间”是指把时间看成各个时刻依次延伸的、表现宽度的数量概念;而“价值时间”则是各个时刻相互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在柏格森看来,影响着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是后一种时间,“人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的概念就越不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