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陕西人艺话剧《钟声远去》:秦味话剧之力作

评陕西人艺话剧《钟声远去》:秦味话剧之力作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秦味话剧之力作——评陕西人艺话剧《钟声远去》一台好的话剧,往往能够浓缩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生动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创造活动,集中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启迪开发一个民族的思想空间。看了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钟声远去》,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流动着风云变幻的历史镜头,几缕思绪油然升腾。话剧艺术在中国已逾百年,如何使话剧更加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并锐意创新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评陕西人艺话剧《钟声远去》:秦味话剧之力作

秦味话剧之力作——评陕西人艺话剧《钟声远去》

一台好的话剧,往往能够浓缩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生动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创造活动,集中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启迪开发一个民族的思想空间。看了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钟声远去》,眼前仿佛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流动着风云变幻的历史镜头,几缕思绪油然升腾。

《钟声远去》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陕西咸阳五陵原上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中经历的阵痛与变革的故事。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1982年这段时间,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转型期。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应当说是十分成功的,但是,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和成果的这个阶段,关中一代农民也经历着艰难的抉择,饱含着太多的阵痛。当时,南方一些地方联产承包已经浮出水面,农民也开始尝到了甜头,而古都咸阳五陵原上的官道村,拥有威信和权力的老书记依然在按部就班地领着乡党正月十五闹社火。大伙各有所想、心不在焉间,上过大学的萧汉回村了,揭开了这个历史积淀极为深厚的古老村落搞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序幕。于是,这一老一少围绕守旧与变革展开了一系列无法避免的冲突。他们之间既有精神对抗的一面,也不乏心理默契的一面,全剧着力托举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通过这两方面传递出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浸润与现代血脉奔涌相随相连的意象流淌舞台,折射出复杂变革年代农民的命运和他们所遭遇的阵痛、心灵的震颤,进而开掘出了农村题材作品新的独特文化内涵。剧作借助播种下的农村联产责任制最终深入人心、走向大道这个载体,收获了思想解放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个立意深刻的戏核。并以现实主义美学迸放出的艺术魅力,提升着民族的精神,引发人们的不尽思考。看过《钟声远去》,我们还有理由说,钟声远了,可辉煌的未来离我们更近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思想解放大潮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太大了。如果没有那次思想解放,没有那个时候付出的巨大阵痛,则难有今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钟声远去》另一个思想价值庶几在此。

思想内容是靠鲜活的人物来充盈支撑的。《钟声远去》的人物造型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在舞台上吹拂起一股清新的气息。老书记身上,既有多年对我们党和领袖一种近乎迷信的固执,又有传统文化所谓忠义、仁厚的深度熏染,还潜游着不断自省、不断变化、不断前行的因子。他毕生忠心耿耿按照上级的指示为群众操劳办事,客观上却因为搞斗争搞批判“是拿手好戏”而造成诸多大错小误,无法带领乡亲走出贫困的凹地。他的生命状态显得波澜迭起,内心脱不开痛苦地挣扎与煎熬,直到最后他认清了故步自封不往前走是不行的,赞许萧汉的改革路子是对头的,从而唤起了心灵的苏醒,完成了自我的解放。如果说老书记是特定时期带有独特历史文化传奇意蕴的艺术形象,那么,萧汉无疑是那个时期农村先进青年中带有“新人”色彩的艺术形象。萧汉征服观众之处在于,编导并没有把他设计成那种完全意义上的时代先锋、坚持改革的闯将,而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严格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出发,赋予其独有的个性与作为。萧汉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时候显得卑躬,有时候又敢于张扬。萧汉青春朝气,有现代意识、知识储备,在行动、心理、情感方面闪烁出亮点。他与老书记可以说是戏中代表内在意蕴和文化精神的关键人物,他们两人通过“喝酒”“铲苗”“推荐”几场戏,在冲突——碰撞——对峙——默契中,唱响了我们时代前进的主旋律。透视萧汉,还需要扫描其与三个情感丰富的女人之间的关系。戏中编织萧汉与三个女人的关系,绝非是为添加“葱花花、油点点”陡增看点,也不是单为写情而写戏,而是瞩目于通过与三个不同女人的情感纠葛来丰富萧汉的性格,凸显他性格中的无奈与可爱。正是这种对人物深层的开掘、现实主义的舞台解读,凸显出一个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另外,《钟声远去》里的萧德厚、瓜婆、关武干等人物群像也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就说这个萧德厚,他见了老书记表面上极尽恭维,甚至听到一句风吹草动的话便惊恐万状,手抖个不停,可心底里却思绪暗涌,多少年不停地挖寻那些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金银财宝。透过这些细节的渲染,这个人物独有的那种无助、苦涩、狡黯与一点对历史的调侃袒露无遗,为营造调节舞台的整体情境氛围起到了大有益的作用。这种人物塑造的新视角可圈可点。(www.xing528.com)

话剧艺术在中国已逾百年,如何使话剧更加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并锐意创新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方言话剧能够较多地保留我们民族文化的东西,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文化的资源,适度地推出方言话剧的精品,是繁荣发展话剧艺术的一条途径。《钟声远去》写的是三秦大地上的故事,表现的是浓郁的秦风秦韵。陕西人艺的艺术家们把三秦文化深厚的底蕴绘声绘色地展示在舞台上。大秦之风遍吹,古老钟声流贯,打通了艺术同观众沟通交流的渠道,取得了吸引观众激发共鸣的戏剧效果,实现了戏剧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钟声远去》尚缺乏精雕细刻的打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服装景观也都有提高的余地。但是,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美学的秦味话剧,她是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的。

2007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