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广西红色文化的发源地
东兰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万(2008年数据),有壮、汉、瑶等世居民族,其中壮族占85%。秦时属桂林郡,名木兰洞,后称东兰州,民国初年改为现名,沿用至今。
东兰被称为“世界铜鼓之乡”,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铜鼓——全世界仅有2400多面,东兰县就占了612面,收藏量堪称“世界之最”。1962年11月,著名作家、翻译家曹靖华来此采风,创作了散文名篇《风物还是东兰好》,把东兰县城誉为“一颗椭圆形的大玛瑙”。
东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腹心地,属于全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张云逸早年从事革命的战场,是被劳苦大众尊称为“拔哥”的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等革命前辈的家乡,那里还有列宁岩、魁星楼、红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群牺牲地以及韦国清、韦杰等将军故居等革命遗迹。当年,韦拔群在这里创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一批批革命志士在“拔哥”的率领下,前仆后继,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全县有7500多人参加红军和赤卫军,有218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以“拔哥”率领的农民军组成红七军的第二十一师三个团,有1600人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勋时,从这山区小县走出去的革命战士中,就有韦国清、韦杰、覃健、覃士冕、韦祖珍5位将军,被称为“将军之乡”。
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
列宁岩位于东兰县武篆镇南面的拉甲山上,是一个天然石洞,原名北帝岩,原来供奉北帝(又叫真武大帝)及诸神,是韦拔群早年传播马列主义、组织革命运动的重要场所,1930年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来到东兰时,建议改名为“列宁岩”,沿用至今。从山下往上行走,需要攀登150级石阶才能来到岩洞口。洞高45米,宽64米,深134米,洞顶及左右两壁仿佛经过人工的琢磨,光洁平滑;洞内地面平坦,宛如厅堂,可容纳上万人。洞的深处有清泉供饮用,还有暗洞直通山后,是个进能攻、退能守的战略要地。
洞中央为课堂,讲坛左右有对联:“地主豪绅把劳动群众当作盘中餐;劳动群众把地主豪绅当作枪口靶。”台壁上方,挂着列宁和孙中山的画像。台前醒目的对联是:“快乐事业,莫如革命。”横批是:“团结、互助、奋斗、牺牲。”课堂两边为学员宿舍,后面为教员住处和厨房。课桌、凳、床铺、间墙全用当时所产的竹材编成,简朴实用。1925年9月15日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隆重开学,讲习所由韦拔群担任主任,来自东兰、巴马、凤山以及百色、凌云、河池等11个县的276名农运骨干成为首批学员,岩洞由此成为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大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各国革命史》、《苏俄概况》、《三民主义》、《经济学常识》等,以及介绍外地的农民运动经验。此外,还学习军事知识,进行军事操练等。课余,学员们到圩场去作街头宣传、到农家搞社会调查。后被地主官绅带兵攻打,农讲所设施遭大肆破坏,教员和学员的书籍、文具和行李被焚烧。原定为期半年的首届农讲所不得不提前结束,学员们回到各县、区、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右江农民革命。
列宁岩 (黄吉遇/摄)
1962年6月,列宁岩被定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77年,自治区拨款修缮,依照1925年的原貌进行修复,并办陈列橱窗。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题写“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放大后刻在洞口。1995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魁星楼 (黄吉遇/摄)
邓小平、张云逸均在魁星楼办公并住宿 (卢松见/摄)
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
魁星楼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为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此楼是一座六角形的红塔,现被列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木石结构攒尖式六角塔,内分四层,楼身外刻有花鸟鱼虫和凤凰,楼顶角脊雕置六条蛟龙,据称是为了兴盛文风而建的。1923年农民武装三打东兰,韦拔群曾设指挥部于此。1926-1927年,魁星楼又成为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武篆区农协会办公所在地。1926年7月,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农军总指挥部从西山迁回武篆镇时进驻于此。1930年2月,红七军主力转移到东兰、凤山根据地,前敌委员会也设于此。同年4月5日,邓小平第一次抵达东兰武篆,与韦拔群相聚在魁星楼,即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所在地。此后,邓小平、张云逸均在魁星楼办公并住宿长达两个多月。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常在楼上召开重要会议,研究右江土地革命运动的步骤和方法。邓小平在这里起草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指导性文件,还在此编写了《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等教材,用以指导革命。
红七军主力北上以后,1932年8月,桂系军阀白崇禧亲率军队“围剿”韦拔群、陈洪涛带领的留守红军。桂系军占领武篆后,曾把楼的尖顶拆掉,将楼身全部刷成白色。但魁星楼作为革命精神和力量的象征依然伫立在根据地人民的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8年拨款重修魁星楼,楼顶加高,增加了第四层,既保持原貌又使魁星楼显得更加雄伟庄严。1963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魁星楼确定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自治区政府再次拨专款维修,恢复此楼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原貌。1995年被定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韦拔群故居 (卢松见/摄)
韦拔群故居
韦拔群故居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屯的特牙山半山腰上。故居原在东里村违往屯,1926年2月,国民党军队“进剿”东兰,镇压农民运动,将韦拔群的家烧光。同年7月,国民党军队败退后,韦拔群便在特牙山半山腰建了两幢泥砖瓦房,用于接待革命同志和农军开会。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国民党军又大举“进剿”东兰,韦拔群的房屋再度被烧毁。1988年修复,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西东兰县第二、三届农讲所旧址
广西东兰县第二、三届农讲所旧址位于东兰县武篆镇武篆小学内,始建于1920年,原名育才小学,共有12间。1926年7-10月和1927年6-8月,韦拔群、陈洪涛在这里开办东兰第二、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训来自凤山、河池和东兰等地的农运骨干300多人。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韦拔群烈士旧墓(特牙庙)(www.xing528.com)
