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距广西首府南宁市区32公里,自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称武缘县。1913年,自绿林起家的本县人陆荣廷升任广西都督后,取“武功而鸣于天下”之意,改为武鸣县,沿用至今。
武鸣县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最大的壮族聚居地之一,也是壮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典型代表,全县总面积3378.36平方公里,总人口66.9万多(2007年末数据),其中壮族约占87%。县境内山奇水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国家3A级风景区伊岭岩、享有“广西庐山”美称的大明山,有盛极一时的陆荣廷私家园林明秀园,还有黄道山神庙、思恩府遗址等。
清朝建筑群
清朝建筑群位于武鸣县太平镇葛阳村,文昌阁是这批建筑群的中心,位于村里的制高点。它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文昌阁坐北向南,平面为二进合院式布局,分门楼与主楼两部分,中间有天井隔开,均为“回”字形砖木结构。主阁楼4层,高14米,木梯绕壁而上,阁上小下大,形似玉玺,飞脊挑檐,结构紧凑,小巧玲珑,别具一格。门楼于民国期间曾改建,主阁顶楼(即四楼)原塑有魁星神像,那是民间传说主文运之神,三楼是观光眺望之楼,二楼曾塑有文昌帝君。底层设有明堂,供奉财神爷和本地名人刘定逌神位。
文昌阁对面100多米处是葛阳古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整个戏台小巧玲珑,古朴幽雅,戏台间墙上部有壁画、题字,还有本地文人刘定逌撰写的三副对联:
天下事原非是戏;
世间人还要认真。
善如是看,恶如是看,有眼者注定眼眶,古人便作今人借鉴;
福岂无因,祸岂无因,无心人细认心幽,幻景当以真境思量。
世事纵非真,须知忠孝节廉,毕竟好心方好报;
形容原是假,细看奸淫邪佞,如何能全始全终。
葛阳书院位于文昌阁左侧约10米处,前身为明隆庆初办的葛圩社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年仅37岁的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的刘定卣被诬陷排挤愤然离京回乡,便在此设学教书。
起凤山
起凤山位于武鸣县城以东7公里处夏黄村旁,因山的东西两峰于江边突起,形如双凤腾空而得名;武鸣旧八景之一,现存摩崖石刻数十幅,是武鸣县石刻保存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处文物风景保护区。山上有两座小庙,一座是文昌阁,一座是观音阁,香火都很鼎盛。不远处有一个读书岩,岩里的石头状如为了博取功名正在用心读书的“书生”,岩上到处是精美的石刻。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太极洞里,有一苍劲有力的石刻“凤”字,高4米,宽3米,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书法家王元任所书。这位曾在阳朔碧莲峰留下一气呵成的“带”字,在崇善县(今崇左)留下富有韵味的“寿”字的大书法家,据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
山南麓的夏黄村,素有勤耕苦读的好传统,明朝崇祯年间曾出了一个进士,明至清道光又出了几个举人,还有各类生员一批,算得上是人杰地灵。至今仍在传说,村里曾经收留接纳了逃亡到此的南明永历皇帝的二女儿广德公主,她与当地人结合,老死终生后葬在村南的谭油岭。
灵水
灵水位于武鸣县城南1公里处,是一个由岩溶暗河泉涌而成的天然泉水湖。湖面呈葫芦状,面积约2.9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最深处有3~4米。站在岸边,清澈见底的水里游鱼可数,湖底水草石头一目了然。湖底泉眼无数,其中有4个大泉眼,一年四季常涌汩汩清水。
不论春夏秋冬,灵水的水温都始终保持在21~24℃,是我国三大恒温湖之一。湖岸怪石嶙峋,绿树成荫。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印度洋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8.9级的强烈地震,居然波及万里之外的灵水,致使湖水出现倒吸现象,随后吐出大量浑黄水样,并带有泥土块。据有关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大地震引发地球“摇摆”所造成的。
灵水特色有三,即清、凉、灵。用古诗来说就是:“波底晶莹照眼明”——指水色清澈透明,莹澈见底;“入潭游片刻,心舒暖三春”——指水温冬暖夏凉;“心眼顿开诸累尽,须眉毕鉴百私空”、“大造钟灵气”、“性岂逐炎凉”——指水能荡涤灵魂,洗净人间沧桑疲累,吸收灵气进心脾。(www.xing528.com)
朱德、徐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名言佳句。由于它地处县城中心,多年来成为全县举行大型文化活动的中心场地,南宁国际民歌节的灵水歌台、三月三歌节、“灵水之秋”中秋赏月系列等大型活动都在此举办。
灵水是一个岩溶暗河泉涌而成的天然泉水湖 (黄吉遇/摄)
陆荣廷(1859-1928)
陆荣廷,旧桂系军阀首领,原名亚宋,字干卿,壮族,武鸣县宁武镇雄孟村人。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少年时代曾在县城流浪打工、赌博,1882年在龙州水口关投军,1886年被裁汰后成为当地绿林头目。
1894年冬接受清政府招抚,1907年参与镇压同盟会起义,升左江镇总兵,1911年6月任广西提督。武昌起义爆发,梧州、平南等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广西宣布独立,陆荣廷即在南宁宣布承认独立,出任广西副都督。1912年任都督后,不断网罗旧官僚、旧军人,逐步扩充实力,组成旧桂系军阀集团,成为集团首领。1913年讨袁战争期间,支持袁世凯,派兵镇压柳州起义军,杀害蒋翊武等革命人士。1914年被袁授为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1915年12月电请袁世凯称帝。后在蔡锷、梁启超等人策动下,于1916年3月宣布广西独立,此前派兵协助云南护国军在滇桂边境,同受袁世凯指使进攻云南的粤军龙觐光部作战,7月任广东督军。在此前后,以护国讨袁名义,派出大批桂军占据广东。1917年4月任两广巡阅使。护法战争爆发,派兵入湘同北洋军作战,控制湖南后,陆拥兵不前,并向北洋集团妥协,使护法联军失败。陆荣廷曾指使桂系军阀、广东督军莫荣新等阻挠、破坏护法运动,策动改组护法军政府。1920年秋,发动粤桂战争,次年,所部被粤军陈炯明等部击败后,由南宁逃往龙州。1924年其余部被新崛起的新桂系军阀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击败,8月通电下野,离桂去沪。后移居天津、苏州,1928年11月病故于上海。
刘定卣(1720-1806)
