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与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与全面爆发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这场由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的国际冲突被称为波斯尼亚危机,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矛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种子。世界大战即将到来。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与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胜犹败,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空前灾难,对和平的渴望和珍视,也许是这场浩劫带给世人的最重要的启迪。

战前的欧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转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的需要,各国纷纷结交新盟友,打压老对手,都力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发展和变化,一战前的欧洲基本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侵略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三国同盟的建立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入侵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而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两国。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应担负同样的义务;意大利在奥、俄战争时恪守中立,奥地利在德、法战争时恪守中立。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它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一方初步形成。

英德矛盾的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实力增强,其“世界政策”的外交战略使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英、德矛盾日益加深。德国在土耳其和非洲的扩张威胁到英国的殖民体系。在东亚和中近东地区的争夺使英德矛盾进一步加深。在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日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德国日甚一日地排挤着英国。英德矛盾还突出地表现在争夺海洋霸权上。随着1898年德国通过加强海军法案,英国逐渐把德国视为主要敌人,继而与之展开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程度。到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三国协约的建立

为对抗三国同盟,1891至1893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秘密军事同盟。随着英德和法德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英、法两国开始接近。1904年4月8日,英法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由此,英、法之间所谓的“衷心协约”(协约国由此得名)即告建立。由于英、俄在远东矛盾的缓和,两国于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约。至此,法俄同盟、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组成了三国协约。它的建立标着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另一方最终形成。

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9月15日,奥匈帝国和俄国举行会谈,达成秘密协定,即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则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的版图。但俄国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被德、奥坚决拒绝。在德、奥的强大压力下,俄国被迫让步,还向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停止反奥战争的动员和一切反奥行动。这场由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的国际冲突被称为波斯尼亚危机,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巴尔干的矛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种子。

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组成的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进行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土耳其被迫与巴尔干四国签订《伦敦条约》,将阿尔巴尼亚以外的土耳其欧洲领土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之后,巴尔干同盟内部发生对抗,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对立集团。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增,从而加深了它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最终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一战爆发

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导致地中海地区危机频发,局部战争连年不断。世界大战即将到来。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爆发的导火线。8月6日,奥匈帝国正式向俄国宣战,除意大利还在动摇之外,欧洲其他帝国主义大国都卷入了这场血腥的大厮杀中。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在被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举行军事演习。而当天恰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败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的这一举动具有挑衅意味。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七月危机

外交史上将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至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称为“七月危机”。6月29日,奥匈帝国政府作出“清算”塞尔维亚的决定,德皇威廉二世表示支持奥匈帝国采取坚决行动,后来又向奥方表示,如果俄、奥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同盟国条约的义务。德国试探英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态度时,英国表示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表明英国不愿卷入战争。由此德国以为英国会在战争初期对欧洲战事持静观态度,于是竭力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沙皇俄国立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出兵问题,法国表示支持俄国,英国建议由德、法、英、意开会调解奥、塞争端。但德、奥已作好准备,决心发动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国前任总参谋长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国和俄国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其战略主导思想是,采取先法后俄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免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它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这主要考虑到俄国落后的铁路系统会影响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将俄国击败,所以东线以少量部队阻止俄军,用速战速决的方法先击败法国,首先集中优势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然后全力转向东线,与俄军决战。“施里芬计划”是个速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三四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

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

1914年是大战的第一阶段,以德国速战计划的破产为突出特征。在西线,德国本想迅速通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北部,却意外遭到被德国称为“巧克力兵”的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军速战计划首次受挫。之后的马恩河战役更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迅速推进,德国的速战速决的梦想遂宣告破产。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4日,英、法军队撤过马恩河,积极加强左翼力量,准备反攻。9月5至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反攻的主要方向是德军右翼,英、法军队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一倍。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千米的地带上,将战线向前推进60千米,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0万人,联军伤亡约25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1914年西线战局中有利于协约国的转折点。

东普鲁士战役

1914年8月,应盟国要求,俄国命令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同时发动攻势,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东普鲁士战场成为俄军的西北战线。8月17日,俄军越过边界,20日在冈比宁战役中获胜。德军新任东线总司令兴登堡及参谋长鲁登道夫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于8月26至28日包围了俄第二集团军,俄军全军覆没。9月11日,德军又攻下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13日,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俄军虽然失败,但此役和俄军西南方面军的加利西亚战役共同起到了配合西线协约国军的作用。

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

南线,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战争是一战初期唯一的正义战争。1914年8月13日,奥匈军队越过德里纳河,开始入侵塞尔维亚。虽然塞尔维亚人口不多,战备物资也极为缺乏,但人民士气高昂,顽强英勇。经过4天的战斗,奥匈军队被逐回德里纳河对岸。之后,奥匈军队又发动两次进攻,甚至曾一度占领贝尔格莱德,但很快又被塞军收复。奥军在巴尔干战场损失了28万多人,直到1915年10月近一年的时间里,巴尔干战场基本上保持平静。

攻守易位

综观1915年战局,同盟国虽然取得东线战场的重大胜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利的战略地位。俄国尚未退出战争,同盟国仍然不得不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1916年的战局开始有利于协约国,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着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从此,同盟国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

伊普尔战役

1915年4月22日,德国第四集团军向比利时西部伊普尔的英、法联军阵地连续施放6000罐、18万千克氯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结果造成英、法军队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德军趁机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将战线向伊普尔—科米讷运河推进,但由于没有预备队,未能扩大战果。此时,英、法援军迅速堵住缺口,战线趋于稳定。24日,德军实施第二次毒气攻击,但未达到目的。4月26日至5月12日,德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迫使英军撤至伊普尔城郊,不过未取得重大战略突破。5月25日,战役结束。在这场战役中,英军损失6万人,法军损失1万人,德军伤亡3.5万人。

