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杨家将:杨业与百士军誓阻辽军,绝食不降

杨家将:杨业与百士军誓阻辽军,绝食不降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9章杨家将过杨无敌庙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潘美当面答应了杨业的要求,在陈家谷布阵,以备救援。杨业率部与数倍于己的辽军作战,且战且退到陈家谷口,却无人接应。杨业让仅存的一百多个宋军士兵各自逃生,将士们都不愿意离开,誓与杨业共御强敌。杨业决不降辽,绝食三日,死于押解燕京的途中。南宋后,民间艺人以他们的事迹为基础,演绎成“杨家将”故事,流传至今。

杨家将:杨业与百士军誓阻辽军,绝食不降

第9章 杨家将

过杨无敌庙

苏辙

行祠寂寞寄关门,

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

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

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此君周子隐,

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另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谥为“文定公”,眉山(今四川)人,与父洵、兄苏轼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栾城集》等。

【注释】

杨无敌:指杨业。(www.xing528.com)

非战罪:指陈家谷一战,由于潘美撤去伏兵,杨业孤军无援而死。

异域:此处是指与宋对立的辽朝。

周子隐:指晋代周处。周处为人正直,曾弹劾司马彤违法做事。后来,周处随司马彤、夏侯骏出征,被强逼以五千兵向七万之敌进攻,又得不到救兵,结果力战而死。与杨业之死有相似之处。

彤:指晋代司马彤。

北宋中期,苏辙出使辽朝经过古北口,见到祭祀杨业的庙宇,心中无限感慨而作此诗。这首诗既表彰了杨业的功绩,又揭露了潘美、王侁因妒忌杨业之功而毁谤杨业的恶劣行径,把潘美比作晋代在战场上挟私怨而陷害周处的司马彤,表示要诛杀潘美之类以慰忠魂,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绪。北宋杨业祖孙三人为国尽忠,千古英名,永载史册。

杨业降宋

杨业是北宋抗辽名将,原名杨重贵,又叫杨继业,麟州新泰(今陕西神木)人,世代为当地豪强。杨业原在北汉任职,骁勇异常,屡立战功,从保卫指挥使由军功累迁至建雄节度使、侍卫都虞侯,号称“杨无敌”。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出兵围攻太原,杨业曾力劝北汉主刘崇袭取辽朝援兵,并籍河东之地归宋,但刘崇不听。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兵围太原。杨业见太原孤城难保,劝刘继元降宋。太宗封杨业为右领军大将军,回到开封又授以郑州刺史。不久,太宗令其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

辽兵常犯北宋的镇州、瓦桥关和雁门关(今山西代县)等边区,北宋在边境严兵以待,双方在边境战争中互有胜负。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潘美与杨业雁门大捷后,杨业威名更著。守边的主将不少人都很妒忌他。同年十月,辽景宗耶律贤亲率大军围攻瓦桥关,宋军大败,辽将耶律休哥一直追至莫州(今河北任丘)方罢。此后宋辽双方继续在边境对峙。

杨业之死

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病死,立12岁的幼子耶律隆绪为帝。次年,国号又改为契丹,其母萧太后及宠臣韩德掌权。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由于形势不利,杨业同潘美奉命后撤,并负责把云、应、朔、寰四州的吏民迁到宋境之内。八月,潘美、杨业撤到朔州南面的狼牙村时,辽兵已经攻陷寰州。杨业见敌人兵势汹汹,便主张避敌兵锋,绕道而行,于途中石碣谷布列三千精兵,以骑兵在中路接应,保证后退的宋军和被迁百姓能安全撤退。监军王侁和军器库使刘文裕等人坚决反对此正确意见,主张不顾一切直趋雁门。王侁竟指责他空有“无敌”之名,见敌不战,毁谤他另有打算,于国不忠。潘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到杨业策略的正确性,但他却不表示意见,实际上支持了王侁等人。杨业进退两难:若战,即使不是兵败身亡,也会因兵败而治罪;若一行己意,则违抗帅令。他别无选择,只有带兵向朔州进发。临行前,他对潘美说:“我本太原降将,早应处死。我非不想出击,而是想寻找战机,以立功报国。我此去必定失利。请在陈家谷布置兵力,分左右准备救援。”潘美当面答应了杨业的要求,在陈家谷布阵,以备救援。

在杨业出发几个时辰后,王侁见杨业没回来,以为辽兵已被击败,就私自离开陈家谷去争功。潘美也跟着离开。当他们离陈家谷二十里时,听到杨业战败,竟不回援,反而迅速撤退。杨业率部与数倍于己的辽军作战,且战且退到陈家谷口,却无人接应。契丹兵又蜂拥而至。杨业让仅存的一百多个宋军士兵各自逃生,将士们都不愿意离开,誓与杨业共御强敌。于是他们又浴血奋战,最后全军覆没,杨业身上伤数十处,因战马受伤不能行动,为敌所俘。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与百多名士兵也无一生还。杨业决不降辽,绝食三日,死于押解燕京的途中。

杨六郎父子

杨业第六子杨延昭(957~1014),原名延郎,少喜排兵布阵。杨业每次出征,都让他随同锻炼。宋真宗时,杨延昭领兵守卫保州(今河北保定)等河北边境城塞,多次击败来犯辽兵,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他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而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守卫边境二十多年,威名远扬契丹,被契丹人称为“杨六郎”。北宋中期宋夏边争时,范仲淹曾与杨延昭子杨文广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置于麾下。熙宁元年(1068)七月,陕西经略使韩琦派杨文广前往秦州西北筑筚篥城以保护附宋蕃民,杨文广声东击西,扬言要建喷珠城,却率部急奔筚篥部署防务。次日清晨,西夏军到达后见宋军防守严密只得退兵,杨文广派兵遣将追杀,大破西夏军,杀获甚众;九月,杨文广率众修成甘谷等三城堡宋神宗诏书褒谕,并筚篥城赐名通渭堡(今陕西东北)。熙宁七年(1074)三月,辽、宋争河东地界,杨文广献阵图和取幽州策略,朝廷还未及回复,十一月,杨文广病死。杨业祖孙三代赤心为国,驰骋沙场,战功卓著,以气节流传后世。南宋后,民间艺人以他们的事迹为基础,演绎成“杨家将”故事,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