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胃 痛
医案一
卫某,女,18岁,安徽人。2001年11月13日就诊。干呕2年余,近日加重,自觉手脚麻木,纳可,眠安,便溏,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胃下垂,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有胃痛,易急躁,吐酸水,舌边尖红苔淡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下垂。辨证: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治法:疏肝解郁,调肝和胃。处方:醋柴胡10克,川楝子15克,广郁金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白芍20克,白蒺藜10克,夏枯草10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旋覆花10克,赭石20克,天麻10克,钩藤10克。10剂。效果:观察1个月后干呕与手脚麻木止,不吐酸水,胃脘已不痛。
【按】 患者性情急躁,肝气郁滞日久,肝气犯胃以及肝气横逆克脾,干呕为胃气不降,便溏为脾虚,气机郁滞不通则胃痛,呕吐酸水,酸乃肝之味,肝气犯胃则泛酸。以上诸症总由肝郁气滞、肝胃失和所致。故治疗以疏肝解郁、调中和胃为主。方中醋柴胡、川楝子、郁金、枳壳疏肝理气;当归与白芍养血和肝,以缓肝气之急;白蒺藜配夏枯草清热平肝;陈皮同竹茹清热理气、和胃止呕,法半夏降逆止呕;黄芩与黄连泻心胃火(参考药理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吴茱萸温中散寒,以止胃脘疼痛,并配旋覆花与赭石降气以平肝气之逆;天麻和钩藤平肝息风以治手脚麻木。
引自《周耀庭临床经验集》
医案二
某男,26岁。1997年11月16日初诊。胃脘疼痛已历半年有余,每因烦恼郁怒或劳累后发作,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经西药调治,时解时作,未得彻解。刻诊:胃脘部隐隐作痛,得食作胀,伴嗳气泛酸,纳食欠馨,神疲乏力,腹部亦有胀气,得矢气可缓减,大便时结时溏,无黑便,舌苔薄白而腻,脉来弦细,证属肝郁脾虚、肝气犯胃,治拟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柴胡5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炒白芍10克,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蒲公英30克,春砂仁5克(打后下),广木香5克(后下),延胡索10克,台乌药10克,法半夏10克,谷芽、麦芽各10克,生甘草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二诊:药后胃脘痛减轻,胃纳稍增,嗳气泛酸缓解,苔薄白,脉弦细,前方有效,效不更方,续服14剂。三诊:胃痛基本消失,唯纳食欠馨,食后稍胀,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宗前法,上方去广木香、延胡索、台乌药,加陈皮10克。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四诊:药后诸症消失,仅偶有纳食欠馨,大便先硬后溏,舌苔薄白,脉弦细,治从健脾和胃以善后。生黄芪15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春砂仁5克(打后下),陈皮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广木香5克(后下),法半夏10克,谷芽、麦芽各10克,生甘草5克。7剂,每日1剂,水煎2次,饭后分服。并嘱劳逸结合,注意情志及饮食调摄。
【按】 臧教授治疗慢性胃痛患者常用黄芪与蒲公英配对,他认为黄芪微温入脾经,补气、托毒生肌、利水退肿;蒲公英性寒入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两药伍用协同增效、挟正祛邪,调整脾胃功能,改善胃、十二指肠病变局部免疫状况,消除幽门螺杆菌,促使炎症消退,提高了疗效。本例系素体脾虚,又值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肝气乘脾犯胃,故以柴胡、制香附、广郁金、炒白芍疏肝柔肝,以理气机;春砂仁、木香、延胡索、乌药理气和胃以止痛;黄芪、党参、白术、云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法半夏健脾燥湿和胃;蒲公英清热解毒以消炎症,并能通降腑气,诸药相伍而奏效,四诊时痛已止,当益气健运脾胃,香砂六君子以善后调摄。
引自《臧堃堂医案医论》
医案三
