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崇左: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所在地

崇左: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所在地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崇左>>>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所在地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的左江河畔,是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扶绥县、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州县和江州区,代管凭祥市,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0多万,有壮、瑶、苗、侗、仫佬等18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崇左自古以来为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之地。崇左采茶舞崇左采茶舞主要流行于驮卢、那隆、左州等地村镇。

崇左: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所在地

崇左>>>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所在地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的左江河畔,是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辖扶绥县、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州县和江州区,代管凭祥市,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0多万(2009年末数据),有壮、瑶、苗、侗、仫佬等18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

崇左自古以来为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地区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象郡治所临尘,即在今崇左市区。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左江镇。宋初沿袭唐制,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设左江道置太平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太平寨置太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太平路为广西布政司左江道太平府。民国属镇南道(治所在今龙州县),1921年8月废除道制,各县行政由省直辖。1928年,撤销土江州、罗白县,并入崇善县。1949年12月,崇善县城解放;1950年1月,左县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左江地区属龙州专区。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崇善县与左县合并为崇左县,崇左因此得名。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划出原南宁地区部分县市设立地级崇左市,并于2003年8月挂牌成立。

早在5万年前,左江流域就有早期人类活动,绿青山矮洞文化遗址和“柳江人”同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浓郁的壮族边关文化,以花山壁画为代表的左江河畔壁画群就是壮族祖先骆越民族在2000多年前绘制的,至今仍是千古之谜。1885年,清代名将冯子材在这里奋起抵抗法国侵略者,取得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这里领导第一次反清起义;1930年,邓小平在这里组织和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市区在明清时期为太平府府治,至今留存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太平府古城墙、3座古城门,以及《丽水龙神庙碑》、《奉宪勒石》、王元仁连笔草书《千年寿》等3处碑刻。

崇左市边关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十分丰富。“南国边关风情游”是广西重点推出的五大旅游线路之一,这里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崇左归龙斜塔、崇左石景林及世界珍稀动物白头叶猴保护区——弄官生态公园;有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14个关键地区之一的陇瑞-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景区花山崖壁画,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新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明仕河田园风光,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的边关凭祥友谊关,侏罗纪时代的扶绥恐龙化石群,以及中法战争遗址、大小连城、边关古炮台、大清国万人坟、法国领事馆、陈勇烈祠、红八军纪念馆及胡志明足迹之旅等历史文化景观。

宁明花山崖壁画 (黄文伟/摄)

花山文化艺术节

花山文化艺术节由崇左市委、市政府主办,宁明县委、县政府承办,2004年起每年在花山崖壁画所在地宁明县隆重举行,旨在以花山文化品牌为载体,传承骆越文化,连接东盟各国,开展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和文化互动。

2003年起,广西提出“保护花山岩画,弘扬民族文化,打响花山品牌”的战略,决定把宁明花山崖壁画的合理利用、开发作为广西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工程项目来抓,形成北有《印象·刘三姐》、南有《走进花山》的文化产业品牌格局。近几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几届花山文化艺术节,影响深远,使古老神秘的花山被世界广泛关注。

黎申产(生卒年不详)

黎申产,号嵩山,崇左市宁明县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举人,即授庆远府儒学训导。归里后任宁江书院山长20年,以诗文教导后进,造就不少人才,为左江一带的文化名人。著有《宁明州志》二卷,《菜根草堂吟稿》二卷。

文石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

潘文石(1937-),著名科学家,珍稀动物熊猫和白头叶猴研究专家,被誉为“中国熊猫之父”、“白头叶猴教授”。出生于泰国曼谷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随父母回到广东汕头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随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大熊猫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系美国史密森学会兼职研究员,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兼职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和中国生态学会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位“师德标兵”之一。

潘文石在上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关于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的研究,70年代开展小鸭病毒性肝炎和鸡的支原体病研究,80年代起开始对大熊猫进行研究。1996年,开始把研究工作重点转移到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上,努力寻求一条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他和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不但对当地的白头叶猴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集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野外基地——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还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加强其环保意识,努力参与社区经济建设,发展以白头叶猴为主要对象的生态旅游事业。1996年获北美大熊猫基金会的科学特别成就奖、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野生动物保护奖章、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金诺亚方舟奖,2000年荣获福特汽车环保奖,以表彰他在广西崇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作出的卓越成绩。

