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舞台艺术发展现状与提升方向-孙豹隐文集

陕西舞台艺术发展现状与提升方向-孙豹隐文集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九艺节后看差距陕西舞台艺术仍需提升——答《陕西日报》记者问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共获得10个奖项。而本次为参赛参评剧目最多的一次,共有三台剧目亮相,其中《米脂婆姨绥德汉》和《大树西迁》为参赛剧目。本届艺术节所组织的21个下基层小分队中没有陕西。在本届艺术节的演交会成功交易1.55亿的背景下,陕西的三台戏无一与外交易成功。

陕西舞台艺术发展现状与提升方向-孙豹隐文集

九艺节后看差距陕西舞台艺术仍需提升——答《陕西日报》记者问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共获得10个奖项。这是陕西文化艺术在历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而更令人振奋的是,我省此次有三台大型剧目参评参演,也是历年来参评参演剧目最多的一次。虽然整体成绩不错,但从专业角度来看,陕西的舞台艺术依然有差距,非常遗憾地与最高奖“文华大奖”失之交臂。为此,记者专访了我省唯一参加此次“九艺节”的评委——孙豹隐先生,请他站在全国文化艺术的平台上,冷静审视陕西舞台艺术的成就与差距,为我省舞台艺术的发展建言献策

“九艺节”规模、艺术水准、交易数量创历史新高

记者: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艺术节”的背景和此次“九艺节”的基本情况?

孙豹隐:中国艺术节是1987年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创办并亲自题名的,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全国顶尖文化艺术的大汇聚,是优秀文艺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本届艺术节规模更大,除了65台正式参奖节目以外,还有一批不评奖参演节目和外国以及港澳台的交流节目共114台,数量创历史之最。

此次艺术节的突出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剧目市场化,力争使剧目能够面向群众,面向市场,面向基层。此次参赛剧目均有演出场次的硬标准,如戏曲要求演出100场以上才可以参评。同时,要求观众买票看戏,但票价低至60元甚至40元,真正做到文化惠民,送戏给民。此外,九艺节首次举办演出剧目交易会(演交会),除整台戏剧可交易外,还可以进行剧本、舞台、灯光等单项交易,使得整个艺术节充满活力。第二,在演出同时设立了中国戏剧高层论坛,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搭建了一个平台。邀请演艺行业中国际国内的大腕级嘉宾,让外国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市场更加了解,也让国内演艺界了解国外演出市场经验和现有状况,为自身更好地走出国门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三,本次艺术节真可谓“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在整个艺术节期间,主办方组织了21个演出小分队到基层去表演,让顶尖艺术家走进工厂、社区、农村

记者:您认为本届艺术节还有哪些闪光点呢?

孙豹隐:除了刚才说过的参赛剧目数量繁多以外,戏剧形式多样可作为第一个优点。此次参评剧目涵盖了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人偶剧、杂技等多个类别,包括不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目,如京剧粤剧豫剧川剧、越剧、琼剧、昆剧、婺剧等。另外从题材上看,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改编传统戏并举,给观众带来一道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大餐。第二就是奖项的设计极具特色。第十三届“文华奖”在此次艺术节上进行评比,奖项被压缩:65台戏中只评出10个大奖;同时评选第十五届“群星奖”,将群众的艺术也拿到“阳春白雪”高雅艺术的殿堂上来选评。此外,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也在此时举行。吴冠中、靳尚谊、刘大为等我国著名画家的力作都在展出行列,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是参赛剧目的质量普遍高,选材比较好。第四点是最重要的,即创作回归艺术趋势明显。过去很多戏剧创作是为了评奖或者就是跟风创作,脱离了艺术的创作规律。而这次艺术节上应景的东西趋少,体现人文关怀、歌颂永恒人文精神的东西趋多。

陕西参评剧目优势明显但整体艺术水准还有差距

记者:您认为此次陕西参评的两个剧目的优点分别是什么?(www.xing528.com)

