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孙豹隐文集》:张扬理论风帆,引领戏曲未来

《孙豹隐文集》:张扬理论风帆,引领戏曲未来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扬理论风帆把握戏曲未来——《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文集》序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悄然来临,这个带给我们众多期望与畅想的世纪既让我们为之欢呼和雀跃,又因其引发的巨大而多样的冲击演绎出诸多的新话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戏曲这个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关注它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境遇,关注它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面前的走势,探索21世纪中国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是戏曲界同仁当前不能不面对的话题。

《孙豹隐文集》:张扬理论风帆,引领戏曲未来

张扬理论风帆把握戏曲未来——《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文集》序

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悄然来临,这个带给我们众多期望与畅想的世纪既让我们为之欢呼和雀跃,又因其引发的巨大而多样的冲击演绎出诸多的新话题。当代中国戏曲所面临的命运和它的发展前途就是这众多冲击中的一种。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戏曲这个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关注它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境遇,关注它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面前的走势,探索21世纪中国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是戏曲界同仁当前不能不面对的话题。鉴于此,2003年金秋,乘第八届中国戏剧节的实践热情,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汇聚古城西安,共同营造了“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的平台,对中国戏曲曾经出现过的辉煌和未来戏曲的发展规律、生存形式、活动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和实践上的探索,自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加入世贸组织,也不只是让中国介入世界政治经济事务,而是要担负更多的历史责任,承担起一个大国对全球应尽的义务,更要面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对我们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中国戏曲就是在这种冲击面前首当其冲的一种传统文化样式。可以说,中国戏曲千百年来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和在它的影响下对普通民众价值观念的左右,既体现了它诞生于中国农耕文化这样一个母体中与生俱来的先天因素,也显示了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对于普通民众的无形左右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样式是有必要加以扬弃的。但是这种扬弃并不是全盘西化和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否定,更不是对作为我们民族的根的彻底抛弃。毫无疑问,经济的与时俱进包含着文化的与时俱进,包含着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文化精神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清理,包含着对我们曾经奉为文化圭臬的中国戏曲进行合乎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陶冶。这就是说,重新认识和认知中国戏曲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重新确立中国戏曲在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状态下的历史定位,以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作为艺术形态的本来价值,消弭千百年来中国伦理型文化对于艺术观念的控制,使戏曲回到其正确的艺术轨道上,与世界文化相通融并保持我们民族的独有个性,才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戏曲应该具有的精神文化品格

