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贺州临贺古郡:千年文化名胜

贺州临贺古郡:千年文化名胜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贺州>>>跨越千年的临贺古郡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毗邻湘、粤,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称。隋朝初期设贺州,后废州并临贺等三县为贺川县。贺州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古城、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明代古城、古石城等著名历史人文景观。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堪称中国“文化大使”的麒麟尊,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贺州临贺古郡:千年文化名胜

贺州>>>跨越千年的临贺古郡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毗邻湘、粤,自古有“三省通衢”之称。古称临贺,城址在今天的八步区贺街镇,因贺水、临水在此交汇得名。早在秦始皇时代开通“潇贺古道”(连接湖南潇水和广西贺江)以来,它就成为三省区边城经济文化枢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为巩固南疆,在此首设临贺县,三国时吴置临贺郡,南朝沿袭之。隋朝初期设贺州,后废州并临贺等三县为贺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再置贺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贺县。1997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县,设立县级贺州市,以原贺县的行政区域为贺州市的行政区域;将梧州地区行署驻地由梧州市区迁至贺州市八步镇,梧州地区更名为贺州地区,辖原梧州地区的富川、钟山、昭平3个县(自治县)和县级贺州市。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设立地级贺州市,辖八步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3县1区,总面积1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20万(209年底数据)。

在长达21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养育出诸多俊秀人杰,书写了诸多壮丽篇章。

贺州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丰富,有姑婆山、大桂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被称为“天下第一洞”的钟山县碧水岩、被誉为“十里画廊”的钟山荷塘风光及“人间仙境”鹅塘紫云洞等喀斯特地貌风景区香港《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以及内地《围屋里的女人》等多部电视剧均在此地拍摄外景。

悠久的历史,给贺州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战国神兽麒麟尊”,为春秋时期制造,距今2500年,见证了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相互交融;宋代贺州钱监遗址是广西占地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尚未完全挖掘的铁钱铸造遗址,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贺州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古城、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明代古城、古石城等著名历史人文景观。

贺州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为客家人在南方定居以后,仿中原官邸而建成的宫廷府第式半封闭民居,形似府邸殿堂,在贺州市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占地面积30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300米,呈犄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8个,天井18处,厢房94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9个,天井18处,厢房132间。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3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与房通,房与楼通,楼与楼通,楼与地下通,地下有地道。地下通道左右蜿蜒,形成一座迷宫

贺州客家围屋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称。它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古老独特的建筑风格、精雕细刻的百兽图案、古朴典雅的明清家具、历经百年沧桑的农家作坊,与热情奔放的客家歌舞、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感人的客家历史传奇结合起来,是客家文化的典型象征。

客家围屋 (黄吉遇/摄)

客家竹板歌

客家竹板歌是流行在客家人中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由于歌手在演唱时双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制作,长约6寸,宽约1.5寸,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歌者左手执的两片两边缘削成锯齿状,谓锯板;右手执的两片叫平板,无齿,也有为握得稳不易滑落而在边缘上半截加制少量锯齿。

演奏竹板时,锯板用手掌挟持,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竹板歌本是过去衣衫褴褛的流浪艺人走街串巷卖唱,借此乞讨点钱米苦度岁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艺人唱歌,伴以“沙沙乐、沙沙乐、沙乐沙乐沙沙乐”的竹板乐,所唱歌词随编随唱,随机应变。

歌手除在乞讨中随编随唱外,也有在夜里固定一处为劳累一天的群众唱《梁山伯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赵玉林》、《胡中庆》、《高文举》等长篇唱本的,围听者多为苦力工人和贫穷市民,他们赠给歌手三五文钱或者捐点米和青菜,以求得较长时间的精神享受,这就是竹板歌之所以成为客家人喜爱的民间文学演唱形式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地位大变,他们不再走街串巷行乞,能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和表演,竹板歌也得到了新生和发展,还登上舞台,成为民间文艺演出的一种形式。

战国神兽青铜麒麟尊 (朱金莉/摄)

