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莫迦菩萨窣堵波,《佛教文学十六讲》摘要

商莫迦菩萨窣堵波,《佛教文学十六讲》摘要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商莫迦菩萨,又译睒菩萨、睒摩迦菩萨。此故事即《法显传》所谓“睒变”者,主要见载《六度集经》卷五、《菩萨睒子经》、《杂宝藏经》卷一《王子以肉济父母缘》。王乃寻路至菩萨二亲之所,告二亲云其子为箭误中而死。于是感动帝释下降,以神药救活了菩萨。

四、商莫迦菩萨窣堵波

(健驮罗国)化鬼子母北行五十余里,有窣堵波,是商莫迦菩萨恭行鞠养,侍盲父母,于此采果,遇王游猎,毒矢误中。至诚感灵,天帝傅药,德动明圣,寻即复稣。(《校注》,第254页)

商莫迦菩萨,又译睒菩萨、睒摩迦菩萨。此故事即《法显传》所谓“睒变”者,主要见载《六度集经》卷五、《菩萨睒子经》、《杂宝藏经》卷一《王子以肉济父母缘》。故事云菩萨奉养年老失明的父母于山泽,修行佛道。二亲时渴,睒行汲水,逢迦夷国王入山田猎,弯弓发矢,误中睒胸。睒涕泣大言:“谁以一矢,杀三道士者乎?吾亲年耆,又俱失明,一朝无我,普当殒命。”王乃寻路至菩萨二亲之所,告二亲云其子为箭误中而死。父母遂至睒死命之所,椎胸搏颊仰首呼曰:“若子审奉佛至孝之诚上闻天者,箭当拔出,重毒消灭,子获生存,卒其至孝之行。子行不然,吾言不诚,遂当终没俱为灰土!”于是感动帝释下降,以神药救活了菩萨。以上后二经情节稍显复杂,《杂宝藏经》且有偈颂三首。故事发生地,三经皆作迦夷国(一译迦尸国),而非《大唐西域记》所云之健驮罗国。(www.xing528.com)

此故事本为古印度民间的传说,亦见《罗摩衍那》,大致说在吉迦伊的坚持下,罗摩被流放到森林之后,十车王对憍萨厘雅说了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并认为罗摩的被流放是报应。十车王说,自己幼时善射,能闻声命中。一天夜里,他来到河边准备射杀前来饮水的水牛或大象,听到汲水的声音,他误以为是大象,于是一箭射出,结果射杀了汲水的孝子。于是十车王根据孝子临死时指引的道路,找到了孝子年迈的父母,孝子的父亲诅咒十车王也要“为儿子担惊害怕而死亡”。(2.57.8—2.58.46)与之相较,佛经故事只是易为佛陀之本生,增了天帝释傅药救活孝子的情节。这与上述菩萨千生舍眼故事中天帝释的出现是相同的,帝释使得故事中原本受到伤害的一方得到了恢复,显然是佛教徒对原本古印度的民间故事的修改,使之不再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从而更适宜于表演。帝释之下降,显然是佛教传说中之“神通”、“神变”有相近的性质,其背景理应是仪式表演,而不可能真有如此之神通。《大唐西域记》说佛教传统是只为有“神变”的阿罗汉建塔,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佛经和《罗摩衍那》互见的一些故事,本讲援引了部分,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季羡林先生说:“这些故事不是抄自《罗摩衍那》,《罗摩衍那》里的故事也不是抄自佛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来源,这就是印度古代的人民群众。”[17]这说明举凡佛陀之本生故事,都可能是在现成的印度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此种改造的目的在于宣扬佛教,而用于仪式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