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归来访长荣
1988年12月,“京剧新剧目汇演”在天津拉开帷幕。上海京剧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一举夺魁。剧中曹操的扮演者,原陕西省京剧团团长、京剧名净尚长荣,更是艺惊津门,活脱出一个既伟大又渺小,有着十分复杂内心世界的曹操形象,谱写出一曲满城争说“活孟德”的梨园佳话。今年9月,《曹》剧移师北京,再次以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独到的艺术成就倾倒首都观众,享誉京华,捧走了中国戏曲学会颁发的首枚“金盾牌”奖,这是当今戏曲艺术的最高荣誉。当我去拜访应邀来陕的《曹》剧导演马科时,意外地与长荣同室相遇,便乘机先同他攀谈起来。
一说起《曹》剧的成功,本来显得睿智而憨厚的尚长荣顿时激动起来。“这些年来,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推出一部好戏,进而使京剧,使我们的民族戏曲兴旺起来。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剧组的同志在排《曹》剧时,简直玩上命了。管它是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热浪蒸人的酷暑,大伙儿都把整个身心扑在了排戏上。”长荣说着,马导演抢过话茬:“可不是,排戏时数长荣脸皮最‘厚’。几次排演下来,他已是浑身大汗,但一听导演还有意见,总是憨态可掬地要求再来一遍。”的确,尚长荣这位著名的艺术家,在上海京剧院排戏的那些日子里,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且在生活作风上严于律己,处处以一个普通演员的姿态出现在大伙中间。他住的宿舍就在上海京剧院三团简朴的办公楼里,房间大门正冲着公共厕所。他不仅不嫌弃,而且总是尽义务冲洗厕所。夏天高温难熬,他干脆打了赤膊。领导感动了,大伙儿佩服了,全剧组自动掀起了学习尚长荣的热潮。
不少人知道,《曹操与杨修》的剧本并非是一问世就备受青睐。恰恰相反,剧本发表后,足足沉寂了一年多。是尚长荣将剧本推荐给上海京剧院的。当我提及这码子事时,长荣坦诚地反驳道:“其实并非是我发现的剧本。最初,我们团史美强同志看到这个本子后,认为颇有特色,便郑重地推荐给我。同时老史还对剧本作过不少有价值的修改加工。上海京剧院决定采用此剧本后,导演马科和其他同志也都对剧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到天津汇演时,已是改了第八稿的本子。赴京演出前,又对剧本改了两稿,删去了原有的第七场,使全剧更加精练集中。总之,今天《曹》剧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方面精诚合作的结晶。无论是剧本,还是表演,我个人做得实在太少了。”寥寥一席话,透视出这位艺术家的崇高人品和敦厚艺德。(www.xing528.com)
很快就要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尚长荣,对京剧事业的发展时时感到一种紧迫感。为了集中精力在艺术王国里快马驰骋,最近他辞去了团长的行政职务,放弃了香港演出的机会,把自己全部精力和才能都投入到振兴京剧,多演好戏的事业中。北京演出后,长期的紧张和劳累使他病倒了。然而,强烈的责任心和艺术的驱动力给他注入了巨大的力量。他带着病躯,组织和主演了陕西省京剧团排演的《曹操与杨修》。近日,他再次南下上海,参加电视艺术片《曹操与杨修》的拍摄。元旦前后,又要匆匆返回西安,完成排演《曹》剧的全部工作,力争春节期间将《曹》剧奉献给三秦观众。我衷心祝愿他获得更大的成功。
1989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