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孝”的种子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孝”。“孝”这个字,对我们这一代孩子来说,也许分量并不重,但它曾一直是中国社会推崇的最高道德,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出现了多少孝子孝女!但当时那种“孝”,是以子女丧失自我为代价的,有的孝子孝女甚至不惜自残自虐。这样的“孝”打着封建伦理的烙印,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就猛烈地抨击过这种有悖人性、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式的“孝”。
但是,在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今天,就不需要“孝”了吗?其实,“孝”在今天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孝”应该是我们一种本性的需要。你见爸爸妈妈服侍奶奶,就自然而然想到帮爸爸妈妈做点事,让爸爸妈妈喘口气;你想过没有,你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的?
你似乎想感激爸爸妈妈什么……对了,孩子,这就是产生“孝”的真正基础。人非木石,每个父母都会全心全意去爱自己的子女;同样,每个孩子目睹父母如此为他操劳,自然想知恩图报,于是,感激之情就升华为“孝心”了。
所以,“孝”是人的一种本性,绝非如封建时代的“孝”那样是一种高压,单向的、强制的,不孝则被视为是遭天打雷劈的大逆行为;而只有当“孝”成为人情感中的一种自然需求时,它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双向的幸福。爸爸服侍奶奶,奶奶自然感受到了天伦之乐;爸爸呢,既是对奶奶养育爸爸的感激,自己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巨大满足。
这就是新旧之“孝”的本质不同。可惜的是,现在有不少孩子,他们深受父母长辈的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却不知道感恩,反而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有的甚至动辄向父母发火。他们的这种行为,既伤了父母的心,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
成成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十分孝敬父母。其实,在成成很小的时候,也是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孝顺。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成成。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买回来一台液晶电视。成成围着电视机高兴地转着、跳着,别提有多开心了,嘴里还不停地说:“爸爸真好!爸爸真好!”然而,爸爸却要将电视送给爷爷奶奶。成成生气了:
“咱们家里只有一个破电视,你却把新的给别人。”“儿子,你说什么?什么别人?”爸爸生气地瞪着成成问。
见爸爸如此严肃,一点都没有商量的余地,成成说道:“我再也不理你了。”说完转身跑开了。爸爸知道自己态度有些生硬,赶紧追上成成,对他说:“儿子,你还小,爸爸妈妈还年轻,以后我们什么样的电视都能买到。而爷爷奶奶老了,应该让他们先享受,你说是不是?等以后有了比液晶电视更好的电视,爸爸一定给你买,好不好?” 成成听了点点头,还和爸爸一起把电视送到了奶奶家。
有一次,成成和妈妈一起去参加婚礼,回家后,爸爸发现成成的糖果一块都没吃。爸爸有些好奇,成成不是很喜欢吃糖的吗?这次是……想到此,爸爸问道:“儿子,这些不是你最喜欢吃的吗?怎么没吃却带回家来了呢?”
成成见爸爸如此问,就撒娇地说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赚钱很辛苦,我带回来给你和妈妈吃。”
“是吗?”爸爸妈妈故作惊讶地问道。
“当然了,这还有假吗?再说我是小孩子,应当先孝敬长辈。”(www.xing528.com)
爸爸听了,欣慰地笑了。
可见,孩子虽小,但只要你和他好好沟通,和他讲道理,他会听明白的。而且,榜样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只要父母做好了孝敬长辈的榜样,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放眼今日社会,身为人子却不孝敬父母的事情比比皆是。都说“养儿防老”,可是一些长大成人的孩子却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有一些人不工作吃住都靠年老的父母,做“啃老族”。更有甚者,看着年老体衰的父母不顺眼,对老人拳打脚踢,简直是禽兽行径。
回溯这些逆子的童年,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遗憾的是,父母过多的爱并没有养育出一个听话懂事的男孩,反而养出了好吃懒做、不懂得体谅他人疾苦的“孽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可悲的结果?凡事要全面考虑,孩子自身必然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抚养孩子长大的父母,在这场失败的教育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来自父母的指引。孝顺的孩子背后,往往会有两位通情达理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孝顺意识,最早都是由父母亲灌输的。同样地,孩子的不孝,往往也是关注着父母亲的一举一动学来的。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双亲,都被幼小的孩子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可以说,孩子之所以会走上不孝的道路,几乎就是踏着父母的轨迹走过来的。此外,自私、冷漠也是造成不孝的很大原因。
有些父母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情味又淡漠,于是就使劲教孩子如何与人动心计,日子久了,孩子果然愈加老练了,自私到对父母也斤斤计较。父母又如何渴望从这样一颗冷硬的心中流淌出孝顺之情呢?所以,如果想让男孩从小就有一颗孝顺之心,父母一方面要让男孩跟自己学习如何孝敬老人,另一方面培养男孩纯洁善良的心灵。一个孝顺的男孩,首先得是一个心中有爱的男孩。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就是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因此,父母要时刻想着照顾年迈的长辈,绝不能“有了儿子就忘了老子”。父母可以在节假日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
第二,制定相应的家庭规则。
家庭中,父母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给男孩作行为的指标。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父母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关于孝敬父母的行为规范。比如,定期为父母做些家务活,不顶撞父母,发生分歧要用商量的方式解决等,并给予男孩必要的指导。
第三,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付出了多少。
如今,绝大多数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清楚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认为父母给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自己为他和家庭付出了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