中国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既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又与主流文化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文化样式。这就决定了它的价值体系是一种与主流社会价值观念若即若离、如影随形的观念形态,更是一种文化普遍不发达,文化仅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社会状态下所形成的民众娱乐形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把“文”和“化”相统一,把“教”和“乐”相统一的伦理型教化观念,就很容易理解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为何总是把戏曲教化作用和娱乐作用常常混为一谈的历史渊源,容易理解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中总是把戏曲的地位忽高忽低地抬上压下的政治用心了。而在新世纪的形势和市场经济大潮下,一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将进入人类共享的范畴。这种共享又必然是以人类需求的共通性为前提的。作为审美范畴的戏曲艺术,也只有遵守这个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守整个人类艺术的普遍规则,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成为一枝独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否则,仍然沿用传统的审美思维法则,一成不变地恪守乐、教不分,把一切艺术纳入到形而下社会教育范畴,很可能会被这个新技术、新观念风起云涌的时代所淘汰。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加之“左”的思潮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带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烙印,总想靠着艺术来说明一个或数个深刻的主题,而恰恰淡忘了戏曲本身就是以其形象的鲜活性、形式的观赏性、内容的多样性来争取和赢得广大普通民众青睐,争取和赢得它在与正统文化样式争夺观众,争取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这样一个事实。把戏曲的审美本质和审美教育看做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因素,甚至把戏曲等同于政治教科书,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戏曲的娱乐和审美功能,从而导致了戏曲逐渐远离观众、远离市场、远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从最能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表现社会普通民众的审美欣赏要求,蜕变为高高在上,不顾或少顾基本的艺术本质,连普通民众都不愿走进剧场的状况。当然这并不是说,戏曲艺术就真的走向穷途末路,走向历史博物馆,而是提醒我们摒弃那种传统的戏曲观念,摒弃过分的功利观念,真正理智地认识它,理性地驾驭它,使戏曲艺术逐渐地进入以审美功能为主,以娱乐功能与教化功能相结合的正常轨道,使艺术真正成为艺术而不再担负起过多的承载社会教育的使命,这才是新世纪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90年代,有领导曾批评:“当代戏曲不如样板戏,样板戏不如传统戏。”戏曲创作究竟怎么了?改革开放初期,戏曲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讨论要不要进入市场。21世纪来临,戏曲已经无法躲避地,也顺其自然地站在了市场之中。戏曲的实践,要求理论研究走出冷静、清醒、踏实的创新之路。历史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个时期要求艺术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样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我们常讲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民族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正是这样的民族民间文化,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历史长廊,汇聚成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中华民族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曾经令世界惊奇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当一种文化按照其一种轨道长期运行、周而复始地做圆周运动进行了十数个世纪时候,一切生活的逻辑都按照预先所设计好的思想方式进行的时候,自然能够把一切生活的行为、伦理道德的定式、价值取向的模式符号化、程式化,按照人们生活和审美经验创造出一种符合这种生活经验模式的艺术。长期的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为这种艺术积淀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积累,使得戏曲这种艺术样式能够为农业文明和伦理型文化张目。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戏曲的教化作用固然有其人民性的一面,但颇容易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也使得戏曲的这种大众文化性质和俗文化的精神品位成为连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习惯的桥梁,成为与社会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若即若离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中国统治阶级甚至正统文人眼里,戏曲是从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并不能和诗文等雅文化样式相提并论。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地位使得中国戏曲长期以来始终在民间寻找它的发展机会和市场,在并不被纳入正统国家管理的民间文化渠道运行。它对民间制度形式,民间礼仪规范,民间道德以及民间伦理的影响作用,也是在市场机会中得以实现。历史车轮驶入近代,西方文化渐渐浸淫,促使人们对戏曲的本质功能和其弊端有了新的认知,对其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这种认知和深入有着社会生活巨大动荡、变革的大文化背景,系人们对原有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扬弃,对旧有的伦理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的反思的结果。农耕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中被逐渐地消解,它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也日益为人们所感受。加之现代传媒的发达,信息及新技术的广泛利用,多种艺术消费形式的普及,原先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那种与旧有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传统艺术,很大程度上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响。在这种趋势下,戏曲的被逐渐冷落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21世纪始,这种势态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尖锐和突出。西方的娱乐方式、西方的生活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汹涌而来。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市场经济对每个国人的冲击,美国大片中那种强调戏剧性、突出娱乐性,展示科技进步的特技运用,都无不给古老的东方艺术审美形式以强烈的刺激,也使得戏曲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精彩绝伦的尖端高科技相比,以农耕、农战、伦理型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戏曲所表现出来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就只能在这样的挑战面前处于劣势。