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封建主义的没落及资产阶级崛起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封建主义的没落及资产阶级崛起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除了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之外,基本上都还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徘徊,但封建制度的没落已是大势所趋。君主立宪法规定制的确立下议院召开会议以辉格派和托利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在“光荣革命”之后掌握了实际的权力。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封建主义的没落及资产阶级崛起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除了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之外,基本上都还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徘徊,但封建制度的没落已是大势所趋。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缔造了法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但却无法逆转封建制度衰落的命运。启蒙运动兴起,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奥地利实行带有资产阶级改良色彩的“开明专制”。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也在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两者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并未能挽救腐朽的封建制度。而海外殖民为西欧各国转移国内矛盾提供了极好的突破口。

这个时期,东方世界的主要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普遍走向没落,并且在浑然不觉中逐渐落后、从属于西方。

罪恶的奴隶贸易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公开的奴隶贸易延续了400年之久。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各国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与此同时,各殖民地地区都爆发了废除奴隶制运动——海地、美国和巴西分别于1803年、1863年、1888年废除了奴隶制,古巴也在1888年废除了奴隶制。

奴隶贸易的起源

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非洲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是为黑奴贸易的开始。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开始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纳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上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500至1000名。1501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到10年,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就从葡萄牙运进了第一批黑奴。这是向美洲贩卖奴隶的起点,也是美洲实行黑人奴隶制的开端。1518年,第一艘来自非洲的贩奴船到达西印度,开始了非洲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黑奴贸易。

奴隶贸易的发展

黑奴贸易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1807至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黑奴走私贸易却兴盛起来。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会议作出禁止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如果按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贸易性质来划分,那么整个黑奴贸易史也可分成三个阶段:15至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以特许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黑奴贸易是垄断贸易;18世纪,工业资本冲破了商业资本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而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贸易,但黑奴走私贸易依然盛行。

奴隶贸易的影响

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为1200万至3000万,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至少有1亿,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大批的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奴隶贸易使非洲大部分地方一片荒凉,而欧洲奴隶贩子却从中赚了大量钱财,这客观上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繁荣。

君主立宪法确定

光荣革命”后,经过半个世纪动荡的英国政局终于稳定下来。此后,在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中,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嬗变,到18世纪末,英国终于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大政党控制了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下院,表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在英国牢固建立。

君主立宪法规定制的确立

下议院召开会议以辉格派和托利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在“光荣革命”之后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他们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除《权利法案》外,英国议会又先后制定了《叛乱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严格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辉格党与托利党

“辉格”一词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盗马贼”;“托利”一词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在1679年议会讨论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公爵是否有权继承王位时,反对的人被政敌称为“辉格”,赞成的人则被政敌称为“托利”。在威廉三世统治时期,辉格党成为强有力的政治集团,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714年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辉格党一直在政治上占优势,而托利党一直处于在野地位。18世纪中叶,托利党成为以土地贵族和上层国教教徒为核心的政治派别,1760年后逐渐成为执政党。1830年,辉格党重新掌权。后来,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为自由党和保守党。

英国首任内阁首相

罗伯特•沃尔波是英国内阁制的开创者,英国历史上第一任正式首相。他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辉格党的领袖,其政治生涯长达四十余年,从1721年起出任英国首相,执掌政权长达二十多年。在执政时期,他加强了下议院的作用,形成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1742年,政府提出的抗议行贿的《选举请愿书》被下议院否决,沃尔波被迫辞职。沃尔波为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封建专制国家——法国

15世纪末以来,法国国王借助武力逐步消灭了地方上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路易十四当政时期,法国专制君主制达到顶峰。他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却因劳动力来源不足、国内市场狭小、专制政府课税太重而收效甚微。路易十四的穷兵黩武更导致法国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路易十五继位时,法国国内经济更加衰落,还失去了海外殖民强国的地位。

亨利四世的统治

亨利四世也被称为“亨利大帝”,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者,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政治上,亨利四世采取措施巩固国家政权,加强国王的权力,使法国的专制制度基本定型。经济上,鼓励生产,发展农业,奖励工商业,鼓励开办各种工场,筑桥修路,发展贸易,建立海外贸易公司,使法国在17世纪初重新成为经济强国。宗教上,他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为加强专制统治和增加收入,亨利四世还实行卖官制。