刘某,女,38岁,农民。1993年12月16日初诊。上腹部饥饿性疼痛2年余。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可缓解。半年前住我院消化内科,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经制酸、解痉、支持治疗等月余,痊愈出院。半月前因情志不畅致病情反复,特来诊治。刻下胃脘胀痛,牵及两胁,按之不痛,喜温喜暖,伴烦躁易怒,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泛酸呕恶。诊查:神情疲惫,躁扰不安,形体瘦削,面色萎黄,唇口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腻,黄白相间,边尖红点,脉弦细,重按无力。处方:柴胡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炒栀子6克,胡黄连6克,吴茱萸6克,生牡蛎20克,牵牛子炭10克,甘草3克,生姜5片,大枣5枚。6剂,水煎服,每日1剂。1993年12月30日复诊:药进12剂,胃脘胀痛消失,他症亦减,刻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进食可减,伴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时呕冷酸水、痰涎,大便稍浊,每日2次,舌质暗淡,苔薄白腻,脉象细弦,按之无力。处方:炙黄芪24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炙甘草3克,山药30克,生麦芽18克,炒当归12克,白及12克,生牡蛎18克,生姜3片,大枣3枚。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 本例患者以胃脘疼痛为主诉,且反复发作2年有余,当属胃脘痛范畴。其病症表现较为特殊,首诊胃脘胀痛而喜温不拒按,结合进食缓解,病史长久(久病多虚),和半月前因与家人争吵而致病的情况,反映主症是在素体脾虚的前提下,复加肝郁而致病,且时下气滞的程度不重,提示治疗时不应遣用一派疏肝理气之品,以防过而伤正。舌边尖红点,脉弦而紧乃为肝郁且有化势之势。乏力倦怠,纳呆食少,脉细无力为脾虚之象。辨为肝郁脾虚,兼有内热,处以疏肝健脾,佐以清热制酸方剂,丹栀逍遥散以疏肝健脾,清热制酸。药后肝郁及郁热得缓,故症减而本象显现。此时证属中焦虚寒,处以黄芪建中汤以温补脾胃,缓急止痛,并配以生活调理,愈后良好。
引自《吴一纯杂病精要》
医案四
李某,女,58岁,系陕西省闫良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干部。1993年9月13日初诊。间断呕吐、腹泻4年余。患者4年前因进食生冷瓜果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当地医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具体不祥),后好转出院,遗有胃脘痞闷不适,饭后加重,时有腹泻、呕吐等症,身体日渐消瘦。1个月前收住我院消化内科,经胃镜、肠镜、B超等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营养不良性贫血”。经西药治疗,症状稍有减轻,特请中医诊治。刻下胃脘痞闷,饭后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多发生于餐后,平素喜进热食,胃脘部得热则舒。诊见乏力倦怠,纳呆食少,气短心悸,头昏健忘,大便稀溏,无脓血样便,绝经已7年。诊查:神情郁闷,面黄无华,唇色暗红,形体瘦削,舌体胖大,质嫩色淡,苔薄白腻,脉象沉细无力。处方:党参30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6克,广木香3克,砂仁5克,法半夏10克,仙鹤草30克,九香虫3克,肉豆蔻3克,炙甘草3克,淮山药30克。6剂,水煎服。1993年9月20日二诊:药后诸症有减,自感舒适,气长纳增,舌质暗淡,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处方①中草药:党参30克,仙鹤草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9克,淮山药30克,陈皮6克,广木香3克,砂仁5克,九香虫3克,肉豆蔻10克,罂粟壳10克,炙甘草3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②中成药:参苓白术散40包,每次1包,每日2次,口服。平消片10瓶,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1993年10月4日三诊:药后大便成形,他症亦减,舌质暗淡,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处方:首诊方加炒麦芽24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 患者平时以胃脘痞闷,大便糊状为主症,饭后加重,伴乏力倦怠,纳呆食少,体重日减,一派虚象,其病性属虚,又喜暖恶寒,故辨为脾胃虚寒,胃肠气机不利。首诊时已呈恶性循环,“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治疗应调补脾胃为先。治以温养脾胃,调理胃肠,处以香砂六君子汤。药后脾胃得健,气机得调,故诸症减而自感舒。复诊治疗着重解决其胃纳与便溏症状,以期增强自身调补的能力,加速康复进程。再诊药后大便成形,更有利于疾病之康复,故效不更方,继进前方以巩固疗效。鉴于患者为久病,不可固涩太过,以防积湿陈浊,变生他患而加用炒麦芽,疗效明显。