我们绝非是民族艺术的虚无主义者,更不赞同中国戏曲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对戏曲艺术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在继承革新发展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稀有的地方剧种给予抢救性的保护,使得一大批濒临灭绝的地方戏曲焕发了青春活力。大幅度提高戏曲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生活待遇,使得他们能够朝气蓬勃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把大量的民间演出班社或以公私合营的方式,或以政府买断的方式,把大批的从业人员转划为国家干部。这种方式在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收到了显著效果。但是另一个方面,它的消极作用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突出地表露了出来。从剧目内容来说,过分强调戏曲的政治教育作用和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把艺术的管理纳入到以行政命令管理甚至是政府办艺术的范畴,强调戏曲的政治内容而削弱其审美娱乐功能,强调为政治斗争服务而忽视戏曲独有的题材选择,甚至把写中心、唱中心作为戏曲现代戏的主要表现内容,视戏曲艺术独有的创作规律和表现形式为可有可无的羁绊,更遑论考虑经济杠杆的作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戏曲创作和行政命令管理下的社会效益,最终只能导致这种民族民间文化样式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产生矛盾,形成戏曲艺术的尴尬。进入新时期以来,各级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戏曲作为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有关部门更是把各种大赛、调演视为繁荣戏曲的重要手段。这对新时期戏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时代的前进必然呼唤产生与同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必然要求与新兴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相一致的艺术样式,必然催生旧有艺术产生新的裂变,必然要求更新的方式和更新的内容充盈戏曲作品,从而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所喜欢所欣赏。新生活与旧形式的矛盾,新观念与旧表现的矛盾,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剧团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出体制的矛盾,无可避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正视这些矛盾,使戏曲艺术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和娱乐的方式,应该是解决矛盾根本的办法。如何使戏曲艺术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和娱乐的方式,是需要我们的理论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探讨戏曲艺术作为上层建筑领域内独特的对生活干预的方式和表现生活的样式,求索政府改革对戏曲艺术管理的新办法,研究如何能使戏曲艺术更好地将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伦理道德水准与讲究娱乐相一致,应该是“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的中心话题。(www.xing528.com)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众性通俗文化,戏曲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消费样式,源于勾栏瓦肆和街坊闾里的民间俗态决定了它的消费对象,发展于广场庙会乡场的演出场所决定了它的市场空间。那种内敛式的思辨,程式性的表现,高台教化式的寓教于乐,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它长期以来能够为广大观众,特别是文化水准相对较低的观众欣赏和喜欢的重要缘由,也是它能历经千百年而不衰,能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主要原因。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的高雅高贵,西方戏剧是以上流社会和贵族阶层的消费为基本层面的。中国戏曲则始终是以民众的欣赏和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及民众最为迫切的精神需求为生存的土壤。新时期以来,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现代题材作品。在探讨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这些尝试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中国戏曲的本质,涉及了关于内容与形式,程式与现代生活等一系列问题。毋庸讳言,任何现代题材的戏曲作品似乎都难免存在内容与形式的割裂,主题的积极意义与表现形式的差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戏曲现代戏的选材范围、题材因素、表现形式作认真的思考。上面说到,戏曲程式的形成是以农耕、农战、耕读传家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所生成的生活状态为基本语汇基础的,那是一种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形态所形成的行为符号。它的写意、抒情、传神原则本来就是以农耕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而形成的审美体系,再掺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宗文化等作为表现载体,在戏曲艺术上凸现出一种强烈的抒情色彩和人物在精神领域内的畅游。其实,这是在当今生活中不大可能实现或甚少见到的灵魂自我消遣和自我宽慰,与现实情景格格不入。因此,出于新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模式的不断更新,就使得农耕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模式所形成的抽象化的艺术形态、内敛式的灵魂自省和感悟成为一种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戏曲本来是以形式作为主体的抒情性艺术,观赏性和形式的美是长期能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主要因素。但是,现实生活的脉动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人们的社会意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后工业化社会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正在消灭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先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形态逐渐消失,与此相适应的艺术形态对普通民众所形成的距离感也就会愈来愈大。以往形成的那种戏曲独霸普通民众文化消费市场和消费空间的优势逐渐萎缩,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哪位若是一厢情愿地空想戏曲会再度出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繁荣局面,是不现实的。君不见,尽管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这样那样的措施,甚至施以强心剂,如加大政府的投入,组织各种各样的赛事,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等,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戏曲演出团体日渐困顿的局面,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场内热闹、场外冷清,圈内热闹、圈外冷静的现状。然中国戏曲毕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在新的世纪以新的风貌跻身于艺术之林,受到观众的欢迎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据说美国有“黑人戏”“中产阶级客厅戏”,中国戏曲也要适销对路。戏曲产生于娱乐,娱乐是戏曲的本性。中国古人素有“游于艺”一说,指的是让艺术活动成为自由精神的寄托。