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原始佛教史中的提婆达多问题
提婆达多(Devadatta,音译又作调达、提婆达兜、提婆达,义译天授),佛陀堂弟,是佛教史上较具争议的人物。1963年,印顺法师写成《论提婆达多之“破僧”》一文[1],对提婆达多破僧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其破僧时间在佛陀灭度的前几年,其活动有王家尊敬、释种拥戴、苦行风尚三大背景,并确定其性质为叛教,且很快失败。1987年,季羡林先生写成《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的长篇论文[2],主要从佛陀时代古印度思想界的状况出发更为深入地讨论了这一问题。季先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欧美和印度学者在此问题上的研究状况,认为他们“基本上都没有脱开正统佛典的羁绊”。第二部分,以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主要依据,介绍了佛典中对提婆达多的论述,认为《破僧事》对提婆达多与阿阇世关系的叙述“时间顺序完全混乱”,对提婆达多宣布“五法”破僧后事迹的叙述“时间的顺序又混乱起来”。第三部分,就佛典叙述的两大矛盾之处——“一个是叙述本身的矛盾;一个是叙述的事实与以后的历史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了详细分析,明确佛陀的确曾认同提婆达多的聪明智慧,其信徒众多,既有比丘也有比丘尼,并结合法显、玄奘、义净的相关记载,肯定了提婆达多派在千余年时间中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第四部分,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佛陀时代印度思想界存在婆罗门思想和沙门思想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第二,沙门体系内存在佛教与六师外道的根本对立;第三,佛教内部存在佛陀与提婆达多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表现在戒律和学说两方面,戒律上,佛陀不反对食肉,而提婆达多“五法”禁止食肉,学说上,佛陀持轮回说,而提婆达多主张“但有此生,更无后世”。(www.xing528.com)
以上研究,是迄今提婆达多问题研究中最具代表力的论文,其中印顺法师侧重于宗教史层面,季羡林先生则侧重于思想史的层面。但提婆达多破僧时间、五法理论的性质等问题,对认识原始佛教的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载录提婆达多事迹较详尽且集中者有七部佛经:巴利文律藏《小品》(Cullavagga),《四分律》(卷四、卷五《十三僧残法》),《五分律》(卷三),《十诵律》(卷三六、卷三七《杂诵中调达事》),《鼻奈耶》(卷二、卷五),《增壹阿含经》(卷四七《放牛品》第九经),《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卷六《调达入地狱品》)。相对完整者有二经:《大智度论》(卷一四),《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其余提及提婆达多行事片断者尚多。本讲拟在印顺法师和季先生论文的基础上,以相关佛教文献为依据,综合其中的合理成分,着重讨论原始佛教史中提婆达多问题的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