崇左采茶舞

崇左采茶舞主要流行于驮卢、那隆、左州等地村镇。传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钦州一位制瓦师傅到驮卢圩灶瓦村制瓦,同时教老百姓演唱采茶戏,还到附近的更别、屯村、更懒、伏廖村传授。1918年,邕宁县那陈村民间艺人赖福栈来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采茶戏。此后,外地采茶戏开始传入崇左。经过四五代人的传教,遂成为流行全市的主要民间戏种,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为主旋律

采茶舞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书生或财主等。新中国成立前,采茶队一般没有妇女参加,茶娘由男演员装扮,每队的演员为5人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参加了采茶队,茶娘不再由男演员担任,每队的演员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场地从在一张竹单上表演到走上了大舞台。演出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恭贺新年、庆贺丰收、祈求太平为表演目的,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表演形式。

采茶舞的服饰,男演员头戴黑色彩绣头圈,腰缠红腰带,脚穿黑布鞋,不同角色穿不同服装,有白色对襟上衣、白长裤、蓝长裤、红背心或黑背心等,衣裤背心均镶上各色彩线。女演员戴红色彩头圈,脚穿绣花鞋,有穿淡黄色壮族斜襟上衣、红色百褶裙,也有穿红色大襟衣、青色长裤等。道具有麒麟凤凰、花篮、花伞、彩扇、铜钱鞭等。伴奏乐器二胡笛子唢呐为主,再伴以锣、鼓、钹。随着社会发展,采茶舞由原来群众自发组织发展到乡镇、县文艺团体来排练演出。《六人斗金花》、《九龙摆尾》剧目,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自治区文艺汇演获得优秀奖。经过艺人改编的《改风水》、《绿叶扶花》、《选女婿》等节目,先后多次参加自治区级文艺大会演出。(www.xing528.com)

壮族花朝节

壮族花朝节是流行于宁明、龙州一带,为纪念百花仙子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百花仙子这天降到人间。百花仙子喜欢木棉树,她常栖身于木棉树上,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节日地点多选在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举行,男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而来。他们穿着民族盛装,怀揣五色糯米饭、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情人而备的绣球、头巾、千层底新鞋等礼品。人们三五成群,对唱山歌,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圣洁、美丽。夕阳时分,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从四周把绣球向木棉高枝拋去,于是一道道彩色的“闪电”出现,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拋掷过后,木棉树上彩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

壮族斗牛

壮族斗牛是广西地区一种古老的传统竞技方式,传说在宋朝已经盛行,而崇左尤为典型,大多在秋收后至立春前农闲时进行。比赛地点一般每年轮流在一个乡或一个村进行,具体时间由各村代表商议而定。斗牛场一般选择在四面是山坡、中间有块平地或者河滩的地方。届时,四乡八村的男女老少均云集于此,各自带上铜鼓、唢呐来为自己的参赛队呐喊助威。一般情况下,每个村寨派一至两头牛参赛。赛前的大牛牯有专人饲养两三个月,期间给它喂蜂蜜、猪油、盐水、烧酒等物,故参赛的大牯牛都非常剽悍强壮。角逐前的大牯牛要经过裁判分门别类量出级别后,在同级别中通过抽签确定对手和比赛顺序。“嗵!嗵!嗵!”三声铁炮声响,两头斗牛的主人各自撒缰放绳,早已迫不及待的斗牛红着眼径直冲向对手,两对牛角“咔嚓、咔嚓”地互相碰撞。四周的人海呐喊阵阵,锣鼓喧天,场面紧张而激烈,精彩纷呈。若两头牛势均力敌,长时间相斗还难解难分,小伙子们便用牛绳拴住牛的后脚,把斗红了眼的两牛拉开,休息几分钟后再继续角斗。两牛相斗,除了顶角外,还互攻头部、脖子等部位,只要能把对方赶跑或顶倒,就算获胜。获胜的大牯牛以红绸披挂牛角或牛颈,人们放鞭炮拥牛回村。是夜,全村男女老少和牛主的亲朋好友通宵达旦地欢歌畅饮,以庆胜利。

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跨国大瀑布,位于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潭水社交界的边境线上,西距大新县城66公里,距南宁196公里。从德天瀑布至硕龙镇以14.5公里的归春河为天然国界。归春河发源于百色市靖西县,全长150公里,途经越南后又复入我国的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遇断崖倾泻而下,形成瀑布。瀑布横跨中越两国,宽200余米,高约60米,纵深约70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是黄果树瀑布的5倍,终年有水。瀑布四周古树参天,花草掩映。瀑布由多道高低不齐、大小不一的湍流穿过丛林直落而下,呈三级跌落。德天瀑布的左侧另有一小瀑布完全在越南境内,名为“板约瀑布”。2005年,德天瀑布以其原始的自然美、生态美和跨国风情,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开展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最美的瀑布”称号。

