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汉译偈颂程式溯源
汉译偈颂的程式来源于梵胡文佛经原典。巴利文《经集》中,程式的使用就相当普遍。如第一品第一章《蛇经》:
1.他抑制冒出的怒气,犹如用药抑制扩散的蛇毒,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2.他摒除一切爱欲,犹如拔掉池塘里的莲花,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3.他摒除一切贪欲,犹如使快速流动的河水枯竭,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4.他摒除一切傲气,犹如洪水冲垮脆弱的芦苇桥,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5.他不在生存中寻找精髓,犹如不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6.他的内心没有忿怒,超越这样那样的变化,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7.他从内心深处驱散和根除一切思虑,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8.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克服一切妄想,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9.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世界上一切虚妄,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0.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贪欲,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1.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爱欲,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2.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忿怒,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3.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痴迷,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4.他没有偏执,铲除了一切邪恶之根,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5.他没有那些导致重返这世的恐惧,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6.他没有那些导致执著生存的欲念,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17.他已排除五盖,没有烦恼,没有疑虑,没有痛苦,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郭良鋆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蛇经》由十七颂组成,每颂末皆为“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使用了末句重复程式。其中,第2、3、4颂首句都为“他摒除一切□□”的句法,可认为兼用了首句重复程式;第8至13颂,首二句皆为“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亦使用首句重复程式;甚至,第10至13颂,都是“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知道一切虚妄而摆脱□□,这样的比丘拋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的形式,使用了重章叠句的完全重复程式,并且与第2至4颂的句法遥相呼应:以上程式的使用都构成了《蛇经》的结构美、建筑美。
《经集》程式使用的还有以下各例:
第一品第二章《特尼耶经》由十七颂组成(18—34),经中牧人与世尊对话的前十二颂,末皆云“如果你愿意的话,请下雨吧!神啊!”构成末句重复的程式。
第三章《犀牛角经》由四十一颂组成(35—75),各颂的末句皆作“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亦为末句重复程式。
第六章《毁灭经》由二十五颂组成(91—115),均为神灵与世尊之间的酬答,包括神灵问十二颂,世尊答十三颂。在神灵问的十二颂中,有十一颂为重章叠句的完全重复程式,都作“我们懂得这个了,这是第□种毁灭。世尊啊!请说说第□种毁灭原因是什么”,空格依次为一至十二的数序,这是下文所论的由数序构成的完全重复程式。在世尊答的十三颂中,有十颂的末句同为“这种人是毁灭的原因”,使用了末句重复程式。
第七章《无种姓者经》由二十七颂组成(116—142),皆世尊所说,前十九颂末句皆是“应该知道这种人是无种姓者”,部分使用末句重复程式。
第二品第一章《宝经》由十七颂组成(222—238),其中第224至235十二颂,末皆云“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部分使用末句重复程式;第236至238三颂之间,仅差异二字,皆作“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致敬,但愿获得幸福”,空格二字依次作“佛陀”、“正法”、“僧团”,这又可归属为下文所论的概念程式。
第二章《荤腥经》由十四颂组成(239—252),其中第242至248七颂的末二句都是“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部分使用末句重复程式。
第四章《大吉祥经》由十二颂组成(258—269),其中十颂的末句皆为“这是最高的吉祥”,使用末句重复程式。
第十三章《正确游行经》由十七颂组成(359—375),一颂为某人问,其他为世尊答,世尊答的十六颂,末句皆为“这样的比丘将在世上正确地游行”,为末句重复程式。
第三品第四章《孙陀利迦婆罗德婆阇经》由三十二颂组成(455—486),第463至466四颂末皆为“一个想积功德的婆罗门在祭祀时,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把祭品赐给这样的人”,第467至478十二颂末皆为“这样的如来值得享用祭品”,使用了两种末句重复程式。
佛经原典偈颂的程式,在汉译中并未得到完整的保存。道安法师对早期译经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作了总结,提出“五失本”之说,其三失本云:“胡经委悉,至于叹咏,丁宁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12]裁斥胡经中“丁宁反复”的叹咏,恰是佛经原典偈颂程式未得到忠实保存的主要原因。然事实不尽如安公所论,即便安公以前的译偈,也有一些还是尊重原典的,况且安公以降姚秦鸠摩罗什迄至有唐玄奘、义净,译业已臻文质斌斌之境。比如前举《经集》第四章《大吉祥经》的程式,在吴维祇难译《法句经》卷下和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四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兹引《法句譬喻经》为例: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亦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承贞正,是为最吉祥。/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多闻如戒行,法律精进学,修己无所争,是为最吉祥。/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乏行,是为最吉祥。/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复,以时诵习经,是为最吉祥。/所闻常欲忍,乐欲见沙门,每讲辄听受,是为最吉祥。/持斋修梵行,常欲见贤明,依附明智者,是为最吉祥。/已信有道德,正意向无疑,欲脱三恶道,是为最吉祥。/等心行布施,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常欲离贪淫,遇痴瞋恚意,能习成道见,是为最吉祥。/若以弃非务,能勤修道用,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人安众生,是为最吉祥。/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此为五言六十四句偈,以每四句为一诗节,除首节外,其余各节末句皆为“是为最吉祥”,系末句重复程式。尽管诗节数与《大吉祥经》不同,但其中程式在汉译中却有完整的体现。
人类的早期,口头表演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艺术形式。佛经偈颂的程式植根于古印度文化之中。在南亚次大陆,程式的使用可谓古老而绵长。从吠陀时代的《梨俱吠陀》,到史诗时代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程式化现象相当普遍。如《梨俱吠陀》中歌唱苏摩酒的诗:
世上职业各色各样,众人愿望互不相同,
祭司盼祭主,医生盼伤残,木匠盼损坏。
苏摩酒啊,请为因陀罗流出来!
