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冼星海:志向决定孩子成败

冼星海:志向决定孩子成败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冼星海——志向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关键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一个海员家庭,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冼星海用力点点头,人生的志向由此确立。冼星海和母亲在新加坡待了6年后返回祖国。志向,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关键所在。童年、少年时期是孩子“志向”形成的阶段。所以,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志向。

冼星海:志向决定孩子成败

冼星海——志向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关键

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一个海员家庭,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等,被毛泽东称赞为“人民的艺术家”。

冼星海出身于澳门一个极其贫穷的海员家庭。由于贫病交加,父亲在他还没有出生时就去世了。母亲黄苏英是一个农家女,丈夫的离去把所有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但她并没有向贫穷低头,而是忍着伤悲毅然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在那个乱世里,男人养家尚且不堪其苦,他们孤儿寡母生活之艰难也就可想而知。好在有儿子在,她相信苦水再多也会有尽头,苦海再深也会有希望。

冼星海的母亲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穷不可失志。冼星海和母亲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好不容易冼星海长到了7岁,母亲实在看不到生活的出路,不得已带着儿子去了新加坡。这时,冼星海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孩子能受到教育,黄苏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地把他送进了学校。她发现儿子对音乐热别迷恋,每当音乐老师用乐器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时,冼星海都兴奋不已。于是,她对儿子说:“孩子,你对音乐这么有兴趣,将来长大后做个音乐家好不好?”冼星海用力点点头,人生的志向由此确立。

冼星海和母亲在新加坡待了6年后返回祖国。回国后他们来到广州谋生,黄苏英靠给人浆洗衣服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由于家中贫困,冼星海不得不进入基督教主办的义学里半工半读,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一有空就钻研各种乐器。生活总是优待肯吃苦、有准备的人,在经过一番苦练之后,冼星海终于在音乐上有所成就,成为一名小提琴家和“南国箫手”。于是,冼星海中学毕业后,就被岭南大学聘请去当音乐教员。

然而,冼星海并不满足于当一名音乐教员,他想在音乐上有更好、更广的发展,于是决定到外地求学,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1926年,冼星海踏上了投考北大音乐传习所之路。后来,冼星海的音乐之路越走越远,从北京走到巴黎,又从巴黎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终于实现了儿时的志向!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孩子有什么志向?

2.你知道孩子的兴趣所在吗?(www.xing528.com)

3.你会经常带着孩子参加一些社会人文活动吗?

志向,决定孩子的未来。一个没有志向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无所作为、一生平庸的人;相反,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孩子,通常会成长为一个有想法、敢于追求的人。志向,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关键所在。孩子有多大的志向,就有多大的动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家长要从小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第一,分析孩子“胸无大志”的原因。童年、少年时期是孩子“志向”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父母如果能够抓好“立志”这一根本环节,就能使孩子确立远大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品格。然而好多孩子不能树立远大的志向,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是家长的影响,不少家长没有追求,得过且过地对待每一天,这种心理往往会影响到子女;其次,家长引导孩子立志没有建立在孩子的兴趣或自身条件之上,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让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所以孩子的志向不能长久;最后是家长引导孩子立志的方式、方法欠妥当。

第二,帮助孩子立志的方法。帮助孩子确立志向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首先,要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对于孩子来说,由兴趣出发立下志向是最好的,比如故事中的冼星海,由于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母亲便引导他立下了“做音乐家”的志向,这个志向也让他追求了一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志向。

其次,言传身教很重要。家长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不妨多和孩子聊聊自己的志向所在,以及自己为志向所做的努力。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会做一个有志向、不懈追求的人。

最后,家长可以借一些辅助力量来帮助孩子确立志向。童年、少年时,孩子志向的确立是需要感性“教材”的,一个故事、一场音乐会、一次画展等,都更容易促使孩子树立志向。因此,家长要多借助这些辅助力量,让孩子从感性的生活中受到启发,树立远大的志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