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辽之战
澶 渊
路出澶河水最清,
当年照影见东征。
满朝白面三迁议,
一角黄旗万岁声。
金币无多民已困,
燕云不取祸终生。
行人立马秋风里,
懊恼孱王早罢兵。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和《子不语》等。
【注释】
澶渊:州名,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宋辽在宋景德元年(1004)在此订立盟约。三迁议:指辽兵南下时,大臣们向宋真宗提的迁都建议,王钦若奏议迁都金陵,陈尧叟奏议迁都成都等。(www.xing528.com)
燕云:指幽、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等十六州之地,大约都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
孱王:懦弱的君主。此处指宋真宗。
清诗人袁枚路经澶渊,想象当年寇准率师抗辽的情景,有感而作此诗。宋师本应该利用抗辽将士首战告捷、情绪高昂的有利时机,乘胜打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然而宋真宗却甘受屈辱,草草罢兵,定下“澶渊之盟”。后来北方之敌正是以燕云十六州为基地入侵中原、灭亡宋朝的。实际上,收复十六州一直是宋初最高统治集团北向用兵的终极目标,是终宋一朝的难解情结。
高梁河之役
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之事须从五代时后晋石敬瑭说起。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后唐所攻,遂向契丹求援,自称儿皇帝,并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宋太祖和宋太宗对此耿耿于怀,在平定南方诸国后,便把目光转向幽云地区。
高梁河(今北京城西北)之战是宋辽正面冲突的第一次大战。在开宝元年(968)、二年和九年,北宋都曾出兵北汉,皆因辽对北汉救援,无功而返。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围攻太原;同时以骁将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遏制契丹之援。三月,郭进在白马岭(今山西孟县东北)大败辽耶律沙救北汉之军,辽监军冀王敌烈等战死。五月,北汉降宋。宋太宗赵光义想乘胜进攻辽国,夺取幽蓟。当时宋军将士皆十分疲乏,且粮饷已尽,都不愿再攻辽朝,然而无人敢反对太宗。太宗命枢密使调发屯兵,六月从镇州出发,北上攻辽。宋军在沙河首战告捷,大败辽军北院大王奚底的军队,接着进围幽州。七月,辽主命大将耶律休哥率五院军前往救援。宋辽两军在高梁河一带激战,结果宋军大败,辽兵追杀30多里,斩首万余,宋军抛弃的兵杖、器甲、符印、粮馈不可胜数。太宗两箭中股,仅以身免,至涿州才乘驴车逃回。
宋辽大战
高梁河之役失利后,太宗命刘延翰、李汉琼率兵屯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崔彦屯关门(今河北河间)、崔翰驻定州以防御辽兵进攻,形成守势。太平兴国四年冬,辽兵果然大举南侵,刘延翰等将领按照太宗所授阵图于徐河(今河北满城北)军分八阵,准备与辽军会战。此时,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认为:布八阵而战,宋军兵力必然分散,势力悬殊,于宋军不利;不如集中兵力,可以决一胜负,以求较大胜算。赵延进还愿主动承担违诏之罪。于是宋军分为二阵,首尾相连,与辽军大战。结果宋军三战三胜,辽军败走西山,士兵跌落坑谷不计其数;宋军斩辽军万余级,俘虏三万多人,获马千余匹,擒获辽军酋长三人,获得兵器、车帐、羊畜无数。这就是徐河大捷。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辽军十万进入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以北地区。当时知幽州行府事并三交(今山西太原北古城村)都部署潘美到代州巡抚,当即与代州刺史杨业共定南北夹击的作战计划。由杨业率数千骑兵从西陉迂回到辽军背后,潘美自率大军,出雁门关北,二军猛烈夹击,辽军大败,辽节度使萧咄李被杀,生擒马步军指挥使李重海,杀伤无数。这就是雁门之捷。杨业本来是北汉节度使,入宋后,镇守代州,骁勇能战,屡立战功,号称“无敌”。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为政简易,深受郡里爱戴。
雍熙北伐
雍熙三年(986)正月,宋朝知雄州贺令图等相继上书说:“契丹的皇帝年纪幼小,国家大事皆由太后决定,辽大将韩德宠用事,辽人愤恨,请圣上趁辽国内部不稳的时机发兵夺取幽蓟。”宋太宗就派三路大军,兵力超过三十万,北伐辽国,声势浩大,势图夺取幽云,史称“雍熙北伐”。宋军初战告捷。但东路曹彬为了邀功,轻敌幸进,不听指挥,在岐沟关惨败;七月,辽国萧太后亲率大军十万乘胜反攻,从宋军中夺回寰州,直逼云、朔、应三州,形势危急。宋太宗命令潘美、杨业率军护四州之民南迁。潘美部将王侁、刘文裕等妒忌杨业屡立战功,对杨业挖苦讽刺。杨业被迫出战,并请求潘美在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设伏救援。杨业于狼牙村遭辽大将耶律斜轸伏击,寡不敌众,退至陈家谷口。然而此时援兵已撤,杨业见况,抚膺大恸,率部再战。杨业受创数十处,坠马被擒,绝食三天而死。
十月,辽承天后和辽圣宗以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领兵南侵。十二月,辽军在君子馆(今河北任丘南)一战,大败宋将刘延让、李继隆的部队,生擒宋军先锋贺令图、高阳关部署杨重进等将领,杀死宋兵数万人,刘延让仅以身免。辽军乘胜攻下邢州、深州,并且放纵兵丁大肆掠夺,邺城以北,千里萧然,一片凄凉。
自高梁河之败到君子馆之败,宋军先后损失兵力不下三十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从此宋北部边防门户大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