刘定卣,字叙臣,又字叔达,号灵溪,壮族古代著名教育家,武鸣县太平镇葛阳村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县考第一的成绩进入学宫,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九年(1744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全省会考第一名)、十三年(1748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是为数不多的壮族翰林之一。在京期间,由于他多次得罪兼掌翰林院的宰相和珅,被逐出翰林院返乡,这年他才37岁。回到广西,刘定卣先后在隆安县驮厚村办私塾,在家乡葛阳社学授课,曾被思恩府聘为阳明书院山长;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主讲浔州府(今桂平市)浔阳书院;乾隆四十年(1775年)到桂林掌教秀峰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主讲宾阳宾州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广西会考,巡抚张百龄请刘定卣到桂林,让他陪主考官喝酒,来自北京的主考官方才知道刘定卣还活在世上,即向嘉庆皇帝奏报。很快,刘定卣得以恢复了翰林名誉,还被任为道御史。但此时刘定卣已是84岁高龄,故坚辞不就职。两年后,他因病去世。
刘定卣从37岁辞官回乡,在广西各地教学授课到84岁辞世,在近5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教育理论,让当时的广西士子“无不折服”,致使广西学风为之一变,被公认为“粤西第一人”,深得民众尊敬。现太平镇葛阳村的文昌阁还供奉他的神位,与财神爷神位并列。
卢绍武(1906-1978)
卢绍武又名刘绍武,壮族,武鸣县马头镇清江村板卢屯人。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宁兵运。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七军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营长等职。参加红七军远征、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13团参谋长、团长,红十五军团第75师参谋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旅、支队、纵队、军区参谋长,第18集团军第3游击支队司令员,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38军副军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广西武鸣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武鸣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方桂与龙州、武鸣方言调查
李方桂(1902-1987),山西昔阳县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1924年由清华学堂赴美留学,先后受教于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著名语言学大师,192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曾执教哈佛、耶鲁、华盛顿大学等名校20多年。20世纪50年代初曾当选美国语言学会副主席。李方桂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开创之功,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汉语历史音韵学以及北美印第安语研究方面均有杰出贡献,被誉为“非汉语”语言学之父。1930-1942年,李方桂亲自调查研究了中国境内云南、广西、贵州属侗台语族的壮、布依、傣、侗、水等约20种语言和方言,到泰国调查了泰语。写作《龙州土语》、《莫话记略》、《武鸣土语》、《佯僙语绪论与音韵、语料、词汇》、《水语研究》共5本调研专著。他的《台语比较手册》构拟了原始台语的声调系统、辅音系统和元音系统,观点明确,例证丰富,说服力强,是李方桂40多年来深入调查、参证对比、反复构思、形成理论的结晶。这部著作对侗台语族语言的历史比较工作和培养侗台语言研究人才,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壮文创制工作队当年办公地点就在武鸣县的明秀园内 (陈黎明/摄)
袁家骅与壮文创制
袁家骅(1903-1980),江苏省沙洲县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北京大学助教。193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英语和日耳曼语言学。回国后曾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与研究和对汉语方言的教学与研究上。1954年以他为队长的壮文创制工作队,赴广西对壮语进行调查并创制了壮文字。工作队办公地点就在武鸣县的明秀园内。著有《僮族语文问题》、《广西僮语方言分析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僮语词法初步研究》(合作)、《少数民族语文论集》、《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等多篇论文,为促进壮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壮族“三月三”歌圩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很多地方都有“三月三”歌圩或“三月三”歌节,而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武鸣壮族历来有汇集唱歌、听歌的习俗,每场聚集成千上万人,形成市集,人称“歌圩”,尤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以自酿米酒及白切鸡、柠檬鸭、生鱼片等接待亲友。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就在村边的山坡上、小河边对唱山歌,歌声此起彼伏,绵延不断,有的地方三天三夜才散场。通过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促进了民间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和发展。1985年起,在县城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2003年,将“歌节”改名为“歌圩”,活动项目有千人竹杠阵、山歌擂台赛、壮语小品比赛、抛绣球、抢花炮等,每年来赶歌圩的有来自县内外以及外国人士达10万多人。
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 (卢松见/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