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献之:改变孩子心中骄傲情绪的方法

王献之:改变孩子心中骄傲情绪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王献之——赶走孩子心中的骄傲情绪王献之,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一天,王献之正在写字,王羲之偷偷走到他的身后,猛然去夺他手中的毛笔。结果,王献之手中的笔竟然纹丝未动。王献之的书法日益长进,渐渐有些名气了,赞叹声不绝于耳,他开始产生了骄傲情绪。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父母应成为孩子高尚人格的榜样,要谦虚友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骄傲情绪,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王献之——赶走孩子心中的骄傲情绪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官至中书令。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他的作品存世不多,传世名作有《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七八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书法。

为了锻炼儿子的臂力和腕力,王羲之经常让儿子爬山,舞剑,然后再练习书法。一天,王献之正在写字,王羲之偷偷走到他的身后,猛然去夺他手中的毛笔。结果,王献之手中的笔竟然纹丝未动。王羲之高兴地称赞:“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献之的书法日益长进,渐渐有些名气了,赞叹声不绝于耳,他开始产生了骄傲情绪。

一天,献之问母亲:“我的字只要再练一年就行了吧?”

母亲摇摇头。

“三年总行了吧?”

母亲又摇摇头。

“那您说到底要多长时间?”献之有点急了。

“你还是先把院里这18缸水写完了吧。这样你的字才会筋骨具备,血肉丰满,才能站直立稳。”献之一回头,原来是父亲站在他的背后。

王献之有点不服气,便又刻苦练了五年。这天,他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赞扬。谁知王羲之一边翻看,一边摇头,直到翻到一个“大”字,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这个“大”字下面添了一点,然后把字稿还给了儿子。

王献之心中很不服气,便把字稿又拿给母亲看,说道“:我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又练了五年。您仔细看看,我的字和父亲的还有什么不同?”母亲一张张认真地查看,最后指着一个“太”字下面的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而那一点正好是王羲之加在那个“大”字上的。

这下子,王献之彻底服气了。他泄气地说“:那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赶得上父亲呢?”(www.xing528.com)

母亲看他的骄傲之气已经被消磨掉了,便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在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赶上你父亲!”

经过这次的事,王献之不再骄傲自满,他找到了与父亲的差距,练字更加刻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之后,王献之终成一位大书法家。

父母提高卡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容易骄傲的人?

2.孩子在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味地夸奖?

3.如果发现孩子有些骄傲,你会怎么办?

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那么,当孩子骄傲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耐心教导,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孩子出现骄傲情绪往往是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因此,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应耐心地教导孩子,让他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二,表扬时感情流露要“浓淡”适度。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稍微有点进步就欣喜若狂,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孩子的骄傲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在表扬孩子时,重视感情的作用,尽量做到“浓淡”适度。有时对孩子的一个微笑,也会起到许多赞美之词难以起到的作用。并且,家长应尽量少在外人面前夸奖孩子,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弱,看到那么多人肯定自己,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骄傲情绪。

第三,奖励孩子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一般情况下,孩子只要能得到口头表扬,心理上就会很满足。过多的物质奖励,有时会让孩子变得高傲自大、忘乎所以甚至不思进取。家长要注意不能给孩子过多的物质奖励,要让他明白好条件是爸爸妈妈创造的,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态和行为表现,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教育,消除其不良心态。

第四,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应成为孩子高尚人格的榜样,要谦虚友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骄傲情绪,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