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文化名胜:灌阳南岭千家峒,瑶胞自称族源

广西文化名胜:灌阳南岭千家峒,瑶胞自称族源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灌阳>>>南岭千家峒瑶胞称族源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面以都庞岭与湖南道县、江永县交界。历史传说千家峒曾经住有千户瑶族人家,他们与外界隔绝,丰衣足食,五谷丰登,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1998年5月,在灌阳县召开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哲学系、广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西瑶学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一致赞成这一结论。如今,灌阳县千家峒已经成为瑶族同胞向往的圣地。

广西文化名胜:灌阳南岭千家峒,瑶胞自称族源

灌阳>>>南岭千家峒瑶胞称族源

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面以都庞岭与湖南道县、江永县交界。全县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多(2005年数据),有汉、瑶、苗、侗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公元前168年前已有建制,称观阳县,县址在今新街乡雀儿山前,属西汉设置的桂阳郡,郡隶属长沙国(诸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长沙国为零陵郡,观阳县属此郡。隋开皇十年(590年)与桃阳县(今全州)合并为湘源县。617年湘源县分解,观阳改称现名,县址迁徙至今灌阳镇,仍属湘州零陵郡,直至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才改属广西布政司桂林府。

清朝咸丰年间,南宁爆发了天地会起义,义军数万人,称红巾军,转战湘桂边境及桂北地区,首领朱洪英、胡有禄攻克灌阳县城,并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此建立升平天国(王宫设在今灌阳二中内),取“太平天德”年号。

1934年9月至11月间,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和中央军委第一、二纵队长征先后路过县境。中央红军路过时,为了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红一方面军后卫部队在新圩杨柳井一带与国民党桂系军队夏威部发生激战,3000多名红军战士牺牲。

瑶族圣地千家峒

在中国南方巍峨的五岭之一——都庞岭腹地,有一座高矗入云的山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是仅次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华南第二高峰,山的西麓有一个面积3平方公里、四周原始森林环绕,绿草繁茂,碧水涟漪的“一串葫芦形”盆地,这就是数百年来瑶族同胞几度寻根、向往回归的圣地千家峒。

历史传说千家峒曾经住有千户瑶族人家,他们与外界隔绝,丰衣足食,五谷丰登,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有一年,这里被外人发现,官府即派人前去收税,税官进入后被热情的瑶家人轮流接待,一住就是几个月。官府以为税官被瑶家人杀害,于是派重兵上山“围剿”,瑶家人被迫逃离故土,流落异地他乡。

下山前,瑶胞们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集会,将金银财宝和盘王铜像埋藏在一个山洞里,将一只牛角锯成十二节,每姓各持一节,约定500年后,重回千家峒团聚。届时,将十二节牛角拼接在一起,吹响三声,重建家园。

上述故事除了在瑶族同胞中代代相传,瑶族的多种家谱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因此,数百年来散居国内外的瑶胞也都认定自己的祖先是从千家峒迁徙出来的,经常有瑶胞到此寻根问祖。但由于迁徙变更、历史久远,谁也不知道千家峒的具体地理位置。散居在国内外的千家峒瑶族后代,为了实现祖先的诺言,几百年来不畏艰辛,多次寻找千家峒,但都没有找到。

为了破解这个千古之谜,不少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探寻。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经过17年的艰苦研究与寻找,终于得出“瑶族圣地千家峒就是在以都庞岭的韭菜岭为中心的这个面积3平方公里的‘一串葫芦形’盆地”的结论。1998年5月,在灌阳县召开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哲学系、广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西瑶学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一致赞成这一结论。(www.xing528.com)

如今,灌阳县千家峒已经成为瑶族同胞向往的圣地。这里不仅拥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同时还是重要的水源林保护区。以千家峒为中心的方圆125平方公里范围内,全是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1982年被广西政府定为“千家峒水源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珍贵植物有福建柏,三级保护的有长苞铁杉、南方铁杉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小灵猫猕猴穿山甲锦鸡、水鹿、大鲵等。这里地理、气候独特,风光秀丽,是一个集观光考察、登山访古、民族寻根的旅游胜地。

灌阳孝义可风石牌坊

灌阳孝义可风石牌坊为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距县城2公里,建于清道光十四至十九年(1834-1839),为四柱三间四楼式仿木结构,高10.2米、长13.6米、跨度11.05米;中间两根正方形石柱高达5.4米。牌坊北面、南面有如斗大的楷书字,分别是“坚贞足式”、“孝义可风”,笔法娴熟老辣,凝重端庄。石坊造型庄重、设计精美、榫卯相接、错落参差、沐雨栉风、浑然一体,经150余年沧桑,仍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研究石刻艺术的珍贵文物资料。

灌阳孝义可风石牌坊 (王鸽群/摄)

月岭古民居

月岭古民居坐落于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全村皆系唐姓,一脉相传已28代,计有470户1541人,祖籍地为湖南零陵,宋末明初因兵灾迁入此地。村中人才辈出,科举时代考取进士12人、举人23人。

月岭古民居建筑排列井然有序,原为6个大院组成,院名为“翠德堂”、“宏远堂”、“继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锡暇堂”。均用青色砖瓦建成,石刻、木雕、壁绘各呈异彩。每个大院均有水井、石磨、粮仓、花园等生活设施,村内通道全部用青石板铺就,民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与研究考古价值。

村内文物古迹甚多,如文昌阁、节孝坊、凌云塔、催官塔、将军庙、孔林墓、石炮楼、百岁亭、步月亭等。尤其是节孝坊造型精美,气势非凡。为防兵乱匪盗,村内防御体系非常严密,村头有炮楼,周围有城墙,村中有碉堡等。

月岭村古民居 (王鸽群/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