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公园>>>桂林山水的微缩版
桂林市七星公园位于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137.4公顷。在解放桥向东望去,可见由普陀山四峰与月牙山三峰组成的七座山峰,其排列布局宛若北斗七星,总称七星山,公园因此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为中心的观光、文化、娱乐等综合性公园。
孙中山、邓小平等众多领导人、著名人士曾来此参观考察。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桂林之行曾到此,并在景区内的标志性景点“变脸”骆驼山前发表环保演讲。
七星公园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于一体,是桂林市最大的综合性的生态景区,自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起就已成为游览胜地,如今更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景区、中国首批4A级景区、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并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千多年以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家曾先后影响过景区,给这里印下鲜明的宗教文化烙印,赋予了景区独特的“宗教四合一”的独特魅力。
花桥是桂林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 (黄吉遇/摄)
花桥
花桥位于公园正门,横跨在小东江和灵剑溪汇流处之上,全长135米,是桂林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
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现桥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桥。桥面有风雨长廊,桥亭覆绿色琉璃瓦,桥身为磐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桥两岸遍植桃花、翠竹,每年春夏,花开烂漫,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桥因此而得名。桥下,四个半圆的桥孔与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个玉盘,状如满月,正如“四轮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诗句中所颂的“花桥虹影”之美景。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七星公园的主体。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海拔265米,因山上供奉观音菩萨,俗称之为普陀。普陀山景观丰富,岩洞、亭阁很多。其中七星岩最为著名,亭阁则以栖霞亭、碧虚亭一组构筑尤为别致。山的西麓有元风洞,盛夏酷暑,此处却凉风习习。山上有普陀石林、普陀楼、观音洞、玄武阁等多处景观,直至天矶峰上的摘星亭,极目四望,便可观赏到宋代诗人刘克庄所写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壮丽景色。
普陀山文物古迹甚多,仅石刻就有200多件,最珍贵的有唐代颜真卿的“逍遥楼”、宋代范成大的《碧虚鸣》、明代的“龟蛇合一”浮雕。
七星岩
七星岩古称栖霞洞、碧虚岩,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岩内景观由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等组成,并有许多瑰丽奇绝、妙趣横生的景致,被誉为“神仙洞府”。今据岩内明代桂林籍画家张文熙所题“第一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
七星岩雄伟深邃,洞分三层,整个游程814米。现供游览的是中层,分为6个洞天,最宽处43米,最高处27米,洞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从隋、唐时代起,七星岩就已成为旅游胜地,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题刻,张文熙的“第一洞天”刻于石壁上,成为游人入洞观赏到的第一个景观。
月牙山
位于普陀山南面,由七星山南面七座山峰组成,因山腰有一月牙岩石,远眺如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山有月牙楼。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可上到伴月亭。再向前不远即可达月牙岩和襟江阁。顺山势南下便进入龙隐洞。洞顶上有条天然蜿蜒的龙形石槽,洞口书有“破壁而飞”四个大字,传说此处为蛟龙腾空而去所留下的“神龙遗迹”,古人由此而留下“飞腾不知几千载,至今点点龙鳞开”的诗句。
桂海碑林
桂海碑林位于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皇大观的摩崖石刻,以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令人叹为观止,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的说法。桂海碑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为古代书法艺术之林。
桂海碑林 (黄吉遇/摄)
桂海碑林 (黄吉遇/摄)(www.xing528.com)
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从唐至清,石刻延绵不断,延续时间长久,形制巨大。桂林碑林收集历代众多名人佳作,全国罕见,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数量和质量为国内首屈一指。
