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壮乡故宫介绍

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壮乡故宫介绍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忻城莫土司衙署>>>“壮乡故宫”莫土司衙署位于来宾市忻城县翠屏山北麓,它由土司衙门、祠堂、代理土司官邸、大夫第、卡房、三界庙等建筑群组成。莫土司衙署主体建筑单元齐全,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忻城莫土司衙署于1963年被列入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10多年来,忻城莫土司衙署成为电影、电视拍摄基地,曾有《流亡大学》、《石达开》

广西忻城莫土司衙署:壮乡故宫介绍

忻城莫土司衙署>>>“壮乡故宫”

莫土司衙署位于来宾市忻城县翠屏山北麓,它由土司衙门、祠堂、代理土司官邸、大夫第、卡房、三界庙等建筑群组成。衙署内设有兵房、牢房、公堂、祭堂、厢房、礼房、东花厅、西花厅、赏竹苑、练兵场等,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

元朝末年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土司制度被废除改为弹压公署时止,莫氏世袭土司统治忻城470多年。

明万历十年(1582年),第八任土司莫镇威始建土司衙门,成为衙署主体建筑。以后,历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属建筑,形成规模宏大的土司建筑群。衙署建成后,几经兵燹,部分建筑先后被毁。

莫土司衙署主体建筑单元齐全,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照壁长25米、高5米。照壁前为小广场,面积270平方米。照壁与大门之间为街道,有两座跨街辕门,东辕门门楣浮雕“粤西边隅”(已毁),西辕门书“庆南要地”。

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一尊高1.7米的石狮和一对石鼓。大门廊上立两根柱子,柱上雕刻一副楹联:

守斯土莅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

辟其疆治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黄封。

跨入大门即仪门,仪门平时不开,走两边过道,唯逢喜庆节日或重要人物到来方开。仪门后是院落,中有一条龟背青砖路直通正堂。东面是牢房,分前后两栋。牢房有男女之分,轻重之别,内设铁镣、木枷等刑具。西面是兵舍,亦分前后两栋,内驻土兵,负责保卫衙署安全和看守犯人。

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大门 (苏道深/摄)

莫土司衙署石碑 (邹文彬/摄)

沿院中道路上四级台阶即为一宽80平方米月台。月台上置有铁炮四门、地炮三门,为土官出巡或庆贺时鸣放。接月台即正堂,为三开间,共有18根柱子支撑天面,两侧山墙只起挡风作用。前面宽敞明亮,是土官审案或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

正堂为一长廊,廓东为东花厅,西为西花厅,互相对称。东花厅是土官专门举行宴会之地,厅内有一副楹联:

隐几看青山,坐啸行吟眼底似无一事;

垂帘当白昼,鹃啼鹊噪意中恐有劳人。

西花厅是土官对犯人初审、用刑的地方,内悬楹联: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www.xing528.com)

期于无讼讯谳惟公。

长廊尽头即二堂,亦为三开间,左右均有屏风隔开,左间是土官处理日常事务之处,内置文房四宝;中间是议事厅,置有案桌和太师椅等;右间是师爷卧室兼书房。前窗皆镂空花窗,花鸟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二堂之后即三堂。二堂与三堂之间为四合院,院西东各有8间厢房,为土官男孩寝室。厢房尽头是三堂,建筑结构与二堂相似,唯镂空花窗为壮锦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且富丽堂皇。它是土官夫妇的卧室。穿过三堂即后苑。后苑依山而起,类似别墅山庄,是土官女孩的闺房,小巧玲珑,典雅别致,环境幽美。

东轴线建筑群是莫氏祠堂,由照壁、大门、一进(正厅)、二进(寝堂)、三进(祭堂)等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结构、风格与衙署大同小异。

西轴线建筑群是代理土司官邸,为清光绪年间代理土官莫传经所建,由头堂、二堂、后苑等单座建筑及三个天井构成。建筑形式与规格略逊于衙署。

莫土司衙署镂空花窗 (邹文彬/摄)

忻城莫土司衙署还有附属建筑群大夫第、参军第、官族府第、三清阁、汉堂邸、后花园、礼房、卡房、练武场、官塘、关帝庙、城隍庙、花婆庙、伴云亭、东、西、北三个城门、土司陵园等。

莫土司衙署的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山墙为青砖,梁柱均为珍材制作,屋架穿斗安榫接合。主体建筑硬脊飞檐,正脊中部一律浮雕“福、禄、寿”图案,翘角饰龙头鳌身和“吉祥如意”卷草,美观大方。柱基雕刻鹿、梅等动植物,朱漆梁柱,气宇轩昂。

由于兵燹等原因,部分建筑被毁后按原样重建,曾分别于1605年、1653年、1830年进行过三次较大的维修。1965年,政府拨专款对主体建筑进行大面积维修;1981年至1996年,国家和自治区政府拨专款累计达55万余元,对其进行了维修并按原样重建了东花厅、三堂、厢房和后苑闺房,使莫土司衙署基本恢复了原貌。

忻城莫土司衙署于1963年被列入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正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称忻城土司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骨器、青铜器、石器、蚌贝器、经书、石刻拓片、土司服饰等500多件,对研究我国土司制度、古建筑艺术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也为民族风俗的研究以及影视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忻城”之名始于唐代,莫氏土司始于明代。明弘治九年(1496年)十月降忻城为土县,由莫氏任土知县治理,并钦准世袭,这是自唐宋以来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明清两代王朝对土官确立了承袭、等级、考核、贡赋、征调、奖惩等制度,让土官在所辖区域内享有特殊的权力,允许其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土官除对中央王朝负担规定的贡赋、征调之外,域内事务自行决断。这种“以夷治夷”、“以蛮治蛮”的土司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特殊政治制度。莫氏土官世袭统治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废除,经历明、清两朝411年,从其始祖莫保算起,时间跨度为500年。

剧组人员在忻城莫土司衙署头堂拍摄节目 (邹文彬/摄)

土司步行街 (邹文彬/摄)

莫保系永定(今宜州市)壮族人。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被授予宜山(今宜州市)八仙屯千户职。明洪武(1368—1398)初年,莫保被罢官,遂率子孙及亲丁徙居忻城境。永乐二年(1404年)忻城陈公宣领导忻城壮瑶农民起义,攻县治,烧官署,县宰苏宽弃城而逃,莫保玄孙莫敬城率家丁参加镇压“有功”,被推举为土官。于是县有二令,土流合治,但权不相统,流官握空印,每年春冬到县视事两次而已。明弘治九年(1496年),忻城县降为土县。从此,莫氏土官获世袭,一统忻城天下。莫氏土司历明、清两朝,至第十九任土官莫绳武因“纵匪殃民,世济其恶”,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被撤,其子孙永不准再行请袭。莫氏土司统治忻城期间,实行独裁统治,将全县大部分土地据为己有,养兵曾达1000人。

最近10多年来,忻城莫土司衙署成为电影电视拍摄基地,曾有《流亡大学》、《石达开》、《刘三姐》等10余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1992年,莫土司衙署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学者、外宾纷至沓来,遂名闻中外,成了文化考察研究基地和游览胜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