干芦苇、鸟羽毛、熊熊炉火和石砧,
金匠盼望顾主带着成堆金子上门来。
苏摩酒啊,请为因陀罗流出来!
我是诗人,爸爸是医生,妈妈磨面粉,
大家分工不同,像牛一样勤劳盼发财。
苏摩酒啊,请为因陀罗流出来!
马匹喜欢驾驶轻车,人群喜欢说说笑笑,
男人盼望亲近女人,青蛙盼望接近河水。
苏摩酒啊,请为因陀罗流出来!(www.xing528.com)
上引为这首诗的一至四节,每节末句都是“苏摩酒啊,请为因陀罗流出来”,使用了末句重复程式[13]。又如《阿达婆吠陀》治咳嗽的诗:
像心中的愿望,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随着心愿的飞翔。
像磨尖了的箭,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在这广阔的地面上。
像太阳的光芒,迅速飞向远方,
咳嗽啊!远远飞去吧,跟着大海的波浪。
以上所引是这首诗的一至三节,每节的第二、三两句完全相同,第一句则均以“像”字领起,这接近于中间句重复程式及句法重复程式[14]。泰米尔语桑伽姆时期的一首诗云:
大嫂呀你莫悲伤,且看那山中木檀香。
檀香终须离山去,女儿总要嫁夫郎。
大嫂呀你莫悲伤,且看那珍珠放光芒。
珍珠总要出海水,你女儿今日随夫郎。
大嫂呀你莫悲伤,且听那琴声多悠扬。
琴声还从琴弦出,女儿今日要嫁郎。
这首诗三节,各节首句皆为“大嫂呀你莫悲伤”[15],属首句重复程式。
《罗摩衍那》中程式使用较多,首句重复者,如罗波那欲让悉多嫁给他,悉多所说诗的前三节(3.45.29—31),每节首句同为“我忠于我的丈夫罗摩”。
中间句重复者,如梵天让蚁蛭仙人叙写罗摩故事所说诗歌的两节(1.2.32—33),每节的第二句同为“不管公开的还是秘密”。
末句重复者,如:底提对丈夫摩哩遮迦叶波所说的诗中之两节(1.45.2—3),末句同为“这个儿子能够杀死天帝释”;当众友仙人准备将罗摩带去帮助他举行苦行祭祀时,十车王慌张得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他以十三节诗回答众友仙人,其中五节的末句同为“请不要把罗摩带走”(1.19.2—14),部分地使用了末句重复程式;悉多要求跟罗摩一起到丛林中过流放生活,罗摩对她说的十三节诗(2.25.2—14),其中两节末句为“森林本身就是苦恼”(2.25.5、6),两节末句为“森林真是苦恼又苦恼”(2.25.7、9),两节末句为“森林里(面)真是苦恼”(2.25.10、11),又有三节末句分别为“森林里完全是苦恼”(2.25.12)、“森林里真正是苦恼”(2.25.13)、“看到森林很多苦恼”(2.25.14),以上凡九节,末句的意思基本相同,可以认为使用了末句重复程式;阿逾陀国国师婆私咤在丛林中对罗摩说的七节诗中有三节(2.103.4—6),末句同为“不要背离好人的道路”;阿竭多对罗摩说的诗中有两节(3.12.17—18),末句同为“悉多会在那里称心如意”;罗波那劫持悉多在高空中飞走,悉多无望地呼唤的诗中有三节(3.47.29—31),末句同为“罗波那劫走了悉多”;哈奴曼被捉,罗波那命令将他的尾巴点上火,牵着他在楞伽城到处游行示众,这时悉多走近了那火,潜心祷祝的诗(5.51.24—27),这四节诗每节末句同为“就让火对哈奴曼变冷”,首句又皆以“如果”领起,兼用了句法程式;悉多在楞伽国,遭到罗剎女的辱骂,她对罗剎女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其中有三节诗(5.24.13、15、17)末句分别为“现在为什么不来看我”、“他可为什么不来看我”、“他竟不到这里看我”,这三句内容大致相同;哈奴曼找到悉多,两人交谈过程中,哈奴曼慢慢走近悉多,这引起了悉多的怀疑,因为她知道罗波那也善于变形,她担心这是那恶魔的幻形,于是她对哈奴曼说了十节诗,其第一、三两节诗(5.32.14、16)分别为“如果你就是罗波那本人,施展出幻术变了形象;你进一步再来折磨我,你这样作很不漂亮”,“你这随意变形的罗剎!