桂海碑林碑阁内收集的桂林其他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均为稀世珍品。拓自桂林城北鹦鹉山上的《靖江府城图》,是国内现存的两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图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图。这幅地图最早采用写景式符号,是地图设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还有唐代韩云卿的《平蛮颂》、《舜庙碑》,记载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长潘长安的经过;宋代孔延之的《瘗宜贼首级记》、余靖的《大宋平蛮记碑》记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欧希范的情况;南宋陈弥寿的《新建犒库记》、李曾伯的《抗元记功碑》,记载了元军进攻云南、广西、湖南,及宋军阻截的经过。清康熙四年(1665)所刻阳线观音像,线条精细,面容丰满,髻堆上有三个小头像,额间有一只小眼睛,嘴唇上还有两撇胡须,形象十分奇特。
桂海碑林内刻在龙隐岩上的《米芾程节赠答诗》,弥足珍贵。现存于龙隐洞的宋代蔡京的《元祐党籍碑》,记录了发生在北宋时期的一场震惊朝野的党派斗争,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秦观等309人株连其中,对研究宋代的历史和政治有着重要价值。龙隐岩中,还有宋代石曼卿的《饯叶道卿题名》,刻有66个真书大字,颜筋柳骨,自然雄逸,沉着端重,气势不凡,是件极为难得的书法珍品。龙隐岩中,北宋著名将领狄青写的《平蛮三将题名》,记录了其率部飞渡天险、一夜平息叛乱的史实。
桂海碑林中有很多是古代书法名家的妙品,篆隶行草,汇集于一堂。唐代颜真卿的“逍遥楼”榜书、郑书奇的《新开独秀山石室记》、宋代燕肃的七星岩篆书题名、米芾的还珠洞题名和陆游的《诗札》、柯梦的《迎享送神曲》,以及范成大、张孝祥、吕胜已、徐梦萃、梁安世、陈谠、陈孔硕等人的题刻,无不墨笔精妙让人拍案叫绝。清朝王静山在龙隐岩刻了一个高70厘米、宽82厘米的佛字草书,上百年来引来无数游人的浓厚兴趣。远望,它如一个梳着发髻的老太婆,双手擎香,虔诚地跪着烧香拜佛,笔画间可见香烟缭绕。近看,却是一个四笔挥就的“佛”字。
骆驼山 (黄吉遇/摄)
骆驼山(驼峰山)
骆驼山是地壳运动侵蚀后的一块残石,位于普陀山后,其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又因其像一只古代的酒壶,又称它作壶山,在山南刻有“壶山”二字。
骆驼山与明代末年江南名士雷酒人有关,雷酒人又与酒有关。雷酒人,原名雷鸣春,号亮工,明末江南儒生,后流落到桂林,驻在山下。雷鸣春喜欢喝酒,常饮不醉。人们又称他为“雷酒人”酒当林之仿后为“人”。他能诗善文,著有《大文参》、《桂林田海志》等著作。他还在山前山后,遍植桃花,每春天,桃花年年烂漫开时,驼峰在花丛中,更加生气勃勃。雷酒人死后,葬于骆驼山下。文郎广东临高县知县樊庶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骆驼山的骆驼颈部刻上“雷酒人墓”五个字,对他乐于助人、讲义气、重节操的品行表示敬仰。此处每年春天,桃花繁盛,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古人称之为“驼峰赤霞”,是桂林十景之一。
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山旁的盆景艺苑内与中国民间人士举行环保座谈会,在骆驼山前的草坪上,一边手摇一把桂林的折扇一边发表环保演讲,并诙谐地称此地节能空调”。
栖霞古寺始建于唐。唐天宝九年(705年)高僧鉴真率弟子来桂期间曾到寺参访传法。至元十七年(1280年),道士唐大淳重建,改为全真观。明万历易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51年),临济法派浑融和尚驻锡,殚精竭虑、募化四方,耗时三十三年,在寿佛庵基础上复栖霞寺,并使之成为西南佛教一大名刹。抗战期间,兵火蹂蹴,主殿废为丘墟。新寺重建承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鼎力相助,遵从仪轨,遍访名寺,悉心筹划,于2002年9月28日落成。
重新修复的栖霞寺基址在七星景区普陀山西麓,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造型典雅、斗拱宏大、出檐深远的盛唐风格。设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中轴北翼借用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寺前广场塑临济法派栖霞第一代开山祖师浑融大和尚像,彰显佛教“庄严国土,立乐有情”的精神。主殿内设唐代“温柔敦厚”、“丰肌秀骨”的佛、菩萨以及神态各异的十六尊者群雕,更有取材敦煌《西方极乐净土变》巨型浮雕,素洁净艳、丰腴晶莹的汉白玉观音,唐代武士型四大天王像,这一切构成栖霞寺独具一格的佛教文化。
逢佛历节日,栖霞寺主持均主持法会,为进香客人释禅解惑。
七星公园内的天柱石上刻有“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 (黄吉遇/摄)
“华夏之光”广场
“华夏之光”广场位于普陀山与月牙山之间,总面积13520平方米,它有两件大型艺术品:一是华夏之光石雕壁画,全长106米,高5米,由100多个石雕组合而成,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科学技术等先进成果为一图,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精华;二是世纪宝鼎,其高4.6米,四足举鼎,立于圆形的花岗岩台座内,象征着国泰民安。大鼎重达24吨,是用整块曲石雕刻而成。这两件艺术品构成七星公园的新景观。
《华夏之光》壁画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袁运甫教授及袁佐、袁加先生精心设计完成的。壁画以艺术和科学的广角,观照伟大的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之精华,释古历今,结构长卷,施以天然彩色花岗岩浮雕。壁画遵照总体环境艺术的思考,力图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创意互为融合,综集了我国古代医学、航海、冶金、化学、数学、艺术与文字学、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工学、生物学、地质学、农学等领域的成果,其熠熠闪光之智慧,足以昭示后人继往开来,奋发前进。
天柱石
天柱石在七星公园西,花桥东。石挺拔矗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绽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记录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风尚。北临灵剑江,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北宋崇宁五年(1106)和清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盖在词笺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