战国神兽青铜麒麟尊

战国神兽青铜麒麟尊是国家一级甲等出土文物,简称神兽尊,俗称麒麟尊,为战国早期贵族使用的大型酒器,1991年7月出土于贺州市八步区沙田镇龙中村,原高53.7厘米,宽23.5厘米,长50厘米,重21.5公斤,是古代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吸纳融会的产物。古代中国代表吉祥的三大神兽是麒麟、龙和凤,此宝是三兽合一,全国绝无仅有。出土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已到过挪威、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展出,特别是2002年8月随广西青铜器精品巡回展团出访法国,在巴黎、干邑、拉罗谢、鸟市等6个城市巡回展出3年多。堪称中国“文化大使”的麒麟尊,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1996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01年被复制放大竖于贺州市区的灵峰广场,成为贺州的标志物。2002年起复制品开始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限量发行,由于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发行以来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位于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姚江与珠江口汇合处,旧名宝珠观。宝珠观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度重修,分上下两殿,皆雕梁画栋、石刻石柱、琉璃瓦盖。殿内有壁画,栩栩如生。观前有一对镇守石狮,门前有照壁月门,壮丽雄伟。宝珠观临姚江而建,三面临水,旁有古榕数株,遮天蔽日。山下有拱桥,桥头建有佐龙祠,桥下有一形似鲤鱼大石,以及一个3米多高的“禹门”,称为“鲤鱼跳龙门”。文人墨客至此,总要开襟吟咏。宝珠观左侧是著名的黄姚古戏台,前面是清波泻玉的姚江。

1945年秋,时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省工委和黄姚中学都设在宝珠观内,这里由此成为指导革命斗争的摇篮。1986年7月作为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重新开放,现为自治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贺古城旧址 (朱金莉/摄)(www.xing528.com)

临贺古城

临贺古城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西已发现的西汉四大城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包括旧县肚城、洲尾城、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以及六大古墓群、两座古庙、一处宋代营盘,内存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完整地展示着古代城市的多种功能。此外,还有东汉铭文四神规矩纹铜镜、彩陶说书俑、南汉大铜钟等大批珍贵文物。

古城自西汉以来历13个朝代,作为郡县治所长达1900余年,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各民族在此和睦相处,多种方言得以交流传播,衍生出丰富的民族文物资源。1952年,原贺县人民政府驻地从贺街镇搬迁到八步镇,这座千年古城成为人们瞻仰文物、凭吊先贤的场所。

贺州玉石林

贺州玉石林位于八步区黄田镇的姑婆山南麓,距市区18公里,现有面积约25公顷,全部由清一色的大理岩组成。质纯色白的大理岩俗称“汉白玉”,因此石林景区是我国唯一的汉白玉地质公园。整个石林区里,石中有景,景中有石,构成一幅天然完美的画面,被地学专家誉为“地质奇迹”。隋末唐初的贺州神奇秀才陈元光,中唐时期的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名人,都曾踏上石林,留下许多奇闻轶事。

贺州玉石林 (贺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周敦颐与《爱莲说

周敦颐(1017-1073),北宋文学家、哲学家。他所作的《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其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世人传诵的至理名言。而《爱莲说》的创作据说与贺州有很深的渊源。

周敦颐的父亲、北宋进士周辅成,是湘楚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考取进士后,被委任为与道州近邻的广西桂岭县(今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一带)县令。有史书记载,其任桂岭县令时,县治南侧的荷塘开出五色花,终冬不落,次年周敦颐生于县署中。

周辅成家学渊远,为官开明,在任上重文兴学,“务行政德泽,人人久而不忘”,深得民众推举,并得以在桂岭为政很长一段时间,也使宋代桂岭学馆师资及教育质量非同凡响。据史书记载,贺县历史上有过13名进士,桂岭就出了6名,可见桂岭学风之盛。

桂岭小盆地是萌渚岭余脉最大的一块山间大谷地,桂岭县治设在桂岭圩,时县衙南侧有一莲塘,塘中淤泥较深,水肥藕壮,荷花更美。周敦颐出生于此,整个童年求学阶段都与荷塘形影不离,因此自小聪颖好学的他对荷塘情有独钟,科举时,终以一篇《爱莲说》而考取进士并一举成名。

