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识的现代呈现——评大型评剧《我那呼兰河》
作为一部先后获得文化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金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金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等多种殊荣的优秀剧作《我那呼兰河》,以其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方式,反映出上世纪30年代呼兰河畔、黑土地上,那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命意识、生命态度、生活状态和生命体验。展示出他们那种可歌可泣的死的挣扎与生的坚强之双重变奏,从而带给了观众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心灵冲击。同时,该剧又以精到细腻的舞台呈现,别致独特的风格雕琢,演绎出一部大气恢弘、精致厚重的评剧力作,为拓宽现代戏表演的路子,提升戏曲现代审美形态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对生命意识的展示:《我那呼兰河》所呈现的深刻思想内涵
《我那呼兰河》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次亮相时,观众群中有六七成是80后、90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这些南方的年轻观众接受了北方的剧种——评剧,有记者指出,这说明是“亲近人们的审美”所达到的效果。一位青年观众说:“萧红的作品我看过,这出评剧的确演出了萧红作品中的那种感觉,有些唱词很美,通过这个剧,我能感受到东北土地上生命的坚韧。”
为什么一部表现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能如此感动当代观众?它的答案应当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点上:任何一部优秀的剧作所反映出的绝不仅仅是某个人抑或某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而在于它一定能够透析出社会的肌理乃至对人性进行拷问。《我那呼兰河》所呈现出的深刻思想内涵正在于斯。
《我那呼兰河》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观众,正是因为剧中塑造了一群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倔犟生命。《我那呼兰河》的文学底本源于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原作品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呼兰河畔普通东北人的悲惨遭遇,同时也表现出东北人民面对日寇入侵,誓死保卫家乡的精神;在形成故事表层张力的同时,鲜明地展示出了在东北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东北人的生命态度。评剧《我那呼兰河》不是对《呼兰河传》《生死场》的简单复制,从剧本创作始,便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开掘,更深刻地表现东北人民的精神世界。进而通过戏剧特有的表现手段,更好地传递出萧红作品中的思想光芒与精神力量,释放出在那片黑土地上生息劳作的人们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经历着怎样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生活情状。可以说,《我那呼兰河》从主题意旨到王婆等人物性格的开掘,诸多方面都展示得淋漓尽致,演绎得有声有色,几乎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地。
当代观众虽然离剧中所表现的时代有相当的时空差距,但是剧作的艺术家们借助舞台的二度创作,对生命意识作出了鲜明的现代呈现,特别是高蹈地运用了评剧善于反映现代意识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凝结当代戏剧艺术智慧的舞台作品,在揭示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非常时期的非常人生的同时,细腻而深刻地表达出主人公性格形成中浓重的地域性和历史感,剖析出他们灵魂中历史与文化的投影,张扬起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节奏,大大拉近了今日观众与往昔历史的代沟,很好地接通了时空造成的空间与隔膜,当然也就受到了青年观众的欢迎。
戏眼与灵魂:艺术舞台又一个独特的“这一个”
戏是要塑造人物的。好戏的戏眼与灵魂应当是独特的“这一个”。《我那呼兰河》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王婆。首先,编剧根据戏剧创作的需要,对小说中的戏剧元素进行了提炼加工,重新结构故事。而导演则根据戏曲艺术规律、行当设置,高屋建瓴地进行了树立女一号的再创造。对比田沁鑫话剧版的《生死场》,评剧不再是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来展开矛盾冲突,而是完全颠覆了话剧的结构。原来不那么重要的一个女性角色——王婆,成了舞台的中心人物,整个戏变成了一部女人戏,表现的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内心处的挣扎与坚强。包括剧的结尾,在话剧里,男主角赵三拿起锄头带领村民投身抗日的战斗。而这部评剧展示的却是王婆最后举起大旗,号召呼兰河的同胞奋起抗日杀敌。
为了配合这一根本性的艺术移位,王婆的戏份自然得大大加重。就是斗秧歌、改嫁等那些情节,也随之做了实质性的改动,进而生动地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呼兰河畔一段震颤灵魂的女性传奇。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全剧通过匠心独具的台词设计(例如王婆对儿子的无限情愫凝结成一个粗俗的民间语言“滚”)、舞美设计(例如在具有浓烈东北风情的“斗秧歌”一幕中,王婆挥动红绸,随心而舞)浓墨重彩地展示出那片神奇的黑土地上“这一个”女人独特的人生与个性,从而使舞台上的王婆形象,其感染力达到了一种极为强烈的程度。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性格的灵魂,将扮演的王婆这个人物所体现的隐忍、坚守、挣扎与抗争活脱出来、跃然舞台,实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所有的观众。王婆这一艺术形象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望成为“中国评剧舞台上一个留之久远的重要人物形象”。