“太阳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在位时间长达72年,自诩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当政期间是法国专制制度的全盛时期,国王的权力发展到顶点,立法、行政及司法大权都操纵在他一人之手,他甚至宣称“朕即国家”。他完善了军事官僚国家机器,天主教会也成为其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为了维持政府及宫廷生活的庞大开支,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采取一系列鼓励商品贸易的措施。路易十四还连年发动侵略战争,梦想称霸欧洲,对法国政治地位造成了恶劣影响。

“卡米札尔”起义

“卡米札尔”的意思是“穿衬衫的人”。卡米札尔起义是路易十四在位期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人数达两千多人。1702年,起义在法国格多克省的塞汶山区爆发。起义军利用山区、丘陵、森林等特殊地理条件,与政府军展开游击战,屡次击败政府军。后来,政府军采取卑劣的策略,一方面放火烧掉村庄,实行野蛮的焦土政策,另一方面对起义者进行分化瓦解。1705年,起义最终被政府军镇压下去。

启蒙运动的兴起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国内一片黑暗,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暴露无遗。一批杰出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高举理性主义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强调人的尊严,宣传唯物主义思想,甚至提倡起义和革命。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其思想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18世纪甚至被誉为“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对天主教会进行大胆地揭露和攻击,提倡“自然权利”学说;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开明专制”;主张改革刑法。不过,伏尔泰对于人民群众抱有极大偏见。但他的功绩是伟大的,其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这部书论述了法以及法与政体之间的关系、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权分立”的主张,即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应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而且三者之间要互相牵制,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此著作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对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影响深远。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该书主要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这里所说的政治权威在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从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该书亦指出政府应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这个意志必须有益于全社会;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

同时,公共意志应由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如果主权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包括推翻违反契约的统治者。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派”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霍尔巴赫、受尔维修等人在编纂《百科全书》内过程中形成的派别。该派成员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是该派核心。百科全书派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他们的政治主张一般比较温和。不过,百科全书派的唯物论是机械唯物论,而且用唯心观点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但是总体来说,百科全书派在启迪思想和破除愚昧方面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德意志的普、奥争雄

近代的德意志一直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使德国直到18世纪末仍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农奴制的恢复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在德意志诸国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两个国家最为强大。它们之间互争长短,构成了近代德意志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至1648年,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场席卷欧洲的战争。一方是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另一方是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代表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战争持续了30年之久,最终以神圣罗马帝国方面被迫求和而宣告结束。1648年10月24日,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统治地位,加深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法国称霸欧洲提供了条件。同时,瑞典的力量大增,成为北欧强国。“农奴制第二版”

16世纪德意志农奴制恢复,农民又下降到农奴的地位,这种历史现象被恩格斯称为“农奴制第二版”。三十年战争加速了农民农奴化的过程,更多的农民变为农奴。“农奴制第二版”在北德及东北德表现最为突出,如勃兰登堡、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梅克伦堡及西里西亚等地都是农奴制盛行的地区。农奴制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而堵塞了劳动力的来源,而且限制了国内工业品市场的扩大,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奥地利的“开明专制”(www.xing528.com)

“开明专制”是指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君主按照启蒙思想家的某些主张进行的改革,奥地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奥地利是幅员广阔的多民族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其内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已变得非常严重。为了巩固统治,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利萨及其子约瑟夫二世相继施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土地改革,实行教会改革,限制地主阶级的权利,鼓励工商业。但是在实行这些改革措施的同时,奥地利专制政府也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及专制统治的措施。

普鲁士的兴起

17世纪以后,普鲁士靠不断扩张领土发展起来,成为德意志诸邦中唯一能与奥地利抗衡的国家,其统治者是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的崛起有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新教信仰,促进了普鲁士的商业贸易,吸引大批新教徒进入普鲁士,使其与西欧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第二,霞亨索伦王朝长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经济,鼓励出口。第三,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俄国的封建农奴制

17至18世纪的俄国,尽管在经济上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但是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励精图治之下,通过对瑞典和土耳其的一系列战争以及参加对波兰的瓜分后,逐渐从偏处东北欧的弱国变为东欧强国。它的疆域逐渐扩大,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上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增强国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一,在政治上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参照西方模式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第二,在经济上不遗余力地发展工业,开办国家工场,鼓励私人企业。第三,在军事上厉行改革,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兵役制。第四,在社会文化方面,积极发展近代教育,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实现了富国强兵。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及俄国落后的农奴制。

