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唐西域记》佛教仪式戏剧遗迹揭示的表演渊源与文献对比分析

《大唐西域记》佛教仪式戏剧遗迹揭示的表演渊源与文献对比分析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显所见须大拏变、睒变等佛本生故事的表演渊源于阿育王时期的仪式戏剧活动。《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十七处与佛本生故事相关的窣堵波等遗迹,通过与相关佛教经典所载和印度文献的比较分析,可以确定,这些遗迹都是早期佛本生故事仪式戏剧的表演之地。

《大唐西域记》佛教仪式戏剧遗迹揭示的表演渊源与文献对比分析

一、佛教的仪式性戏剧

“戏剧”一词,汉文佛教经籍通常以“伎乐”作为代称[3],而“伎乐”表演则是佛教仪式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仪式性戏剧。《法显传》记中天竺大法会的供养仪式云:

众僧住处,作舍利弗塔,目连、阿难塔并阿毗昙律经塔。安居后一月,诸希福之家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众僧大会说法。说法已,供养舍利弗塔,种种华香,通夜然灯。使伎乐人作舍利弗本婆罗门时诣佛求出家。大目连、大迦叶亦如是。(章巽《法显传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47页)

这段记载说明,安居后一月举行的大法会,说法之后的节目是供养诸塔。供养舍利弗塔的仪式是“使伎乐人作舍利弗大婆罗门时诣佛求出家”,这可能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发现之马鸣《舍利弗》戏剧残卷有关[4]。很显然,这种供养的实质就是戏剧演出。《法显传》下文紧接着谈到“诸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以阿难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诸沙弥多供养罗云,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律师者供养律,年年一供养,各自有日。摩诃衍人则供养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大唐西域记》卷四“秣菟罗国”条云:“每岁三长及月六斋,僧徒相竞,率其同好,赍持供具,多营奇玩,随其所宗,而致像设。阿毗达磨众供养舍利子,习定之徒供养没特伽罗子,诵持经者供养满慈子,学毗奈耶众供养邬波厘,诸苾刍尼供养阿难,未受具戒者供养罗怙罗,其学大乘者供养诸菩萨。是日也,诸窣堵波竞修供养,珠幡布列,宝盖骈罗,香烟若云,华散如雨,蔽亏日月,震荡溪谷。”[5]上引《法显传》云“大目连、大迦叶亦如是”,表明诸塔供养都是以戏剧的形式进行的,而且这活动每年都要定期举行,足见戏剧与佛教仪式之间的密切关联。(www.xing528.com)

《法显传》记师子国供养佛齿之仪式中,国王选择一位擅长辩说之人“着王衣服”,以王之口吻遍告城中供养佛牙之事。其后“作菩萨五百身已来种种变现:或作须大拏,或作睒变,或作象王,或作鹿马”,这些“变现”之形像“皆彩画庄校,状若生人”,而变现需要九十天才算完成[6]。“作须大拏”、“作睒变”、“作象王”、“作鹿马”者,皆可与前举之“作舍利弗婆罗门时诣佛求出家”作等量观,它们都是戏剧表演。

法显所见须大拏变、睒变等佛本生故事的表演渊源于阿育王时期的仪式戏剧活动。《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十七处与佛本生故事相关的窣堵波等遗迹,通过与相关佛教经典所载和印度文献的比较分析,可以确定,这些遗迹都是早期佛本生故事仪式戏剧的表演之地。[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