孙豹隐:历届艺术节,陕西基本上都积极参加了。而本次为参赛参评剧目最多的一次,共有三台剧目亮相,其中《米脂婆姨绥德汉》和《大树西迁》为参赛剧目。从客观上说,这两部戏质量都不错。《大树西迁》从选材上看是当前唯一的一部描写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戏。从艺术上看,《大树西迁》活脱脱地展现出一代优秀知识分子长达50年的情感嬗变,展示出其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释放出了大秦之声的艺术魅力。而《米脂婆姨绥德汉》则用“米脂的婆姨”和“绥德的汉”这两个人文符号唱响一曲全新样式、全新心态的人间大戏,同时灌以普通百姓的情爱故事,张扬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亲和力。特别是其艺术呈现极具特色,60首信天游听得观众如痴如醉,舞台呈现一步十景,使观众如临黄土高原,加以原生态歌谣,返璞归真,土得真实,土得令人感动。这两部剧可谓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质量精良。

记者:那我们陕西的剧目与全国优秀剧目之间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呢?

孙豹隐:从171台优秀剧目中选出65台参赛,可以说每台都是好戏。与获得大奖的10台好戏相比,整个陕西的舞台艺术还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下基层不足。本届艺术节所组织的21个下基层小分队中没有陕西。不说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只就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来说,唯独陕西的剧目没有下基层。第二,对外交流不足。在本届艺术节的演交会成功交易1.55亿的背景下,陕西的三台戏无一与外交易成功。而西北五省中宁夏的《月下贺兰》交易成功,这说明我们陕西戏剧走出国门的意识还不够强烈。最后,从评奖来看不太理想。虽然说评奖也不排除偶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剧目本身的质量依然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的剧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就音乐问题来看,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曲润海先生说过:“原本梆子戏,都是吼的,但现在只有秦腔还在吼,其他都改良了。”这就可以看出,秦腔的音乐形式急需朝外地尤其是南方观众易接受的方向改革。有人开玩笑说:“秦腔要有三注意: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塌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折射出秦腔与目前文化审美的某种不适应。此外,秦腔有着固有的程式美,但目前一些秦腔戏搞成了一种话剧加唱的形式。戏剧程式化的保留、发扬、提高的大课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陕西舞台艺术仍需提升

记者:通过参加广东九艺节,您对陕西戏剧界有什么建议?

孙豹隐:广东通过举办第九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提升了舞台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更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在想陕西是否可以争取到第十一届艺术节的举办权。因为陕西无论从经济实力、文化内涵还是艺术实力来看都具备了筹办条件,可以通过艺术节的举办大大提升我们的文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至于陕西秦腔如何走向全国?我认为首先是省上相关部门应该真正重视秦腔的发展。我省从1983年就成立了振兴秦腔委员会,但是已经27年过去了,我们的秦腔还处在需要振兴的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工作力度,真正落实振兴秦腔的措施。其次,陕西秦腔发展应面向全国、放眼全国去借鉴经验。比如,其他省市创办了中国评剧艺术节、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我们的秦腔艺术节原来就是中国秦腔艺术节,可现在却变成了地区性的秦腔艺术节。即使是名称的改变,也包含了我们面向全国宣传秦腔的决心和气度。我们应当尽快争回这个带“中国”的大名谓。第三,一定要创作出精品剧目。现在看来,我们陕西的好戏还是少。精品剧目只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柳河湾的新娘》等有限的几部。其实,秦腔自身有很大的优势,仅传统的剧目就有3000多部,其中不乏好的东西。因此,戏剧创作人员应潜心创作好戏,潜心挖掘传统经典剧目的魅力,使一些为普通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剧目重新焕发出光彩。第四,应爱护、重用和引进人才,加快培养自己的导演和舞美。陕西好的秦腔戏剧导演非常缺,一有大戏上马,习惯于请外来导演和舞美。外聘导演不一定对秦腔的戏剧特色能够熟练掌握,因此,容易排出四不像的戏剧来。此外,还要加大对秦腔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以理论研究来推动指导秦腔艺术的再上台阶

2010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