北方大战

1700至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欧洲霸权,对瑞典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即“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参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争夺而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同瑞典签订《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此,俄国柏林勃兰登堡门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临海国家,跨入到欧洲强国的行列。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又称“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俄国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对内政策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度,推行“开明专制”,但在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对外政策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同土耳其进行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通道,侵占了包括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至1790年,又同瑞典进行战争,后来还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大大扩大了俄罗斯的版图。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她积极组织反法联盟,参与欧洲封建专制国家镇压法国革命的行动,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普加乔大起义

1773至1775年爆发的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农民运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起义领袖是普加乔夫。18世纪下半叶,俄国农奴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压迫和剥削更加残酷。1773年9月,普加乔夫集结了80名哥萨克,在乌拉尔河西岸的托尔卡乔夫田庄起义。他利用群众怀念“善良沙皇”的心理,自称“彼得三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取消人丁税,将土地、牧场、池塘和森林赐给贫苦农民,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起义军规模不断壮大,但最终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残酷镇压下失败。这次起义也促使叶卡捷琳娜二世由“开明”转向保守。

波兰、瑞典和丹麦

波兰在16至17世纪上半叶是东欧的一个强国,但到18世纪初开始衰落。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三个邻国瓜分。17世纪,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的统治下,瑞典成为强国,并在18世纪初逐渐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丹麦17世纪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才废除。瑞典与丹麦为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长期对立。

波兰三次被瓜分

1772至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18世纪中叶,部分波兰贵族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爱国革新运动,却引发了外国的干涉,造成领土一次又一次地被瓜分。第一次是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条约。第二次是1793年1月23日,俄、普两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第三次是1795年10月,俄、普、奥三国签订瓜分波兰的协议。至此,波兰灭亡,领土被瓜分完毕,波兰人民开始长期遭受异族奴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瑞典奇迹”

古斯塔夫•阿道尔夫是瑞典瓦萨王朝第六代国王,1611至1632年在位。他是卓越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改革家,被誉为“北方雄狮”。在他的领导下,瑞典第一次成为欧洲强国。他继位时,瑞典内外交困。为使瑞典尽陕摆脱困境,阿道尔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由国王直接任命省长,取代了由地方大贵族把持的地方政权,又在王廷之下设立海军、财政等部和高等法院,中央封建集权得以加强;经济上积极鼓励发展采矿和冶金工业;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作战方法,采用新式武器,充分发挥火炮的作用,还特别注重对士兵进行实战训练。经过改革的军队在三十年战争中所向披靡,屡战屡胜,被称为“瑞典奇迹”。

丹麦确立君主专制

丹麦约在985年形成统一王国,11世纪20年代征服整个英格兰和挪威,成为强大的海盗帝国。1397年,丹麦吞并瑞典、挪威两国。1523年,瑞典从丹麦独立后,两国发生多次战争,丹麦一再败北。在1657至1660年的战争中,丹麦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松德海峡。这次致命的失败使人民对丹麦贵族割据的局面产生强烈不满,要求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腓特烈三世趁机剥夺了贵族的地方行政权,代之以国王委任的官僚体系:他让许多外国人进入丹麦,封他们为贵族,让他们承担行政事务。通过这种方式,腓特烈三世建立了一个依赖于国王的新贵族阶层。克里斯廷五世(1670~1699年)时,制定了统一的《丹麦法》,废除中世纪的地方分治法律。通过这些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在丹麦确立起来,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时才被废除。

西方国家的海上争霸

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战胜葡萄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殖民帝国。17世纪初期,荷兰代之而起,成为头等贸易及殖民强国。不久,英法两国向其发起挑战。17世纪中后期的英荷战争沉重打击了荷兰,荷兰从此一蹶不振。之后,英、法两国又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最终英国凭借“七年战争”的胜利,成为3个世纪以来海上争霸的胜利者。

