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悲观情绪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态的划分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面对相同的夕阳,李商隐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叶剑英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日青山夕照明。”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境界。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不同。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的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就在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是积极的,你看到的就是乐观、向上、幸福的一面,你的人生也都是成功的;如果你是消极的,你看到的就是沮丧、悲观、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也就是没有色彩的。所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同时也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人生。
毛毛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里的教授。毛毛是独生子,因此爸爸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们的儿子和他们一样有知识,甚至超越他们。于是从毛毛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他制订了发展计划。
当毛毛刚会咿呀学语时,父母就教他念英文。等毛毛长到三四岁时,他每天的时间就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早晨起床要练声,上午学英文,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毛毛的爸妈希望毛毛成为一个全才,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毛毛起初表现很出色,不论在幼儿园里还是后来的学校里,他都是一个活跃分子,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在德智体等方面,他都表现优秀,但这样仍不能让他的父母满意,因为父母给毛毛定的标准是第一。每当毛毛拿着自己还认为满意的成绩单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得到的总是父母的训斥:“这道题怎么能错呢?这么简单,真是笨呀!”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毛毛伤心地低下了头。
上小学一年级时,毛毛参加了全市的歌咏比赛,拿了二等奖,下台之后,他欣喜地向爸爸妈妈跑去,没想到面对的却是爸爸妈妈冰冷的面孔:“你看人家获一等奖的那个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强多了,你呀,真让我们失望。”可怜的毛毛,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毛毛慢慢地变了。
现在,他已经11岁,上小学五年级了。据老师说,这几年来,毛毛仿佛换了一个人,原先他是一个特别开朗、调皮、聪明可爱的孩子,而现在他总是一个人独处,很害羞、胆怯,不和同学们一起玩;上课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就是老师把他叫起来,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犹犹豫豫,总是说我不行、我不知道,再也看不到毛毛那充满自信、活泼可爱的样子了。
正是父母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使原本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小男孩毛毛变得极度的不自信,心情十分压抑。久而久之,产生了悲观绝望的情绪,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都做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希望就在你手中。”因此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微笑地对待人生,不管生活如何艰难,都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抱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切事情,那么对你的心情,你的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有些事情都不是你所能左右的,你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而在接受的过程中,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是抱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许你就会一笑了之,泰然处之;如果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也许就会长期郁闷而一蹶不振。态度的选择将会影响事情的结果。(www.xing528.com)
诗人汪国真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积极的心态能把人带向成功的彼岸,而消极的心态却能把人带向失败的峡谷。”所以,在生活中总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好运气来自好心情”并不是一句空谈,因为好心情来自好心态,而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切。于是,一个好心情的人总是能和那些好运气相碰撞,成就自己的不凡事业。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可像毛毛的父母一样打击孩子。
那么,作为父母,要怎么教育孩子,让其远离悲观的情绪呢?
第一,关心孩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失败。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由于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对自己的评价还不够客观全面,在困难面前就容易产生自卑。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孩子以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第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做错事,自己就会很内疚。家长如果再对他冷嘲热讽,甚至拳脚相加,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破罐破摔”,变得越来越差。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应关心、体谅孩子,对他说人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就改,下次不犯就行。这样,孩子会排解消极情绪,越来越自信。
第三,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
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谈时,有的孩子讲得有滋有味、绘声绘色,有的孩子却只在一旁听着、一言不发。孩子之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知识面不同,有的孩子见多识广,有的孩子见识短浅,相比之下,那些知道的很少的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父母应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为此,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多读书,多接触新事物,广交朋友,让孩子觉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从而消除自卑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