意大利与保加利亚参战

意大利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要挟手段,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要求。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6月29日至12月10日,意军在伊崇佐河发动了4次进攻,损失兵力28万,但只把战线向前推进了15至20千米。保加利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并拥有一支强大军队,因德国满足了它占领塞尔维亚土地的要求,遂于9月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作战。9月末,保加利亚、奥匈和德国的65万军队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很快击溃塞军。1916年初,塞尔维亚王室、官吏、残余军队和部分难民,由英、法护送,在希腊科孚岛成立流亡政府。(www.xing528.com)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在凡尔登地区抗击德国军队进攻的决定性战役。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要塞,为交战双方的必争之地。1916年2至9月,德军几次向凡尔登要塞猛攻,但由于法军凭借纵深防御体系顽强抵抗而始终未能攻陷。10月,法军大举反攻,夺回杜奥蒙堡,收复沃堡。12月,法军以8个师的兵力再次反攻,基本上收复了马斯河东岸被德军攻占的阵地。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人员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从此逐渐走向失败。

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阵地展开进攻的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德军兵力为67个师,英、法兵力为86个师。英法联军采取对有限目标逐次攻击的战法,先后发动3次进攻,试图通过频繁进攻消耗德军有生力量,以突破德军防线。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使用数量较少,效果不大。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英法联军虽然没有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日德兰海战

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使德国陷入困境。德国海军决定同英国海军展开决战,以打破封锁。1916年5月31日,双方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并展开战斗。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未达到战役的预期目的。但是,英国和德国的舰队主力并未进行决战,战后双方在北海的力量对比和军事态势未发生重大变化。

相持状态

1917年,战争仍处于相持状态。德军在各条战线上基本采取守势,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无限制潜艇战”上。协约国方面曾在西线发起几次进攻,但都未取得决定性进展。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曾在东线发动进攻,但9月以后德国反击,占领里加,进而威胁彼得格勒。意大利战线上,意军再遭惨败。1917年4月16日,美国对德宣战。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力量大大增强。

康布雷战役

1917年11至12月,英军在法国北部康布雷西南地区对德军实施了坦克进攻。1917年11月,为了支援意军和再次检验坦克的进攻威力,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将军决定在地形平坦、适于坦克作战的康布雷西南地区向德军发动进攻,试图一举突破“兴登堡防线”。11月20日拂晓,英军坦克部队在步兵配合下向德军防线发起突击。此后,英军重点进攻布尔隆森林,以巩固既得阵地。但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英军被迫于12月5日开始后撤,放弃布尔隆森林、马尔宽等地。为了粉碎德军合围的企图,英军又投入70余辆尚有战斗力的坦克参加战斗。12月6日,战役结束。英军损失4.3万人,德军损失4.1万人。

无限制潜艇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就开始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沉重打击了英国商船和战舰。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反对,德国被迫采取“有限制潜艇战”。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随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后,协约国商船的损失激增。为了击败德国潜艇,维护海上交通线,英国海军部采取了“船队护航体系”的紧急措施,效果显著,从而打破了德军潜艇对英国的封锁,对保证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参战

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的强烈反对,袁世凯政府拒绝了英、美、俄三国的参战邀请,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中立。1917年初,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与美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改变立场,也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但是,中国参战只限于取消奥匈帝国和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条约等,不派军队而只提供民役。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被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其中一部分人也直接参加了战斗。中国劳工对于协约国取得一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一战结束

1918年是双方的战略决战阶段,协约国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3至7月,德军先后发动了5次大规模进攻,均未能动摇联军的防线。大批美国军队到达后,协约国军队于9月26日在西线发起总攻,收复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失地。在巴尔干、意大利等战线,协约国也取得了胜利。至此,同盟国败局已定。

苏德立约

1918年3月3日,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党和政府,为了使初建的苏维埃国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与德国及其盟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缔结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条约使苏俄丧失100万平方千米领土。同年3月27日,苏、德在柏林签订3个附加条约,规定苏俄以各种形式赔款60亿马克。苏俄利用签订和约赢得的和平时机,整顿经济,建立红军,巩固政权。德国战败后,1918年11月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此约。

停战协定

随着德军的全线崩溃以及同盟国成员的先后投降,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同德国在法国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该协定包括对德停战条款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地区及原属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国占领;凡仍驻留在战争前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返回德国境内;协约国军队的战俘应立即遣返,德军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德军应完整地交出其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该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一战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它对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欧洲来说,一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发动者和参与者的想象。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遭到了削弱,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一战的非正义性

尽管塞尔维亚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对交战双方来说,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从各国的战争目的来看,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和夺取海外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各国、巩固摇摇欲坠的帝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的目的是要打垮德国、建立欧洲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国”;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是为了在地中海建立霸权。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定,也充分证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侵略性、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造成的损失

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是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病死的人数大约在1000万。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生产遭到沉重打击。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如果从经济角度估算,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惨烈的战争场景列强力量的消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欧洲的3个封建反动堡垒——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被彻底摧毁,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取而代之。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国力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削弱。英国的殖民统治摇摇欲坠,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也已让位给美国。法国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而未能实现。相反,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总之,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俄国革命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社会危机最严重,因此首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最终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又相继爆发了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英、法、美等国的无产阶级为支持苏俄也举行了政治罢工等革命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土耳其、伊朗、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革命运动,战争的爆发又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厮杀的空隙得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而帝国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大量征兵,也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新机械,从而为其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都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的代表。

国际统治格局的演变

19世纪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无法为继。而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合着无法解决的矛盾。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缔结了同盟,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