引自《吴一纯杂病精要》
医案五
张某,女,52岁。1976年12月6日初诊。病史:自述胃痛7年,近1年加重。病初起缘于进食冷食物后,胃内嘈杂不适,胃脘隐痛,饥不欲食,渐发胃痛,不敢进食,食则胃痛难忍。曾自服治胃痛药物,病情时轻时重,近一年胃痛日益严重,不敢多食,食则胃痛不已,伴身倦乏力,但无泛酸,无腹满,口不渴,二便如常,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胃镜多次检查,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兼胃腺体增生。查体:见患者身体瘦弱,面色黄白,舌苔白浊而厚,脉弦缓微滑无力,腹部柔软,胃脘部有压痛。诊断与治疗:该患年老体弱,病程长,久病多虚,加之其发病因于进食冷黏食物,伤及胃阳,又兼宿食留滞年久,损及胃阴,故其辨证属于虚中夹滞之胃痛。治以益气养阴和胃,理气化滞,用胃痛通用方加减治疗。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南沙参30克,玉竹40克,白芍4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高良姜15克,香附20克,麦芽30克,焦山楂30克,神曲20克,柴胡20克,陈皮15克,砂仁7克,延胡索20克。服用10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胃内难受大减,精神状态好,唯觉身乏力,舌苔薄白,脉弦缓。依前方减香附10克,加黄精50克,焦栀子10克。连续服用20剂,自述已愈,无任何不适,恐日后复发,嘱其服香砂养胃丸一段时间,以善其后,病告痊愈。
【按】 方中参芪、黄精补虚益气以助阳,增强脾胃动力,强壮消化功能;南沙参、玉竹、白芍、麦冬滋养胃阴以润燥,使胃之阴阳和谐,脾胃功能健壮,水谷之积易化;香附、鸡内金、焦山楂、神曲、麦芽化宿食积滞,辅以柴胡、焦栀子清肝之郁热,又助白芍、甘草化阴养肝之质,白术健脾除湿、培土生水,陈皮理气和中,共奏益气养阴化滞之功。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陈景河》
医案六
曹某,女,30岁,技术员,门诊病历。1997年8月3日初诊。主诉:胃脘痛3年。3年来时作胃脘痛,经前或遇寒加重,手足凉,多唾,纳眠可,大便干。经期尚准,色稍黑,量多,经前巅顶作痛。刻下症见:本月月经于7月26日来潮,经前作胃痛、头痛,吐清水,月经来潮后胃痛、头痛即消失,却现烦躁、腹胀、双乳胀痛等症,月经干净后上述诸症自然消失。月经色暗红,经量适中。舌淡,脉细滑。辨证立法: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拟温经汤加减。处方:吴茱萸10克,肉桂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太子参20克,半夏6克,三棱10克,当归12克,益母草20克,炮姜10克,丹参15克。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医嘱:忌贪凉食冷,尤其在经前后及经期。治疗经过:二诊(1997年8月11日):服上药后未述不适。但2天前因受寒又作胃痛,吐清水,腹中冷,胃痛牵引后背,呈绞痛状,纳可,大便干。舌胖淡,脉同前。距月经来潮尚有半月。原方减桃仁、赤芍,加山柰10克,降香10克。7剂,继服。三诊(1997年8月18日):月经应于本月24日来潮,虽值经前,但胃痛一直未作,却感嗜睡,头沉晕,纳可,二便尚调,舌脉同前。上方减炮姜、降香,加桃仁10克,红花12克,14剂继服。四诊(1997年9月2日):月经于8月28日来潮。经前感冒1次,但未作胃痛。近3日感头晕,嗜睡,不欲睁眼,胃痛晨作,痛则欲解大便,汗出较多,项强不适,喜唾涎沫,食纳较少,大便不爽,日3~4次,睡眠不实。上方减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三棱,加降香10克,枸杞子12克,白芷10克,炮姜10克,藿香10克,生姜3片。7剂继服。五诊(1997年9月9日):药后胃痛未作,嗜睡减轻,汗出较前亦少,但仍感头沉胀,烦躁,纳可,眠不实,二便调。上方减山奈、降香、白芷、炮姜、藿香,加桃仁10克,益母草20克,红花10克,赤芍、白芍各15克。继服。六诊(1997年10月14日):上方服用月余,月经于9月27日来潮,经前胃痛等诸症未作,但经后易嗜睡,且易感冒。近3日来右侧头痛,纳眠可,二便调。舌尖红,舌体胖大,苔白,脉驷滑。辨证为气血两虚,经络失养。拟补气养血,荣络止痛,方用八珍汤加减善后。
