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云:“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1]这段话常常为佛教和音乐研究者援引,但如何理解其中“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的话呢?这段话是不是说佛陀在世之时,佛教徒或其他人见佛时必须歌叹以示尊崇呢?
北魏释昙鸾《赞阿弥陀佛偈》云:“圣主世尊说法时,大众云集七宝堂。听佛开示咸悟入,欢喜充遍皆得道。于时四面起清风,击动宝树出妙响。和韵清彻遏丝竹,逾于金石无伦比。天华缤纷逐香风,自然供养常不息。诸天复持天华香,百千伎乐用致敬。如是功德三宝聚,故我运想礼讲堂。”唐释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四末释《方便品》偈“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云:“《发菩提心经》云:音乐女色,不以施人,乱众生故,此供养佛故不相违。”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三○论梵呗云:“梵者,净也,寔惟天音。色界诸天来觐佛者,皆陈赞颂。经有其事,祖而习之,故存本因,诏声为梵。”以上所引一曰“诸天复持天华香,百千伎乐用致敬”,一曰音乐可“供养佛”,一曰“色界诸天来觐佛者,皆陈赞颂”。其共同点在于:第一,强调了诸天参与佛教仪式活动;第二,强调了与赞颂相关之伎乐供养。(www.xing528.com)
供养一词,在佛经中应用极为广泛,火祭、赡养父母、礼拜、以身奉侍另一人,皆可称做供养。与佛教密切相关者,大略可分作两种:其一为“财供养”,指以实物资助佛、法、僧,如供给衣食住行所需,为僧伽建造塔寺等。其二为“法供养”,信奉戒律躬行佛法者为信仰,以香华、幡盖、伎乐等敬献于三宝者为仪式。诸天,指佛教神话中的三界二十八天,通常与仪式供养相联系。除了上引外,诸天供养在佛经中触处皆见,如《增壹阿含经》卷一九:“尔时,大目揵连已取灭度。是时,此地极大震动,诸天各各相告来下,省觐大目揵连,持用供养尊德。或以种种香华来供养者,诸天在空中作倡伎乐,弹琴、歌舞用供养尊者目揵连上。”《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尔时,虚空中欲界诸天憍尸迦等,雨众天华,作天伎乐,供养如来,异口同音而说偈言:我等先世福,光明甚严饰。众妙供养具,利益于一切。世尊甚难遇,妙法亦难闻。宿殖众德本,今遇释中神。我等念佛恩,亦当发道心。我今得见佛,所有三业善。为诸众生故,回向无上道。尔时,诸天说是偈已,绕百千匝,头面礼佛,飞空而去。”
根据对早期佛教经典的考察,佛陀在世既反对以世俗伎乐为娱之具,亦反对着华鬘、香璎的行为,并为此专门制定了戒律。那么,上举这些诸天以伎乐、香华供养之行为,只能是佛陀晚年或佛灭后的仪式行为。《大智度论》卷九三云:“复有菩萨以天伎乐娱乐于佛,若佛塔庙,是菩萨或时以神通力故作天伎乐,或作天王转轮圣王伎乐,或作阿修罗神龙王等天伎乐供养,愿我国中常闻好音。问曰:诸佛贤圣是离欲人,则不须音乐歌舞,何以伎乐供养?答曰:……是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是故以音声因缘而供养佛。”由此来看,这些伎乐供养行为实际上是为了促进佛教的通俗宣传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罗什所云“见佛之仪”主要指佛陀身后的供养等佛教仪式活动而言。佛教的仪式活动,无疑包含了戏剧的因素,其本质为宗教信仰,其形式则属戏剧表演。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首揭“以歌舞演故事”即为戏剧的观点,但其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依剧本之有无以定是否戏剧的矛盾;近年,学术界关于戏剧定性的讨论趋于一致,认为扮演(装扮和表演)是戏剧的本质[2]。本讲所说的戏剧即依此来界定。佛教仪式活动,可以略分作两个层面:一是仪式性戏剧,二是戏剧化仪式。以下首先就这两个层面加以讨论,次及于二者与佛教经典之关联,再略及于印度佛教音乐对中国佛教音乐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