周敦颐登科进士后离开了桂岭,被派往江浙一带任职。他一生官职虽然不大,但子承父志,毕生善文博学,所著《太极图说》,对以后的理学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以《爱莲说》成名,一生爱莲咏莲,真正是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晚年隐居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旁,取书堂名为“濂溪书堂”,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

为纪念周氏父子,当地人在桂岭荷塘边建有周子祠一座,桂岭县丞周端撰序曰:“考贺志桂岭有周子祠,祠前有塘,塘中有莲,先生湖南道州人,志有莲池大都本爱莲一说。自宋至今,塘莲尚在。”祠内立有周辅成和周敦颐之神牌位。

马师曾和红线女贺州献艺

1945年5月,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率粤剧团抵当时的贺县八步,先在古色古香的樟木街摆台献艺,后转至八步剧场为民演出,当时年仅19岁的红线女也随团在贺州演出。其间,马师曾与红线女在八步举行了婚礼,新婚次日,他俩即双双登台参加《佳偶兵戎》的义演,为抗日募捐。

1945年农历六月六日是莲塘镇立琴庙炮期。马师曾欣然应邀,率他的戏班子到那里,在临时搭就的舞台上连演6天共10多场。红线女年轻,日夜登台献艺,马师曾则在夜里演出,引得万名观众称颂。

马师曾(1900-1964),字伯鲁,号景参。早年从艺,曾用过关始昌、风华子等艺名,后一直用马师曾本名。原籍广东顺德县桂洲镇(今顺德市容桂镇),自幼家贫,曾跟曾叔祖马贞榆攻读四书五经。马师曾天资聪慧,爱好音乐与戏剧,常常偷偷地看戏,对当时的名伶周喻林、靓元亨、新白蔡等的唱功演技都很崇拜。最后不顾父母反对,拜傅佳为师学粤剧;后来为了生活,只身去东南亚登台。由于表演艺术较差,又不懂粤剧的传统演法,在舞台上闹了不少笑话。挫折激励了年轻的马师曾,他决心勤学苦练,反复钻研传统粤剧《江湖十八本》,舞台艺术与修为不断提高。他对丑角的演法特别喜爱,在丑角的表演艺术上作了特别研究,终于创出有独特风格的“马腔”,俗称“乞儿腔”,令观众耳目一新。他的丑角形象逐渐为人所喜爱,在《苦凤莺怜》剧中演乞儿仔,深受观众喜爱。在从艺的几十年间,马师曾演过很多受欢迎的剧目,如《红玫瑰》、《有情太子无情棒》、《女状元》等,代表作是《搜书院》,演技精湛,名声很大。

红线女,(1925-)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人,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幼年在广州、澳门读书,13岁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以小燕红艺名登台。1942年,参加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内地演出,得马师曾悉力教导和重用,改用红线女艺名,此后逐渐成名。15岁掌花旦正印,声名渐著。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1945年后,演出范围扩大到港澳及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一带,成为首屈一指的“花旦王”。曾在香港组织“真善美”剧团,并参加拍摄《家》、《春》、《秋》等多部影片。1955年从香港回穗参加广东省粤剧团,代表作有《搜书院》、《昭君出塞》、《关汉卿》和《山乡风云》等。1957年凭《卖荔枝》获世界青年联欢节东方歌曲竞赛金质奖章。

红线女历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和6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其表演以细腻见长,勇于革新,继承前辈唱腔艺术并吸收兄弟剧种和西洋演唱技巧,形成“女腔”(“红腔”)。其音色清脆秀丽,行腔自然、婉转、丰美,真假嗓音能够巧妙结合,有“龙头凤尾”之誉,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红线女共拍摄了70多部电影,演出了近200个剧目,既有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编演外国名剧和现代戏。作为“民间艺术大使”,她多次向东南亚和美洲的广大观众传播戏曲文化,以优美的乡音博得华侨的喜爱。近年致力培养粤剧新人,组建了小红豆粤剧团和红线女艺术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