【按】 胃脘疼痛每因受寒而发,中焦虚寒可知;然于月经前发作者,必与冲任二脉有关。本例胃痛多发生在经前或受寒之时,观其经血色紫黑而量多、面白肢冷、脉沉紧均显见为冲任虚寒之象;经前胃痛、头痛、泛吐清水,此为厥阴之寒逆;经来地道通则逆止,肝血下充则上虚,血少气机疏达不利,因见烦躁、腹胀、双乳胀痛;经后肝血自盈,气血和顺而诸症消失。故其胃痛乃下元虚寒、经气逆上所为,治当温经化瘀,通下以平逆,为治本之策。(www.xing528.com)
胃痛治从温经化瘀入手,在临床上较为鲜见,但凡主症显见于月经之前者,如本例之胃痛、头痛、腹痛或低热皆与经血失调、地道不畅有关。方用温经汤温补下元虚寒,化瘀调经以治本;经前加山柰、降香温胃行瘀,降寒逆而止胃痛以治标。历经2个月胃痛得止,经后气血不足,遂改服八珍汤缓补气血以充冲任之虚,以防复发。
引自《高忠英验案精选》
医案七
王某,男,30余岁,汉族,住内蒙古集宁市某医院。主诉:急性上腹痛10天。病史及治疗经过:患者于10天前突然上腹痛,甚为剧烈,急赴市某医院就诊,经体检及化验室诊断,怀疑为急性胃穿孔及胃痉挛,但均未确诊。痛甚时,即注哌替啶(度冷丁)暂缓一时,一连5日,日日如此,急转内蒙古呼市某医院住院。初步诊断与集宁市某医院相同,增加了胆囊炎、胆蛔虫等项诊断。疼痛剧烈,难以支持时,只好注哌替啶(度冷丁)或口服止痛药,缓解一时,又接连5天,仍未确诊,病日增剧。现在症状及治疗:上腹部疼痛,痛时辗转反侧,呻吟不已,面色苍白,出冷汗。其痛处之稍偏右,按之抵触,不能食,二便可,脉沉迟,舌苔白。诊断为寒性胃痛,宜温中散寒,调气止痛,以自制疏肝流气饮治之。当归12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乌药10克,木香6克,没药10克,枳壳10克,槟榔10克,香附15克,高良姜10克。水煎2次服,日1剂,1剂尽,其痛大减,2剂尽痛止。为了巩固疗效,守方继服4剂,病愈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
【按】 疼痛,是一个症状,表现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中和各个不同阶段里,抓住部位及共性和特点,依照祖国医学“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分析患者的主诉,经过细心观察和触诊,是不难诊断的。由于“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常用“调气以和血,或调血以和气”的方法治疗。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寒邪而痛者,以温热散之;湿肿强痛者,渗而导之,燥搐挛痛者,滋而润之,泄而痛者韫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泻之,阴阳不和者,调燮之,经络闭塞者,冲和之。其至于疮疡脓胀而痛者开之,肿瘤恶肉侵蚀者去之;劳而痛者逸之,损而痛者续之。就此证来说,痛时面色苍白,脉沉弦,舌苔白,局部抵触,寒证无疑,故用疏肝流气饮加味以温中散寒,调气止痛。气滞不舒,脘及两胁和少腹满闷作痛,必须以疏气为急务。当归、白芍活血以解挛急,延胡索、五灵脂破坚温经以止痛,乌药通行上下,槟榔降至高之气以下行,没药活血止痛,木香调气止痛,枳壳宽中下气。汇集多数止痛之品,可达到疏通瘀血、条达肝气的目的。气顺血活,何痛之有?高良姜温中止痛力最强,香附解诸郁,为气病之总司,止痛之妙药。
此方经余多年研究,从古、今验方和单味药物筛选而成,曾经多次用于临床,胃痛、肝癌、肝脾大、胆结石、胆囊炎、子宫颈癌等痛甚时,均可获得止痛效果。因此,余注明主治胸腹诸痛(包括胃、胁肋、小腹、少腹等部位疼痛,均有显效)。其加减法是:胸痛加瓜蒌、郁金;胃痛加香附、高良姜;小腹痛加小茴香、川楝子;少腹痛加吴茱萸;左胁痛加柴胡、青皮;右胁痛加白豆蔻、陈皮。
又如1982年6月9日,诊一女患,年30岁,内蒙古呼市回民,乘专车来求救,2人挟持,病人疼痛时欲以头撞壁,据说在家满地打滚,曾在某医院诊治,怀疑胆囊炎及胆道蛔虫,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2天无效,动员手术,病人惧而来我处求治。痛苦面容,脉沉弦,苔白。按之痛处在胃部稍偏右,局部抵触,诊为寒性胃痛,投前方加香附,高良姜。服后一时许入睡,醒后继服1剂而愈,可知此方止痛之力。为了解除病人痛苦,帮助同道记忆,特韵歌诀,以便推广使用。
歌诀:
疏肝流气武农方,调气止痛效非常。
归芍玄脂乌没药,槟榔枳壳老木香。
引自《李凤翔临证经验集》
医案八
