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良言一句重千钧
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魏晋间医学家、作家,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编撰有《针灸甲乙经》、《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他不愿好好读书,整天游荡,十分顽劣。谁也料想不到,像皇甫谧这样一个冥顽不灵的孩子,却被养母任氏的一剂“良药”治好了毛病,并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学者。
皇甫谧尽管游荡无度,不肯向学,但总还有孝顺之心。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些瓜果,自己舍不得吃,特意拿回家去,给养母任氏吃。任氏一想到这个孩子不求上进、终日游荡,就感到担心,哪里还有心思吃他的瓜果。
她一面拒而不食,一面训诫他道:“《孝经》上说,‘如果自己不学好,哪怕每天用牛、羊、猪等三牲侍奉双亲也仍然是不孝!’你现在已经不小了,却丝毫也不把读书学习放在心上,行为也不入正道,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安慰的!”
她越说越伤心,又痛切地说:“过去孟母三迁,为了让儿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曾参宁可杀掉一头猪给儿子吃,也不肯违背诺言。为什么你总是这样愚钝不开窍啊?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挑选好的居住环境,对你的教育也还没有到家呢?修身养性,刻苦读书,将来得到好处的是你自己,我又能得到什么呢!”说完,热泪盈眶,无限悲伤。
听到任氏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皇甫谧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从此以后,皇甫谧改掉了过去的恶习,开始跟从家乡知名的学者席坦读书,而且非常勤奋,毫不松懈。
苍天不负苦心人,皇甫谧最后终于博通群籍。晚年时,他得了风痹症,手脚活动不便,仍然不顾病痛,手不释卷。有人劝他读书不要太过,否则会伤害身体,皇甫谧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勤奋学习总是不错的,至于其他,则在所不惜。”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曾真诚地和孩子谈过心吗?(www.xing528.com)
2.你们谈话时的气氛如何?
3.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和孩子谈话最有效吗?
假如当初没有任氏的良言相劝,皇甫谧恐怕将一生碌碌,不可能名垂青史。可见,对于自己的孩子,特别是顽劣、不听话的孩子,一句感动肺腑的良言,可以抵千钧之力。关键是,与孩子沟通要用真心、诚心和恒心,要使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和孩子交谈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为此,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摆出真诚的姿态,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
第二,善于抓住谈话的机会。皇甫谧的后母就抓住了很好的谈话机会,使皇甫谧醍醐灌顶。孩子周围的环境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效果要比平时好,孩子也更容易听进去。
第三,态度亲切,消除孩子的戒心。家长要表现出对子女的真诚,使他乐于接受谈话,避免处于防御戒备心态。“你过来,坐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又要开始训我了”,于是开始层层设防。在谈话的时候,家长要态度亲切,消除孩子的戒心。
第四,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一位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通常的方法有:直叙法,孩子和父母谈论一个问题,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其特点是快捷,但只适合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间接法,向孩子讲一个小故事,说一条成语,引用一个事例,谈几句诗词,或谈电影、小说等,先引起孩子谈话的兴趣,然后顺势引到谈话的主题上来。在谈话的人员问题上,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单独谈,也可以三人一起谈,还可以请孩子信任的亲戚来谈。
第五,语言精炼,一语中的。皇甫谧的后母与皇甫谧的谈话可谓一语中的。其实,话不在多,说到点子上就行。与孩子沟通,最忌没完没了的唠叨。在谈话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另外,谈话可以经常进行,不求长谈,只要达到效果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