英国的海上霸权

自16世纪中叶起,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经常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拦劫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队,袭击西班牙殖民据点。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规模庞大的“无敌舰队”意图征服英国本土,最终却惨遭失败。这支舰队由130条战舰和7000名水兵、2万多名步兵组成。1588年5月,由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率领,“无敌舰队”驶离西班牙,进入英吉利海峡,7月在朴次茅斯海面附近与英国舰队相遇。英军采用火攻的战术,大败“无敌舰队”。后来“无敌舰队”在从英国北海绕过苏格兰和爱尔兰返回西班牙的途中又遇风暴,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逐渐建立了海上霸权,开启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盛世。

英荷战争

1652至1674年,英国与荷兰之间激烈的商业竞争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第一次发生于1652至1654年,荷兰战败,两国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航海条例》。第二次是在1665至1667年,英国失利,被迫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将南美的苏里南归还荷兰,并按荷兰的要求修改《航海条例》;荷兰则承认英国对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的占领。第三次是在1672至1674年,因英国海战失利并担心盟国法国势力增强,主动退出战争,于1674年同荷兰单独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和约》有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了海上优势,而荷兰的海军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英法争霸

从17世纪晚期起,英、法为了争夺欧洲的霸主地位和世界殖民霸权进行了长期战争。经过1689至1697年的圣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702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至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及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等主要争夺战,英国最终获得了胜利。在北美,英军攻占了魁北克等战略要地,夺取了法国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殖民地。在印度,英国几乎把法国的殖民势力全部排除出去,还趁机扩大侵略,吞并了孟加拉省。至此,英国完全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逐步走向“日不落帝国”。

东方诸国衰落

中国,昔日强盛的东方大国在近代世界历史的演进中驻足不前。中国虽然经历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但同时也埋下了后来落后于世界的隐患。日本进入了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时代,封建等级制度和经济制度还在不断加强。印度莫卧儿王朝终因印度教徒起义而走向衰亡。松散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随着军事封建采邑制的衰落而进一步分崩离析。中国的“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指中国清朝从康熙中叶到乾隆中叶百余年间出现的相对安定繁荣的景象,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发展。康熙的“永不加赋”、雍正的“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人口也随之激增。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手工业水平超过了明代。商品经济大发展,贸易繁荣,甚至在某些地区,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得以进一步发展。但在这个时期,清朝统治者对内大兴“文字狱”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日本的“幕藩体制”

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该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幕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国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但大名仍然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力。幕藩体制的基础是幕藩领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备领主的土地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幕府对农民实行登记制度,在政治和思想上进行严格控制。

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盛衰

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的一位著名皇帝,统治印度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帝国的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莫卧儿帝国达到鼎盛。但他强制椎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恢复对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杰普特封建主、锡克教徒及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奥朗则布死后,各省总督纷纷独立割据,莫卧儿帝国陷于四分五裂状态。奥斯曼帝国的“亚赞”

17至18世纪,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采邑领主、军官及苏丹亲信者中分化出了“亚赞”阶层。苏丹分封给他们大片土地,虽然在形式上这些封地算作苏丹的土地,但实际上“亚赞”们已把其变为了私有财产。此外,“亚赞”阶层还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和各省城周围夺取了许多采邑。“亚赞”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增多,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封建采邑制度,使大多数领主对苏丹政府不再负有义务,而对各省更为依赖,促使靠军事征战形成的奥斯曼帝国变得更加松散。

大洋洲的发现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大洋州的发现

17世纪,欧洲人发现了大洋洲,因其处于世界各大洋的包围之中、游离于其他大洲之外而得名。被发现时,人们误认为这里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称其为“澳大利亚”(即南端大陆之意)。大洋洲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812年前后,由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命名,当时仅指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即狭义的大洋洲。

澳大利亚的概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的第六大国,是唯一占据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处,海岸线长达3.67万千米。相对于其他各洲而言,由于没有特别高的山脉阻隔,加之大洋环绕带来的调节作用,因此澳大利亚没有极冷或极热的气候。这里最早的居民为土著人。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国首批移民抵澳,开始建立殖民地。这一日后来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大利亚获得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

工业革命前的新西兰

14世纪,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来到新西兰定居,成为新西兰最早的居民。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在此登陆,把它命名为“新西兰”。1769至1777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并测量和绘制地图。此后英国开始向这里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新西兰。1840年,英国迫使毛利人酋长签订《威坦哲条约》,把这片土地划入了英帝国的版图。1907年,英国被迫同意新西兰独立,新西兰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根据《威斯敏斯特法案》,新西兰获得完全自主,仍为英联邦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