瀑布顶上有一小岛,称崖。岛右侧约布右侧,有一名,现炮台完原始森林,林木光,一边是别具“浦汤岛”,面积约15亩,岛上绿树成荫,河水从岛的两侧潺潺流淌而扑下断50米,有国界碑一座——“53号界碑”,上用中、越文刻写:“中国广西界。”瀑山峰——炮台山,海拔754米,因清朝将领苏元春在山上修建靖边炮台而得好无损。登上山顶,可俯瞰越南境内方圆几十公里的田园风光。山的东面有茂密,高大枧木随处可见。瀑布下游的归春界河,一边是颇具特色的异国风一格的边民小楼或干栏房。

德天瀑布 (苏道深/摄)

左江斜塔 (苏道深/摄)

左江斜塔

左江斜塔又名归龙塔、水宝塔,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左市区东北2公里处,建在左江中的石头岛——鳌头峰上,处于急弯激流之中,地势惊险。为明朝知府李友梅于天启元年(1621年)建造,当时建了三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知府徐越加建两层,使之成为五层砖塔。塔底直径5米,塔基身总高23.184米,塔身18.28米,塔身呈八角面体。塔顶铸了一个铣质葫芦盖顶,从不生锈。塔八面正檐每一檐角悬挂铜铃一个,随风摆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塔的外观古朴雄健,昂然挺拔。塔底层南和西南各开一拱门,从二层各开一个小窗。塔内螺旋砖梯逆时针绕至顶层,人走在阶梯上,倾斜感很强。据测塔身倾斜度为4°24′64″,倾斜方向为西南偏西52°16′30″。据专家考证,这是工匠在建造时考虑到江心风力和地基等因素而精心设计而成,是唯一人为建造的斜塔。整个塔依山顺势,结构稳固,造型和谐,自建成至今,已历时300多年,虽屡遭洪水冲刷,日晒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足见建筑技术的高明。倾斜的塔,世上不多见,而坐落在江河急流漩涡的中间,更属奇观,与苏州虎丘塔、辽宁绥中塔、上海松江护珠塔、湖北当阳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德国肯道塔、英国议会大厦方塔共誉为世界八大斜塔。

相传,在明朝庆隆年间,左江中间突然冒出了一块巨石,挡住了江流,漩涡浪翻,使许多过往船只遭到灭顶之灾。人们认定这是江中有妖龙在作怪,便修建这座宝塔以镇妖龙,故名为镇海宝塔。但妖龙不服,宝塔屡建屡塌。后来得到仙人相助,搬来半座山奠基,才把宝塔建成,可妖龙仍不时出没为害。有一壮族青年得到仙人传授的整治妖龙之法后,杀死妖龙,天下才太平,人们遂把镇海宝塔称为归龙塔。

弄官白头叶猴生态公园

白头叶猴生态公园位于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与板利两乡交界处,距市区35公里。保护区内群峰峻峨,环境幽雅,是我国典型亚热带岩溶地貌和自然资源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地区之一,内有60多种哺乳动物、100多种鸟类、30多种爬行类动物、20多种两栖类动物以及上千种特产植物。在多种哺乳动物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白头叶猴就有18群240多只。白头叶猴是世界珍稀动物,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目前全球仅存700只左右,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全世界就中国有,全部分布在祟左市的江州、宁明、龙州、大新和扶绥等县区,并以弄官山区一带为重要分布区。在保护区内,每天早上天亮时到上午10时左右,下午从18时到天黑前均可观赏到跳跃在悬崖峭壁之上、嬉戏在树枝藤条之间的白头叶猴。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潘文石先生曾常年带领学生在此进行科学考察研究。

恐龙化石发现地

恐龙化石发现地位于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那派盆地,距南宁市75公里。扶绥县于1973年、2001年在那派盆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属于世界顶级品位,其中2001年出土的“一窝三龙”恐龙化石距今1.3亿年,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高大、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堪称稀奇珍宝。蜥脚类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出土,填补了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资料的空白,对研究恐龙化石的衍化、分布以及古气候、古生态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