我绝食已经消瘦难当;你再把我这样来折磨,你这样作很不漂亮”,这两节诗末二句大致相同;罗剎军不断吃败仗,许多的罗剎被杀死,这时罗剎女们说了一些诗句,其中有几节赞叹罗摩的力量,其中6.82.13的末句为“这是他威力的证据”,6.82.14、6.82.17、6.82.18末句为“这也是他威力的证据”,6.82.13末句为“这是罗摩威力的证明”,它们构成末句重复程式;罗摩在战场上与罗波那直接面对,罗摩斥责魔王所说诗的前四节(6.92.11—14),末句同为“幻想我真是英雄”。
完全重复程式者,如描述罗摩与楞伽的罗剎大军作战的两节诗:
罗摩游戏般地把箭射,这些箭都难以闪躲,
径直向前,无法抗御,在战斗中像死神绳索。(3.24.16)
罗摩游戏般地把箭射,射向敌人的大军,
这些箭夺去他们的生命,就像死神把绳索来捆。(3.24.17)
这两节诗的首句完全相同,其他相应各句的内容也是基本相近的,可以认为使用了完全重复程式。罗波那要求悉多嫁给自己,悉多回答的诗有云:
林中的狮子和豺狗,有什么样的区别;
大海和那小河沟,有什么样的区别;
甘露和那酸麦粥,有什么样的区别;
你和那个罗摩之间,就有什么样的区别。(3.45.40)
金子和铅、铁,有什么样的区别;
旃檀香水和烂泥,有什么样的区别;
大象和小猫,有什么样的区别;
你和那个罗摩之间,就有什么样的区别。(3.45.41)
乌鸦和金翅鸟,有什么样的区别;
潜水鸟和孔雀,有什么样的区别;
大鹫和那个鸿,有什么样的区别;
你和那个罗摩之间,就有什么样的区别。(3.45.42)
以上三节诗各节内亦使用了平行式。又比如罗波那之弟维毗沙那来投奔罗摩,是否收留他大家深感疑虑,哈奴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两节诗:
从他那些谈话中,一点也看不出恶意;
他的面色很平静,我一点也不怀疑。(6.11.53)
他心里很沉着,一点也看不出恶意;
连他说话也和善,我一点也不怀疑。(6.11.54)
这两节诗构成了末句和中间句重复程式,而其内容实际上也是相同的,也可以认为它们使用了完全重复程式。
句法程式者,如1.55.7—12各节首句皆以“他投出了……”领起;罗摩向父王告别之后离开宫殿时,“女人们悲痛的叫吼”的五节诗(2.36.2—6),前四节的末句都为“……到哪里去寻”,前三节则表现为“这个□□者到哪里去寻”;憍萨厘雅对十车王所说的六节诗(2.38.10—15),各节首句皆以“什么时候……”领起;婆罗多率领大众来到质多罗咤山,他对设睹卢祇说的诗中有四节(2.92.4—7)首句均以“只要……”领起以诗说唱者口吻赞颂婆罗多的十八节诗(2.106.1—18),其中十五节首句皆以“它好像是……”领起。
不规则程式,如婆罗多回到阿逾陀城,面对罗摩的母亲憍萨厘雅的抱怨和责备,他说了十六节诗(2.69.13—28),其中十三节重复出现“那个允许罗摩走的人”,但在各节中的位置则各有不同,一节为第二句,五节为第一句,七节为第三句:它们构成了不规则的重复程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