韦拔群烈士旧墓位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特牙山脚,与韦拔群故居相近。1932年10月,韦拔群被叛徒谋害牺牲,东里屯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余骸秘密运下山,隐埋于山脚的一棵古榕下。为避免敌人发现,坟上盖了一座小庙,每月初一、十五供奉香火祭品,群众称之“红神庙”。1998年修复。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东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内,建于1978年,前身为1957年兴建的革命文物陈列馆。馆里陈列着东兰县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剿匪、抗美援朝以及自卫反击战等时期抗击敌人使用的各种武器及烈士们的遗物,有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种文物、照片、文献、图表等353件,其中有邓小平、张云逸为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的题词。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领导人乔石、张云逸、韦国清等曾到此瞻仰,越南、老挝、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际友人也曾来此参观。
东兰烈士陵园
东兰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县城西更闹坡上,内设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墓、解放东兰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三座、纪念亭等纪念建筑设施。1963年被定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黄吉遇/摄)
韦拔群(1894-1932)
韦拔群原名秉乾,后改名萃,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屯人,壮族。1913年入广西法政学堂,因不满学校的种种陋习,一年后退学,到广东以及长江中下游各省游历,1915年回到东兰。护国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招募了100多名乡友赴贵州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后任连副。曾因反对旧军官虐待士兵而被捕入狱,经一位同乡营救出狱,并保送到贵州讲武堂学习,结业后到黔军驻重庆某军部任参谋。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接受新思想,并以“愤不平”为笔名,宣传革命思想。不久被军部查究,毅然弃职离开旧军队,前往上海、广州等地寻访孙中山。1920年10月在广州参加了广西籍国民党人马君武组织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任政治组副组长,参与推翻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活动。1921年9月回到家乡,秘密组织了“改造东兰同志会”,号召农民起来“打破不平”、“救家乡、救广西、救中国”。1923年曾组织农民自卫军三次攻打东兰县城。1925年1月进入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被委派为农运特派员,回广西开展农民运动;9月东兰县农民协会成立,任军事部长。他在东兰开办了三期农讲所,为右江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1926年夏秋,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对左右江农民运动的领导,成立了苍梧、镇南、田南三个农运办事处,他先后任田南农运办事处副主任、主任兼一路农军总指挥。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领导右江地区的农民自卫军,坚持公开的武装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和壮大了农民武装,为红七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29年8月,出席广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当选为广西农民协会副主任委员;12月与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同时当选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委员。1930年3月,协助邓小平在武篆镇进行土地改革的试点工作;10月红七军奉命北上,部队在河池整编,他担任第二十一师师长,受命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他把二十一师的绝大部分兵力、武器补充给北上主力部队,率很少一部分人回东兰坚持根据地斗争。1931年8月红二十一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右江独立师,他任师长;同年11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10月19日遭叛徒暗害,不幸牺牲。
韦拔群 (摘自2009年第24期《当代广西》)
韦国清上将 (摘自2009年第24期《当代广西》)
韦国清(1913-1989)
韦国清原名邦宽,东兰县三石镇弄英村弄英屯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战士、营长、代团长、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旅政治委员、旅长、副师长,路西战役野战指挥部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广西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韦杰(1914-1987)
韦杰,东兰县三石镇仁义村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七军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军团营长,红十五军团团参谋长、团长、骑兵团团长、师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八路军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旅旅长、华北军区第十四纵队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六十一军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六十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覃健(1911-1959)
覃健,东兰县大同乡板坡村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七军代排长,红三军团排长,红一方面军连长、营长,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团团长,冀鲁豫支队大队长,淮海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十旅副旅长、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司令员,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参谋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覃士冕(1914-1981)
覃士冕,东兰县长乐镇纳标村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七军政治部干事,红三军团团特派员、保卫局侦察科员、团特派员,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组织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团政委、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十一旅政委,滨海警备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滨海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二政委,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被授予少将军衔。
韦祖珍(1912-1982)
韦祖珍,东兰县隘洞镇那坤村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七军连指导员,红一军团保卫部科长,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支队保卫科长,军委总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八路军团政委、旅政委、军分区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副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政委兼广西军区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