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一吟——让孩子做一个有礼仪、懂礼貌的人
丰一吟(1929— ),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著名学者、画家、翻译家。他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的儿子。1943~1948年,丰一吟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1985年先后担任上海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1986年加入上海翻译家协会,1994年起,分别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为佛教做慈善事业并举办个人书画义展。1996年任浙江省金华县丰子恺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丰子恺研究工作,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丰子恺特别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他总是跟孩子们强调:给客人倒茶、添饭,一定要双手捧上。他打比方说:“如果用一只手给客人倒茶、添饭,就好像是皇上对臣子的赏赐,或者像主人对乞丐的施舍。”他还告诉孩子们:“客人送你什么东西,你们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双手表示敬意。”
有一次,丰子恺在饭店里宴请一位朋友,把他几个十来岁的孩子都带去作陪。筵席刚散,有的孩子就想先回家,丰子恺立即悄悄制止。
事后,他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全家人都是主人,你们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不敬,以后可不许这样做。”
丰子恺对孩子进行的这些教育,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小事”,其实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恰恰是大事。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请朋友吃饭时,你会允许自己的孩子早退吗?
2.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吗?(www.xing528.com)
3.当孩子做出礼貌行为时,你会及时表扬吗?
一个懂得礼仪的孩子,会随时以一种“有教养”、“有风度”、“有涵养”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样的孩子受关注的程度会比其他孩子高,当然也就会更有人缘。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讲礼仪、懂礼貌的人呢?
第一,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当看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训斥、批评,而没想过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礼貌是什么,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什么行为又是没礼貌的。父母应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教给孩子具体的做法。如对长辈说话时要使用“您”,早上主动向认识的人问好;分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对长者不能称呼姓名或叫老头,而要称呼“老爷爷”等;别人工作时不去打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任意插嘴;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到别人家里,不随意动东西等。家长的礼貌行为会让孩子对礼貌、礼仪产生一个感性认识。
第二,好习惯贵在坚持。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礼貌之后,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多次重复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做,习惯成自然。
第三,容忍孩子的不同意见。如果孩子总是能高高兴兴按家长说的做,生活就会轻松多了——可是,实际情况常常事与愿违。所以,当孩子不讲礼貌的时候,家长要容忍,然后跟孩子讲清道理,以理服人。
第四,设定底限。美国教育专业人士简·内尔森认为,教会孩子懂礼貌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既和蔼又严厉。因为和蔼的态度能表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而严厉的态度则能表现家长对原则的尊重。那么,如果孩子在超市里大哭大闹,家长想尽办法也哄不住他,应该怎么办呢?内尔森的建议是:“心平气和但坚决果断地把孩子带出超市,放到车上,看看报纸杂志,直到他安静下来。”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现在咱们再进去买东西。”然后带孩子再回到超市里。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自己再哭再闹,妈妈也必须买完东西才能带自己回家。
第五,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要具体。家长应留心孩子的行为,尽可能地鼓励他的礼貌行为。不过,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表扬他。家长应该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具体说明表扬他的原因。家长们往往只说“好孩子”、“真不错”,而实际上,应该具体地说“你刚才要糖吃的时候说了‘请’,真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刚才排队等其他小朋友领完冰淇淋才自己领,做得真不错”。家长的表扬要具体明确,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好表现会得到肯定和鼓励,应该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