文某,男,22岁,某大学学生。初诊:1967年4月20日。①病史及辨证:患者右上腹部胀痛,甚则呕吐苦水或清水,牵引右侧肩背部胀痛已1年有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于1967年3月某日住某中医院治疗。入院情况:右上腹隐痛不适,时轻时重,腹饱胀,嗳气,右肩背胀痛,食欲不佳,口稍干苦,小便稍赤,大便无特殊,舌苔微白腻,脉弦。此为肝胆不和,疏泄失常,气血瘀滞,脾运受碍,湿热阻滞。②治则与方药:治予疏肝利胆,理气散瘀,助脾消食,清利湿热。处方:柴胡10克,川楝8克,白芍10克,丹参12克,郁金7克,麦芽10克,青皮6克,延胡索7克,鸡内金6克,金钱草15克,甘草4克。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服上方基本无不适,治疗40天后,胆区疼痛消失,腹饱胀乃除,食欲正常,精神、体力恢复,临床治愈,于1967年5月29日出院。
【按】 患者为肝胆疏泄失常,气机不利,气血瘀滞,湿热壅阻,木旺克土,故引起右上腹胀痛,嗳气,呕逆,纳呆,口干苦,尿黄等症。方用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之四逆散和芍药甘草汤《伤寒论》加减。方中柴胡、川楝子疏泄肝胆;郁金解郁活血;延胡索、丹参调理气血瘀滞;青皮理气行滞;白芍、甘草柔肝止痛;麦芽、鸡内金助脾消食;金钱草清利湿热。服之肝胆疏泄有常,气机畅利,脾运得助,湿热清利,病安不除欤!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九
徐某,男,40岁。患胃脘疼痛1年,其痛上抵心胸,脘腹自觉有一股凉气窜动,有时则变为灼热之气由胃上冲咽喉。在某医院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服中、西药,收效不明显。病人饮食日渐减少,腹部胀满,少寐,小便黄,大便不燥。视其舌质红绛,切其脉弦。此证为厥阴郁勃之气上冲于胃,胃气被阻,不得通降所致。拟寒热并用之法以调肝和胃。处方:黄连6克,川楝子10克,乌梅12克,白芍15克,生姜10克,川花椒9克,当归15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香附15克,郁金12克。服药5剂,胃痛即止,气窜症消失,食欲有所增加,腹部微有胀满,再于上方加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30克,厚朴10克,连服3剂,诸症皆安。
【按】 本案胃脘痛伴上冲之气时寒时热,实属寒热错杂之候。又见其脉弦,则为厥阴之气犯胃所致。如以舌绛,胃中灼热而用苦寒之药,则苦能伤阴,寒则伤胃;如以凉气窜动扰胃而用辛温之品,则必劫肝阴而反助阴中之伏热。所以单用寒、温一法而不能得其全也。《伤寒论》中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之文,指出了肝热胃寒,阴阳错杂之病情,与本案情况相符,故治疗必以寒热并用之法,调厥阴肝气以和胃。方中黄连、川楝子之苦以清其热;乌梅、白芍之酸以滋其阴;生姜、川花椒、当归之辛温以温散其寒,助肝脏疏泄;陈皮、枳壳、香附、郁金调肝胃之气,以舒展气血之郁。全方寒温并施,肝胃并调,正切本案之病机,故服之即效。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十
周某,女,65岁。1994年3月28日初诊。病人腹中绞痛,气窜胁胀,肠鸣辘辘,恶心呕吐,痛则欲便,泻下急迫,便质清稀。某医院诊断为“肠功能紊乱”,服中、西药,效果不显。病延20余日,经人介绍,转请刘老诊治。其人身凉肢冷,畏寒喜暖,腹痛时,则冷汗淋漓,心悸气短。舌淡而胖,苔腻而白,脉沉而缓。综观脉证,辨为脾胃阳气虚衰,寒邪内盛。《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治用《金匮要略》中“附子粳米汤”温中止痛,散寒降逆。附子12克,半夏15克,粳米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服3剂,痛与呕减轻,大便成形,又服2剂病基本而愈。改投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暖寒。调养10余日,即康复如初。
【按】 本案为胃肠阳虚寒盛,水阴不化之候。阴寒滞腹,经脉收引,故致腹痛剧烈。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胃腑,则见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素问·举痛论》中所谓:“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反下渗于肠,故见肠鸣辘辘,下利清稀。凭证而辨,恰切“附子粳米汤”之治。《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指出:“胸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方用附子温里散寒以止腹痛,半夏化饮降逆以止呕吐,粳米、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以缓急迫。合为温中定痛,散寒止呕之良剂,用于中焦阳虚寒盛,兼有水饮内停之腹痛、呕吐、肠鸣之证,俱获效验。
引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