“乐者,乐也”,“戏者,嬉也”之类的表述,形象地道出了戏曲与娱乐的本质联系。“寓教于乐”的解释理应是“教”与“乐”皆为目的,而且是要乐字当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戏曲的不断革新是必要的。但一点也不可以在革新中忽视它的娱乐性。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还应着意在推动戏曲与时俱进当中张扬它的娱乐作用,使它的娱乐功能充实新的素质,与观众的娱乐情趣变化同步。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观赏性”的概念。20世纪科学技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是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之有了比较充裕的休闲时间。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输送给了休闲更大的空间。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一书中这样来界定“休闲”的含义:即“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这意味着观赏演艺产品只是大众休闲生活的一种可能选择。为了使演艺产品在这种休闲需求中占据较大份额,当然要做足演艺产品具有观赏性的文章。如新兴演艺产品音乐剧动用整体现代舞台科技来演故事,在催生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也使传统艺术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体现出充分的当代性,再不仅仅是“以歌舞演故事”了。中国戏曲为满足大众的休闲娱乐而注重观赏性,不仅仅是指斑斓辉煌的制作与包装,更重要的在于满足大众的精神“休闲”要求。只有当人们把戏曲作为一种需要,一种休闲乃至生存的需要时,只有当戏曲将自己关注而不只是取悦的对象转为观众时,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心甘情愿地为之花钱埋单。即使是被称之为政府采购行为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这无疑是一种强化文化建设的力措),如果不能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和提升大众的精神追求统一起来,把顺应时尚的艺术趣味和追求永恒的艺术品位统一起来,把演艺文化的消费和演艺文化的建设统一起来,这个工程也是难以传之永世的。观赏性不是“三性统一”的末位摆设,而是在其中实实在在占有一定的位置。当然,戏曲艺术强化观赏性,积极适应市场的文化消费,需要把握住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艺术性与市场性的结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沟通。而市场是需要培育和引导的,观众也是可以培育和引导的,马克思讲的“生产创造消费者”(《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02页)题中包含这个意思。中国戏曲的文化张力不可能滞留于已消失的历史时空中,它应当具有新的历史与美学的意义,进而求得在当代文化范畴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当今时代,只有面向现代化才能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增强先进文化的活力,只有面向未来才能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同时唯有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先进文化才能持久地保证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文化内容之一的戏曲,它承载中华文明,抒发中华民族的情怀,呈现民族的审美心理,张扬着中华艺术精神与艺术创造业绩,洋溢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戏曲无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比原先环境错综复杂的庞大空间,进入了一个堪称陌生的新领域。这里,五光十色的新兴艺术种类竞争激烈;这里,独具优势的新兴传播手段波涛汹涌;这里,观众的精神需求和欣赏口味不断提升变换,新的审美兴奋点与时俱进。那么,要做好戏曲在21世纪繁荣发展的大文章,就必然要有许多新视角、新思路、新突破。面向现代化,首先要将目光、笔触牢牢对准当代的中国观众,要努力反映当代观众的审美意识,表达他们的心灵呼声。戏曲作品一定要进入当代人的关注热点,舞台形象务必要成为观众褒贬议论的对象,从而引起当代人的共鸣。面向世界,则要求戏曲工程具有宏伟的气魄,敢于并善于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精华,尤其是当今的戏剧文化。进而激发自身的激情,以放眼全球的眼光,提升作品的文化厚度与思想内容,探索具有共性的世界问题,加强适宜整个人类审美通感的娱乐观赏性。面向未来,更多的是要启动新的思考。产生并兴盛于农耕文化时代的戏曲,总体反映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思潮方式。在当今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时代出现许多戏曲的不适应情状,是正常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就是戏曲敢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更要善于面对现实,面向未来。说到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戏曲责无旁贷,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上下大工夫。戏曲是一种人说人,人看人,与现代观众关系密切,当场反馈的立体艺术。戏曲重在公开演出,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文化载体,与其他一些文艺形式相比,它所承担的社会使命更重。反映时代主题,影响大众舆论,是戏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责任。戏曲工作者只有心里装着观众,才能产生庄严的使命感,激发良知和创作激情,进入最佳创造心态和竞技状态,创造出为亿万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理论上认识中国戏曲的本质,从它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中总结它的发展趋势,探索新世纪中国戏曲在新形势下的生产生存途径,从而总结出能促进戏曲发展、有助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戏曲发展路子,对于新世纪戏曲艺术的发展振兴同样富有意义。最近,中央提出“三贴近”和让戏曲从评委和专家的视线中走出,变专家评析为群众评戏的戏曲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探索中国戏曲的未来前景,开辟了新的广阔的思路。让戏曲走向市场,走向观众,加强对戏曲形式美的探索,强调其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欣赏价值、审美价值,改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把指令性计划变为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从理论的准备上入手,加强对戏曲审美本质的认识,变赛场为市场,变高台教化为以审美欣赏为主,在研究戏曲程式与现代生活表现的新的融合上下工夫,在保证中国戏曲抒情、传神、写意的审美基本原则基础上,大胆探索和采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在时空自由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代新技术上使戏曲的表现性大为增强,使源自于农耕文化的生产生活模式的戏曲程式性表现呈现出浓郁的现代化色彩,取得显著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已愈来愈取得人们的共识。

“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论坛”的活动,就是站在已有经验和共识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试图对中国戏曲的未来发展,做理论上的廓清和实践上的总结。专家学者本着对民族文化负责、对时代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积极态度,坦陈己见,发表了许多切实可行又高屋建瓴的意见,这些必将对我们的戏曲现代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戏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值此将众位高见汇集成册的机会,发表上述个人不甚成熟的看法,以为共勉。

2003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