另外,这部作品整体意义上的独特艺术个性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我那呼兰河》不仅仅创造出了王婆“这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而且其对文学原著艺术氛围的精准把握,也使得整部剧作成为了艺术殿堂中独特的“这一个”。茅盾曾经说过:“《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对视《我那呼兰河》,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到,在查明哲的导演指挥棒下,评剧显得更加具有诗意气质。请看,盂兰节之夜的呼兰河畔,人们用放河灯的方式寄托哀思,希冀上天能保佑自己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一场景若诗若画,虚幻灵动,体现了景美、情美、形美三者的和谐统一。这种美好意境构成的艺术美,正是渗透了创作者主观意念和意旨情趣所创造出来的音响诗画。更可赞叹的是,在整部剧作中这种以虚带实、创造意境的戏剧场景,并非是个别场面,而是全然体现在导演构思的统一体中。也因为此,评剧《我那呼兰河》创造性地传递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氛围与感染力,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戏曲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www.xing528.com)
曹禺的经典之作《雷雨》演出后,许多论者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剧中的“第九个角色”——雷雨。那郁热的雷雨为戏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相当程度上深化了戏剧的意象。而《我那呼兰河》中那条奔腾的呼兰河无疑也是承载了丰富的含义,“那不仅是一个布景,更是整出戏的灵魂”。这条有呼吸、有悲喜、有生命的河,承载着生与死的多舛命运,承载着血与火的民族磨难,不仅是剧中的人物与它相融一处,而且台下观众的心声也同它流淌到了一起。当然,如果仅仅是从舞台的呈现上着眼,“呼兰河”的面貌与传统评剧的舞台有着不小的不同。然而用推动现代戏曲发展的眼光来扫描,这种不同并不与题材隔阂,也不和戏曲剧种和表演艺术基本规律相排异。恰恰相反,这种不同是一种具有时代审美特点的品位提升和艺术创新,它体现出一种颇具创作整体智慧与时代创造力的现代戏曲突进之趋势。在今天,是值得我们认真观摩和学习的。
继承与创新:戏剧革新的成功之作
作为一部取得了显著成功的精品之作,《我那呼兰河》在戏剧创新方面的探索无疑值得我们广为借鉴。戏剧革新可以有多样化的方式,纵观全剧,《我那呼兰河》在多个方面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首先,《我那呼兰河》在戏剧创新总体上至关重要的一条,当推戏剧观念的革新。《我那呼兰河》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走进剧场,其中新元素的大量植入,尤其是那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识的现代阐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音乐、唱腔的创新,也为全剧的成功注入了浓浓的一笔。在《我那呼兰河》中,音乐和唱腔创作上所起到的渲染强化人物与题材的强烈效果,使得作品在不失评剧艺术风格基础上,焕发出了评剧舞台上并不多见的完整性和巨大感染力、表现力、爆发力。该剧选用了评剧中的一些经典音调进行重新整合,以艺术家的勇气突破了传统戏曲那种简单的音乐程式,适当加入现代音乐的元素,营造出一种音乐表现与人物形象展示完美结合的流韵情境,引来了观众不息的掌声。为了最大强度地提升《我那呼兰河》的戏剧张力,剧中还大胆采用了现代电影艺术对于场景音乐的处理手法。同时借助交响音乐的创作思维,将器乐化手段带入该剧展现矛盾冲突的诸多场面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评剧的表现力。所有这些,不仅使得该剧在当前的评剧舞台、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而且对中国戏曲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导向性的意义。
再次,现代戏曲拥抱观众,离不开程式的继承与创新。《我那呼兰河》在程式的创新方面同样是可圈可点。例如剧中王婆与儿子铁钟离别的一场戏,就通过演员创造新的表现程式,王婆抱着儿子丢下的大氅跪视远方,伴以如泣如诉的倾情演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间那割不断的骨肉之情。新颖的艺术展示融合着传统程式的律动,格外调动起观众看戏的兴趣。
另外,道具、舞台设计的创新也是全方位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戏曲的舞台背景通常是二道幕,色彩素雅,有些幕布上施以精美的刺绣,用来增添一种现场感。但是,传统戏曲的舞台背景总还是令人感到缺乏一种立体感。比起传统戏的舞台,观众看到的评剧《我那呼兰河》,舞台显然更具纵深感,并且富于层次的多重变化。例如形成一定坡度的舞台,让整个场景和人物运动具备了强烈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再像金芝生孩子的一场戏,通过两条长绳的摇晃来体现艺术的表达,让两条长绳有了艺术生命,牵动起整个舞台也活泼流动了起来,对剧情的渲染也自然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加之舞台上光影、幕布的明暗变幻,为强化故事人物的情感表现提供了更为广阔而深邃的可能。而在幕布之后,若隐若现的背景表演烘托着情节发展,其中既有洞房产子的农家趣景,又有日寇挥刀的杀戮惨相,这种对电影“蒙太奇”艺术手法的巧妙借用,使得戏剧更为灵动好看。毋庸置疑,在现代观众审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吸纳更多的艺术手段,能够增加戏剧的表现力,亲近人们的审美,同时也会促进戏曲艺术得到真正的更大的发展。这种戏剧效果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得到了全面印证。九艺节展演的众多传统剧目,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寻求现代表达的倾向,这些贴近当代观众、贴近当代审美的尝试,尽管手段各异,但无疑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来欣赏传统戏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看到,现代京剧《生活秀》将传统戏曲的板腔体与现代作曲技巧有机结合,并大胆尝试在京剧舞台上表现当代市民的生活,同样受到了青年观众的青睐。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我那呼兰河》的艺术创新尽管是全方位的,可它的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在继承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其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真真切切、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评剧传统的基本元素。我们有理由大声地说,不论在戏曲现代化的尝试上是如何全方位的,而《我那呼兰河》都不折不扣地是评剧。
一部优秀的剧作诞生了,我们非常期待有更多的观众走进《我那呼兰河》,更期待由此中国戏曲创作走向一个创新变革的新时代。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是摆在广大戏曲工作者面前一个不可绕行的重要课题,任何一个剧种要发展要壮大,都必须赢得当代观众的认可与喜爱。而在继承、坚守、发展、创新这条路上,传统戏曲如何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自然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多种尝试。而《我那呼兰河》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是积极、有益和十分宝贵的。
2010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